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帶著你的水晶珠鏈,請跟我來
- 香江1984:從新藝城開始
- 兔羊秋準
- 2532字
- 2025-04-11 22:01:57
可能是因為,倆人抱著看看黃百鳴是怎么兩天一個劇本。
用學習和創作者的思路,去看這部片子。
所以整個觀影下來,感覺里面的悲劇挺強行的。
主角在戰場上被劃傷喉嚨,成為啞巴。
去到臺彎后,以撿破爛收廢品為生。
一天,他在街道上撿到女嬰,取名阿美。
阿美長大,成為一名歌星。
然后悲劇接踵而來。
唱片公司打算把阿美包裝成,在國外長大的優質偶像。
阿美為了自己得事業和養父,童年玩伴,鄰居,還有男朋友劃清界限。
一邊阿美一路高歌猛進,飛黃騰達。
另一邊的眾人則凄凄慘慘,痛不欲生。
李立群扮演的鄰居阿滿,喝醉酒掉入水里淹死。
房子也被意外的大火燒毀。
阿美的童年好友,在火災里被燒死。
過了幾年,街坊們的房子面臨拆遷。
阿滿的兒子,同樣是李立群扮演的阿明,與拆遷人員爆發沖突,被危樓砸死。
就連啞巴老頭養的狗,也被摩托車給碾死了。
最終,老頭患了重病,一命嗚呼。
阿美在舞臺上唱起了,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地哪有家,沒有家哪有你,沒有你哪有我。
這一幕很催淚,蘇芮的演唱很有感染力。
但是顧念感覺,里面的悲劇,鄰居啊,鄰居兒子啊,狗啊,大部分和主線沒有關系。
這部片子時長九十多分鐘,劇內時間跨度幾十年。
所以,如果沒有全身心投入去看,就會覺得很趕,有些劇情很無來由。
特別是顧念和馬偉豪,抱著學習態度來看,天然就沒站在觀眾視角。
看的時候,就好像見到了,黃百鳴拿著劇本,站在屏幕外全程指揮。
顧念甚至感覺他的聲音就在耳邊。
“我們這是悲劇,悲劇懂不懂?”
“時間差不多了,來個人死一下。”
“什么?”
“沒人了?”
有人回答他:
“水淹,火燒,土埋,人死的差不多了。”
這個時候,“旺財”恰好路過。
他大手一揮。
“那不是還有條狗?”
“你把那條狗弄一下啊。”
于是狗子走著走著,突然來輛摩托。
給它碾死之后,揚長而去。
就是這么操蛋。
還有一點,顧念很想吐槽。
就是啞巴老頭的家。
鋪著地毯,窗戶锃亮,盆栽綠植擺放各處。
背景墻,大靠背藤椅,落地臺燈,茶幾,木柜,一眾家具,一應俱全。
沒有半點拾荒賣廢品的感覺,倒像是港島的中產。
實在讓人出戲。
總體觀看體驗,遠不如李雪健老師的電視劇版。
不過配樂是真的不錯。
《請跟我來》
《一樣的月光》
都是經典。
顧念叼著煙,沒有點燃,說,“不如《活著》。”
馬偉豪翻白眼,“什么話,如果活著,怎么按著人哭。”
倆人說的不是一回事。
但是總體意思大差不離。
顧念說,“我出去打個電話。”
馬偉豪看了眼時間,問,“打給誰?”
顧念說,“黃百鳴。”
馬偉豪剛把帶子取出來,蹲在那里回頭,張著個大嘴,“大哥這么晚了,別搞了!”
顧念感覺他的狀態,很像《功夫》里面,斧頭幫的師爺。
于是說,“大大大,大什么哥啊,你有沒有公德心啊!又吵又鬧的,街坊們不用睡覺啊?”
馬偉豪:我尼瑪……
顧念選擇這個點去給黃百鳴打電話,不是亂搞。
他只是感覺看完《搭錯車》悟到了,黃百鳴創作的方法。
《搭錯車》是悲劇,三分鐘一小哭,五分鐘一大哭。
那作為喜劇的《開心鬼》,就應該三分鐘一小笑,五分鐘一大笑。
顧念租片的時候,和老板聊過。
《搭錯車》去年在臺彎上映,收了1785萬新臺幣的票房。
很是賣座。
所以,悲劇片,能讓人哭就夠了。
觀眾并不在意,悲劇橋段是不是強行降臨。
同理,喜劇片,一定要搞笑,而不是我想要教你什么道理。
顧念之前只是,機械的回憶腦海中,并不清晰的劇情。
嘗試把它們,一點點落在紙上。
時不時琢磨,這個場景為什么是這樣子。
林箐箐跳遠,被朱秀才抱著,用坐的姿勢,“跳”過整個沙坑。
明顯不符合物理法則,在場的人怎么不懷疑。
這樣的橋段,是不是可以“優化”的更自然。
現在他悟了。
之所以會想那些,單純就是不懂喜劇創作。
以及他的心老了。
里面都是條條框框,自然而然的用各種法則,把“趣”給擠的無處容身。
此刻,顧念迫切的想要和黃百鳴印證。
他“領悟”到的東西對不對。
顧念出門,手里擺弄著幾個硬幣,往最近的公共電話亭走。
天上飄起了細細的雨絲。
顧念是不喜歡雨天的,但他現在心情好。
哼著歌,撥通了黃百鳴的私人號碼。
馬偉豪說,這么晚了,人家不用睡覺啊。
事實證明,黃百鳴真的還沒睡覺。
他坐在窗戶邊,旁邊放著半瓶紅酒,望著春雨緩緩沾濕玻璃。
去年曾志偉離開新藝城的時候,和麥嘉說:
“我們和新藝城一起成長。
那個時候新藝城是七個靚仔一個電飯煲,好正。
但現在這七個孩子已經長成少年。
一個電飯煲不夠食。
我寧愿將我的兩碗飯倒回去,自己出去尋找新世界。
我今晚來,是想你給我一個承諾。
如果我在外面找不到飯吃,回來只需給我一碗粥。”
說的很好聽。
但黃百鳴知道,他永遠不會再回來。
麥嘉創辦公司之前,邵氏請他去做副導演,條件很苛刻。
合約要簽七年,幾百塊一個月。
在金公主院線的支持下,創建新藝城后。
他提出分紅制,講究多勞多得。
大家不分上下,群策群力,共同打造劇本,之后再集體監制,上手導演。
但是同患難容易,共富貴難。
大家都沒錢的時候,當然是齊心合力一起搞錢。
但錢一旦搞到了,怎么分錢,這就容易出問題了。
集體創作,大家平分?
不好意思,金公主院線和麥嘉占股72%。
怎么和大家平分?
拍攝《最佳拍檔》第一部的時候,公司決定讓曾志偉導演。
談好分紅。
策劃7.5%,導演10%,一共17.5%。
電影上映,票房大賣。
斬獲2604萬港元。
大幅刷新了,由許冠文《摩登保鏢》保持的票房紀錄1776萬。
碾壓同期成龍主演,票房1793萬的《龍少爺》,穩居年度票房榜。
拍攝成本八百萬。
公司大賺千萬。
最后卻只分給曾志偉100萬。
黃百鳴想到那部創造歷史的片子,自己拿了80萬分紅。
麥嘉則是320萬。
簡直高高在上,遙不可及。
麥嘉也覺得他太虧,私下分了一筆錢。
但是這算什么?
大家都干一樣的活,怎么這樣子。
黃百鳴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感覺如同寒天飲冰水,點滴在心頭。
到了去年《最佳拍檔》第二部,雖然票房成績不錯,奈何成本太高。
曾志偉一整年,一毛錢都沒賺到。
最終選擇離開。
麥嘉因為第一部分紅的事情,感覺虧欠,也只能無奈放他走,把《最佳拍檔》第三部交給徐克導演。
現在第三部再次打破紀錄。
徐克竟也提出和施南生一起離開。
這事讓黃百鳴幾天沒有睡好覺,選擇去學校話劇比賽當評委,換換心情。
但是,今天在學校的經歷,并不能讓他晚上好眠。
黃百鳴拿起酒瓶,客廳突然傳來一陣電話鈴聲。
他看了眼時間,過了好一會,才選擇起身去接聽。
因為太久沒人接,顧念隨口哼唱《搭錯車》的插曲《請跟我來》:
“當春雨飄呀飄的飄在,你滴也滴不完的發梢,帶著你的水晶珠鏈,請跟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