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
- (日)石田淳
- 1071字
- 2025-04-22 17:46:01
了解孩子的作業掌握情況
重點關注孩子“懂沒懂”,而不是“做沒做”
行為科學管理法強調,上司不應對下屬下達諸如以下所列出的模棱兩可的指令。
“努力一點,拿下訂單。”
“要多和客戶溝通。”
“注意保持微笑。”
一些上司認為給下屬下達指令點到即可,殊不知下屬聽到以上指令并不明白自己到底應該怎么做。比如,“努力一點,拿下訂單”這一條,到底該多努力?標準是什么?具體應該怎么做才能拿下訂單?可能每個人對“努力一點”的定義都不同,如果沒有明確的標準,就稱不上是有效的指令。
同樣,家長給孩子的指令往往也是非常模棱兩可的。通常都是家長在自說自話,孩子可能根本理解不了家長的指令。如果想讓孩子快去做作業,家長必須明確地告訴孩子該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時候做完等,而不是只對孩子說“快去做作業”。
每年的寒暑假,學校老師都會給孩子布置大量的作業。對于那些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孩子來說,這樣悠長的假期一定很難熬。如果得知老師布置了大量的作業,家長最常說的話就是“趕緊去做作業”“認真寫作業”……常常是孩子前腳剛邁進家門,馬上就會遭到家長“快去做作業”的催促。
可家長不妨想一想,老師布置作業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讓孩子做作業的真正目的,難道不是為了復習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通過做作業加深理解嗎?換句話說,“做沒做作業”并不重要,“懂沒懂所學知識”才是關鍵。可惜清楚這一點的家長并不多。
很多孩子雖然按照家長的指令完成了作業,但是在課堂上依然覺得很吃力,跟不上其他同學的進度。久而久之,孩子自己也會納悶:“明明我認真寫作業了,為什么成績還是上不去呢?”為了避免出現孩子悶頭苦學成績卻不見提高的情況,家長首先應該充分了解老師給孩子布置了什么作業。
假設老師布置了10道計算題,那家長應該做的是先讓孩子自己做題,做完之后幫助孩子批改,勾出答對的題。至于錯題,孩子要么是搞錯了解題方法,要么是數學基本概念沒弄明白,家長可以通過錯題有針對性地和孩子一起查漏補缺,必要時還可以和學校老師溝通孩子欠缺的知識點。只有做到了這一步,才是真正地完成了作業。如果不能讓孩子了解這一點,孩子是無法自主學習的。
看到這里,很多上班族的家長會覺得累了一天下班回家,還得這么費心地盯著孩子做作業,長期這樣陪讀負擔會很重。我的建議是,家長應該趁孩子課業難度還沒有加大的時候多陪讀,耐心細致地教孩子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并引導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因為習慣養成要趁早,如果孩子沒有在小學階段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升入初中及以后,孩子在學習上會越來越吃力。因此,趁學習內容還簡單的時候,請家長多花點心思,幫助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