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威懾已成,太師董卓!
- 朕乃大賢良師
- 油炸要少吃
- 2235字
- 2025-04-22 21:12:20
劉昪長舒一口氣。
看來給伍孚的那封信,終究還是送到了。
信上只有一個要求——
若是皇甫嵩、蓋勛決定支持自己,一定不要倉促發兵入京,而是陳兵三輔,遙相震懾即可!
一旦發兵進攻,董卓將別無選擇,只能應戰,那時他無所顧忌,反而更加危險,自己定會第一個被祭旗。
相反,若僅僅集結軍隊,以示警告,則是將選擇的權力給到董卓。
董卓雖然殘暴,卻不是瘋子,不會打無準備之仗。
一旦他主動對三輔開戰,關東方面會不會順勢而為兩面夾擊,這都是他需要面臨的壓力。
投鼠忌器,暫時留著劉昪,是最理智的選擇。
引而不發,才是最大的威懾!
當然,這一切都是理論,對于董卓的反應,劉昪是在賭,卻也只能賭。
沒人保證董卓不會徹底瘋狂,哪怕有“奇石”為恃,可人性的底色,不是輕易能夠克服的。
可董卓做到了。
這說明他能走到今天這一步,靠的絕不是“西涼匹夫”四字,這才是可怕之處。
隨著董卓這句話說出,劉昪自廢立之議以來,所做出的一切努力,終于有了結果。
這下是真正的乾坤已定,接下來,就是收割戰果了。
亂世之中,以武為尊。
無論是最初救駕的張遼,還是后來震懾住董卓的“奇石”雷酸汞鹽,乃至一錘定音的皇甫嵩、蓋勛聯軍……
這一切的一切,歸根結底,都逃不出武力范疇。
春江水暖鴨先知。
董卓作為最早覺醒的一批人,率先嘗到了勝利的果實。
隨后的袁紹、曹操、孫策、劉備等一眾有識之士,亦是如此。
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
可以說,從廢立之議以來,這點愈發清晰。
除了少數真正忠魂未熄者,哪怕是選擇支持他劉昪的,更多也是下注贏面更大的一方而已。
不過劉昪并不在意。
“陛下,老臣想與您單獨談談?!?
董卓陰沉著開口。
劉昪知道,看似平靜的背后,定然壓抑著洶涌的怒火,董卓只是無奈接受,不代表屈服。
他沒有糾結,點頭示意唐瑛等人暫且退下。
袁忠尚自猶疑,劉昪微笑著開口:“正甫且去,尋將作大匠吳修,朕這殿門總不能總漏了窟窿吧。”
將作大匠,官秩兩千石,掌修作宗廟、路寢、宮室、陵園木土之功。
袁忠聞言,循著劉昪目光望去,果見殿門上,被奇石炸開的窟窿,兀自冒著青煙。
順著窟窿,還能看到兩雙八卦之眼,正是呂布、張遼二人,互不相讓,爭著向內探查情況。
袁忠干咳一聲。
“臣告退?!?
這殿門……是該修繕一番了。
隨著殿內眾人撤離,只剩兩人的安福殿,陷入了短暫沉寂。
良久,董卓終于開口。
“皇甫嵩與我,早就積怨已久,蓋勛也是頭倔驢,此二人出亂子,雖看似情有可原,可老臣知道,這背后定是陛下的謀劃?!?
對于皇甫嵩、蓋勛兩人陳兵一事,董卓沒有轉彎抹角試探,而是直接點明。
雖然牛輔是今天才知道這個消息,可董卓確信,眼前的天子早已知曉——
因為這就是對方真正的依仗。
故而董卓此刻并不是在詢問,而是肯定地下了結論。
“然洛陽與三輔,兩地相隔千里,哪怕以陛下天子之尊,要說動二人也非易事……”
“老臣實為不解?!?
董卓不怕輸,從他在涼州與羌人打交道開始,大大小小也輸過不少,可他最終總能贏回來。
只因他從來不會輸得不明不白。
哪怕前一刻還是生死大敵,坐下來之后,董卓仍能如老友般,若無其事地討論——
只這一點,劉昪就暗中又將其危險性上升了一個量級。
“董公高估朕了?!?
劉昪啞然失笑,并沒有回避董卓的問題。
面對愈發冷靜的敵人,他決定做些什么,否則將來遭殃的只會是他自己。
“雖然朕對皇甫嵩、蓋勛二位老臣,早有收服之心……”
“可真正說動此二人的,并不是朕,而是董公你自己?!?
他并不打算掩飾自己對二人的依仗,更是直接點明對他們伸出的橄欖枝。
卻在關鍵之處含糊其辭。
“哦?”
董卓聞言,滿臉不信,認為天子只是虛言應付。
不料劉昪繼續說道:“朕聞董公日前,曾以朝廷名義征召二人入京?!?
“絕無此事?!?
董卓矢口否認。
他是為了套取天子的信息,而不是泄露自己的行動。
“那便是朕的消息有誤?!眲c輕笑,也不堅持,“不過若董公真征二人入京,今日之事倒是作法自斃了?!?
其實他根本無從得知董卓的行動,只不過是結合歷史發生過之事,與今日異變兩相印證,自然就得出結論。
劉昪故意說得煞有介事,為的就是在董卓心中埋下一顆懷疑的種子——
他要讓董卓相信,是對方自己的行為,導致了失??!
董卓實在是難纏的對手,歷史上皇甫嵩、蓋勛如此強大的一股勢力,被他一紙詔令,消弭于無形。
若是藉由今日之事,讓董卓從此自我懷疑,行事決斷不再如此自信……哪怕只是一絲——
也許在今后某個時刻,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也許此事,真的只是巧合……”
“老臣受教?!?
董卓聞言,面上橫肉微顫了一瞬。
除此之外,無喜無悲,只是閉目沉思,也不說是否相信,良久才淡淡回應道。
劉昪也沒有繼續。
過猶不及,董卓內心定不會如表面這般平靜,這個程度就夠了。
兩人就這么靜靜地坐著。
……
不知過了多久,就在劉昪以為董卓已然準備離開的時候,對方卻再次開口。
“陛下,袁忠之罪……可由太仆袁基背負,而太傅袁隗必須免除其職,由老臣擔此重任。”
董卓獅子大開口,語氣不容置喙。
既然天子暫時動不得,董卓更要對袁隗動手,否則他搞出這么大動靜,不除一上公,人心就要思變了。
“可?!?
劉昪爽快地答應。
他只是要保住袁忠,至于免去袁隗……本就在他計劃之中。
不僅如此,劉昪早知道董卓不會滿足于此,定想更進一步。
也好,單憑皇甫嵩、蓋勛,僅能鎮住董卓一時,讓其膨脹起來,也好給關東蠢蠢欲動諸人,一個行動的口實。
對于關東野心,劉昪的態度一直放任,甚至是助長——
大漢已經千瘡百孔,靠壓是壓不住的,只有把這些膿瘡一一挑破,才能換個新天,如此方不負堯舜之君。
念及于此,他已有決斷。
“然太傅之位,似帶不詳……”
劉昪滿面笑意,充滿惡趣味地開口道。
“不知太師之位,董公可有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