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大領導視察
- 四合院:懟人就有黑科技
- 財源滾滾兔兔頭
- 2263字
- 2025-04-17 16:10:15
北風卷著哨子,嗚嗚地刮過紅星軋鋼廠那幾排灰撲撲的蘇式廠房,卷起地上零星的鐵屑和煤灰,打在玻璃窗上噼啪作響。
但這股子能凍掉耳朵的寒流,卻絲毫吹不進新建的二號車間。
這里,暖氣燒得足,亮晃晃的白熾燈將整個空間照得如同白晝。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嶄新的機油味、焊錫味,還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屬于新時代的勃勃生機。
車間中央,一條蜿蜒的、由各種機械部件拼湊而成的“鋼鐵長龍”初具雛形,雖然還顯得有些粗糙,甚至有幾處裸露著電線和臨時固定的支架,但那股子工業的力量感和精密感,已經撲面而來。
林晨站在“龍頭”位置,雙手插在洗得發白的藍色工裝褲兜里,身姿挺拔如松。
他臉上帶著一股子與年齡不符的沉穩,眼神里卻閃爍著難以掩飾的興奮和自信,就像一個即將展示自己珍寶的孩子,努力維持著“我很淡定”的表情。
他身后,是紅星軋鋼廠的楊廠長今天特意換了件半新的中山裝,梳得一絲不茍的頭發此刻卻有些凌亂,額頭上微微沁出汗珠。
他搓著手,不停地整理著衣領,眼神頻頻瞟向車間門口,那副緊張又期待的模樣,活像等著娶媳婦進門。
旁邊,李副廠長李明亮則顯得“穩重”得多。
他背著手,微微昂著下巴,一副“一切盡在掌握”的領導派頭。
只是那雙藏在鏡片后的眼睛里,時不時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陰翳和…嫉妒。
這小子,運氣也太好了點吧?搗鼓個破電視,居然真驚動了上面?哼,不過是瞎貓碰上死耗子。
“來了來了!”門口傳來壓低了嗓門的呼喊。
楊廠長一個激靈,連忙迎了上去。
李副廠長也收斂了表情,換上一副標準的、熱情洋溢的笑臉。
車間大門被推開,一股冷風裹挾著幾道身影走了進來。
為首的是一位身材高大、面容剛毅、眼神銳利如鷹的老者,穿著一身熨帖的深色呢子大衣,舉手投足間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他便是主管工業和科技領域的王領導。
王領導身后,跟著一位戴著厚厚眼鏡、頭發花白但精神矍鑠的老者,氣質儒雅,是國內電子領域的權威專家周教授。
再后面,還有幾位穿著干部服、拿著筆記本,神情嚴肅的隨行人員。
“王領導!周教授!歡迎各位領導蒞臨指導!”
楊廠長激動得聲音都有些發顫,伸出雙手。
王領導和他有力地握了握手,目光已經越過他,投向了車間中央那條初具規模的生產線,眼神里帶著審視和期待:
“小楊啊,不用搞這些虛禮。這就是林晨同志說的,咱們自己的彩色電視機生產線雛形?”
“是的是的!”楊廠長連忙側身,將林晨讓了出來。
“王領導,這位就是林晨同志。小林,快給領導們匯報一下!”
林晨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敬了個禮:“王領導好,周教授好,各位領導好。我是林晨。”
王領導打量著眼前這個年輕人。
很年輕,眉宇間卻透著一股超乎年齡的成熟和自信,眼神清澈,沒有絲毫的諂媚和畏縮。
嗯,是個好苗子。他點了點頭:“林晨同志,不用緊張。給我們介紹介紹吧。這攤子…很了不起啊!”
即便是以王領導的見多識廣,看到眼前這條雖然簡陋但五臟俱全的生產線雛形,也難掩心中的驚訝。
要知道,彩色電視機技術在國外也是尖端,封鎖得死死的,國內的研究還處于摸索階段,能搞出樣機都費勁,更別說生產線了!
林晨微微一笑,帶著后世工程師特有的那種對技術的了然于胸,開始了他的介紹:
“王領導,周教授,各位領導,這條生產線目前還只是一個框架,很多設備還需要定制和調試。
但核心的幾個工位,比如顯像管蔭罩板的精密沖壓、熒光粉涂覆、電子槍的裝配與校準、電路板的自動插件與焊接…
這些關鍵環節的技術方案和設備原型,我們已經基本攻克了。”
他走到一臺看起來結構復雜的機器旁,拍了拍金屬外殼:
“比如這臺蔭罩板精密沖壓機。蔭罩板是彩色顯像管的核心部件,上面布滿了數十萬個微孔,精度要求極高。我們采用了…”
林晨用簡潔明了,又不失專業的語言,介紹了幾個關鍵的技術節點,巧妙地避開了系統兌換的核心技術來源,只說是基于現有資料的“大膽改進”和“逆向推演”,再加上一點“運氣”和“反復試錯”。
王領導和周教授聽得連連點頭。尤其是周教授,作為內行,他更能聽出林晨話語中的含金量。
那些看似輕描淡寫的“改進”和“推演”,背后需要何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驚人的動手能力!
他忍不住插話問道:“林晨同志,你提到的那個熒光粉均勻涂覆技術,是采用靜電吸附還是…”
林晨對答如流:“我們結合了靜電吸附和離心沉降的原理,并且在涂覆前對玻殼內壁進行了特殊的等離子體預處理,確保熒光粉顆粒附著更均勻牢固,亮度和色彩飽和度都有顯著提升。”
“等離子體預處理?”周教授鏡片后的眼睛驟然一亮。
“這個思路…很大膽,也很巧妙!能具體說說嗎?”
林晨便又深入淺出地解釋了一番。
旁邊的李副廠長聽得云里霧里,但看著王領導和周教授對林晨那毫不掩飾的欣賞,心里就像被貓爪子撓一樣難受。
他幾次想插話,要么是想質疑幾句,要么是想表表功勞,說廠里如何大力支持云云。
但都被王領導專注的神情和林晨連貫的講解給堵了回去,憋得他臉皮發緊。這小子,嘴皮子也這么利索?跟誰學的?
王領導一邊聽,一邊不時點頭,目光掃過生產線上那些閃著金屬光澤的部件,心中感慨萬千。
國家太需要這樣的技術,太需要這樣的人才了!他看向林晨的目光,充滿了期許:
“好!很好!林晨同志,你和軋鋼廠的同志們,干了一件大好事!這不僅僅是一條生產線,這是我們打破技術封鎖,實現自主可控的希望!”
楊廠長激動得臉都紅了,腰桿挺得筆直,仿佛這生產線是他親手造出來的一樣。
林晨卻在這時話鋒一轉,臉上露出一個略帶神秘的笑容:
“王領導,周教授,其實…在搭建這條生產線的過程中,為了解決一些材料加工的難題,我還順手…搞了點小發明。”
“哦?”王領導和周教授都來了興趣。能被這小子稱為“小發明”的,恐怕不簡單。
“什么發明?也是跟電視機相關的?”王領導好奇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