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0章 驚險的太空對接

太空交會對接是一門技術(shù)活,尤其在這個計算機還很落后的時代,工程師們總是希望等到一個穩(wěn)妥的時機來對接。

此時方國俊駕駛的瑪雅艙,在蓋亞上面級(代號B箭)的推動下,飛行在前方;

而王志躍駕駛的赫卡忒登月艙,同樣在一枚蓋亞上面級(代號A箭)的推動下,跟隨在后方。

這兩艘飛船,看起來就像兩個橫躺著的‘吅-吅’字,一前一后編隊飛行!

按照任務(wù)要求,方國俊和王志躍需要飛到這條軌道的遠地點,也就是300千米高度時,再進行靠近對接。

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那時兩艘飛船的勢能大、動能小,便是速度最慢的時候。

而飛船速度越慢,燃料也就越節(jié)省,對接時的動作幅度也更小,會很安全。

隨著遠地點越來越近,方國俊控制游機小幅度的調(diào)整瑪雅艙的姿態(tài)。

冷氣推進器在一分鐘內(nèi)進行了多達上百次密集噴氣,大量氮氣被噴射在宇宙中。

在這一系列操作后,瑪雅艙終于掉了個頭,變成飛船朝后、蓋亞B箭朝前的姿勢了。

剛好與飛船朝前、蓋亞A箭朝后的登月艙對稱。

方國俊和王志躍幾乎能從舷窗看到彼此的臉。

他們利用無線電快速溝通后,分別操作控制桿加速或減速,以便靠的更近一些。

陸航在屏幕上看到了芭西傳回的遙測數(shù)據(jù)。

當前雙方相對靠近速度為0.8km/h,飛船自旋速度0.8度角/秒。

兩枚蓋亞火箭+兩艘飛船的剩余總重量為135噸,它們依靠著三臺7.5噸推力的氫氧發(fā)動機進行加速、或減速。

大約十幾分鐘后,登月艙和瑪雅艙的距離只剩50米。

在王志躍的要求下,方國俊放下了手中的控制桿,完全關(guān)閉游機和冷氣推進器。

而王志躍也關(guān)掉了游機,只靠冷氣推進器噴射少量的氮氣,一點點往瑪雅艙的方向靠近。

冷氣推進器的推力小的可憐,大約只有幾牛頓,以致于王志躍將控制手柄往前推動時,幾乎察覺不到變化。

但儀表數(shù)字不會騙人,飛船確實離瑪雅艙更近了。

位于大西洋的長江一號測控船,與登月艙雙捕完成后,接通了無線電:

“這里是長江一號,我們抄寫了兩艘飛船的方位角增量修正,初步計算偏航角、航向傾角、測滾幅角均正常,可以進行對接!”

王志躍沉著的點頭,“收到。”

距離瑪雅艙剩余30米時,王志躍停止了冷氣推進,依靠登月艙的慣性滑行進一步逼近。

他通過舷窗看到了瑪雅艙的對接錐套,而自己這艘船則有一個對應(yīng)的探管。

只需要將探管插入對接錐套,那么就算大功告成了!

此時方國俊什么都不用做,他只要盡量保證瑪雅艙的旋轉(zhuǎn)速度不超過每秒1.5度,就可以了。

王志躍將視線從舷窗移到儀表盤的一個光學(xué)瞄準窗上,上面有一個‘十’字瞄準線。

而瑪雅艙的對接錐套上也有個醒目的、貼著反光金箔的十字標記。

當距離足夠近的時候,只要讓十字瞄準線與十字標記對齊,保持穩(wěn)定的姿態(tài)撞上去就行。

甚至要比空中加油機簡單的多,因為這里沒有任何氣流干擾,是99.99%的真空!

由于發(fā)射窗口的巧妙選擇,此時太陽剛好位于王志躍背后,照耀著瑪雅艙的金箔,反射出一團醒目的亮光。

王志躍看的非常清楚,也發(fā)現(xiàn)了十字標記,以及瑪雅艙平坦的灰色外殼、管狀的著陸腿和變色舷窗。

兩艙距離僅剩五米。

王志躍再次推動了控制桿。

一股冰涼的氮氣吹到了瑪雅艙身上,它那薄薄的鋁合金外殼甚至有節(jié)奏的瑟瑟發(fā)抖起來。

就像星際穿越里隨風吹動的玉米田一樣。

接下來的動作,王志躍一氣呵成,閉著眼都知道要操作哪些按鈕。

因為早已在地面進行過兩年半的高強度訓(xùn)練!

微微調(diào)整滾轉(zhuǎn)姿態(tài),控制桿前推,輕輕的一個吻。

真空中沒有任何聲音,但登月艙和瑪雅艙確實碰撞了一下。

接下來,解除計算機模式,利用機械捕捉法鎖定兩艙。

啟動一只氮氣瓶將探管從對接錐套收回。

做完這一切,王志躍將手從控制桿移開,長長舒出一口氣。

方國俊隔著舷窗對他豎起一個大拇指,

“干得漂亮,兄弟!”

全程為這次交會對接捏著一把汗的工程師、技術(shù)員們,紛紛鼓起掌來。

兩艙鎖定到位后,便形成了【蓋亞A箭—登月艙—瑪雅艙—蓋亞B箭】的奇怪造型。

接下來,這個怪異的組合體將在稍作調(diào)整后,前往地月轉(zhuǎn)移軌道。

長江六號說:“即將超出雷達范圍,下一站的通信員是西班牙弗蘭卡測控站,預(yù)計5分鐘后到達。祝你們一路順風,再見,我先下線了!”

王志躍:“再見!”

方國俊:“再見!”

【T+01:10:00】

“弗蘭卡站發(fā)現(xiàn)目標,正在捕獲目標信號!”

“雙捕已完成!”

登月組合體來到了西班牙上空。

隨著越來越多的測控站補充數(shù)據(jù),釣魚臺對于這條190×300公里的橢圓軌道計算的越來越精細,并開始著手計算進入地月轉(zhuǎn)移軌道的節(jié)點。

王志躍與方國俊兩名宇航員,此刻的距離大概不超過半米,卻如同相隔一道天塹。

因為一個在登月艙、一個在瑪雅艙。

由于并非艙口對接,而是最原始的機械對接,因此本次登月之旅,兩人只能通過無線電交流,而無法進入彼此所在的艙段。

只有返航的時候,方國俊從瑪雅艙的上升段,通過太空行走的冒險方式才能進入登月艙。

兩人取出各自準備好的海鷗相機,為地球拍攝照片。

弗蘭卡測控站:

“雷達顯示你們處于極其完美的橢圓軌道上,高度為190公里,該軌道周期為1小時28分24秒,我們將要斷開通訊了。”

“測控的接力棒會交給下一站……我看一下,將交給大夏境內(nèi)的喀市站,中間有一段路沒有咱們的跟蹤站,大概會擦著蘇里安的邊境飛過……”

幾分鐘后,赫卡忒登月艙與瑪雅艙的信號在弗蘭卡丟失。

地面控制中心短暫失去了兩艘飛船的信號。

陸航看了眼停止刷新的屏幕數(shù)據(jù),閑得發(fā)慌的抱著胳膊磨牙消磨時間。

二樓的總指揮胡宗衍正跟專家們討論地月轉(zhuǎn)移的節(jié)點。

按照原定方案,登月組合體在190×300公里的橢圓軌道會合后,為了確保能獲得足夠的加速,還預(yù)備了三條190×6000公里、190×3.6萬公里、190×5.1萬公里的備用軌道。

一旦蓋亞A箭的剩余燃料無法完成加速,那么這三條軌道將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和開普勒定律,幫飛船積攢更多的動能,以便前往月球。

意想不到的是兩艙對接非常順利,統(tǒng)共才消耗了70多斤燃料,比預(yù)期的100斤節(jié)省了百分之三十!

那么啟用一條軌道加速便夠了。

當喀市測控站向釣魚臺詢問待會兒給王志躍、方國俊發(fā)送什么指令時,胡宗衍已經(jīng)拿定了主意:

“按計劃啟動蓋亞A箭,從190×300公里停泊軌道提高遠地點至6000公里,下一圈結(jié)束直接沖進190×38萬公里的地月轉(zhuǎn)移軌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祥县| 泸定县| 嘉黎县| 阳城县| 遂溪县| 乌审旗| 龙州县| 鄯善县| 巴林左旗| 广东省| 六枝特区| 门头沟区| 阿鲁科尔沁旗| 信阳市| 宜良县| 石景山区| 新闻| 宣武区| 顺义区| 达孜县| 马尔康县| 平远县| 伊川县| 岱山县| 南皮县| 苍溪县| 南丰县| 徐水县| 米脂县| 洛扎县| 山阴县| 泸定县| 鞍山市| 马尔康县| 涿鹿县| 蕲春县| 永吉县| 宁津县| 九龙坡区| 黄浦区| 罗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