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一覺醒來,劉昪非但沒有爽意,反而盡顯疲態,神情凝重。
袁忠的提醒,讓他重新審視局勢。
雖說袁隗的出手,會削弱董卓的實力,可也讓情況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董卓若是真被袁隗迷惑,達成某種協議,短期之內非但不會火拼,反而會進入短暫的和平——
虛假的和平,卻更為暗流涌動。
在這兩股湍流面前,任何第三方都可能隨時變成被犧牲的棋子。
自己夾在其中,也來到了最為兇險的時刻,必須想辦法打破這種局面。
實力永遠是根本!
必須再主動一點,哪怕多一分可能,也要拼盡全力!
劉昪舉目遠眺,已然鎖定了目標。
春江水暖鴨先知,今日被人棄若敝履的護衛,再過不久,就會成為人人爭搶的座上賓。
幸好董卓不識貨,遺賢在野。
這張SSR,今日必須拿下……
“文遠,來練槍!”
張遼緩緩放下手中的兵書,無奈地看向興致勃勃的天子。
起初他以為對方只是一時興起,時間一長他才發現,天子是準備長久堅持下去了。
天子好武,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陛下,習武之道過剛則易折,不如今日且歇一歇吧。”
“文遠,你在疏遠朕?!?
劉昪毫不客氣地開口,用的不是疑問,而是肯定。
張遼啞然。
沒想到陛下竟如此直爽。
以他的細膩心思,自第一日起就看出天子在拉攏自己。
說實話,以他這區區卑賤之身,幾經飄零而不得賞識,早已心如死灰。
如今能得到天子的重視,他如何不感激涕零?!
何況從天子眼中,張遼看到了從未在任何身居高位者身上見過的……尊重!
那是一種,仿佛天子與平民,本就是平等存在的奇妙感覺,張遼知道自己不會看錯——
士為知己者死!
可也正因為如此,他不敢接受天子的好意,畢竟董卓還在虎視眈眈。
他張遼死則死矣,天子真龍之軀,豈能為自己犯險?
因此他選擇疏遠,哪怕可能從此被陛下厭棄。
“陛下,臣惶恐……”
張遼深深行了一禮,不敢起身。
“你是在替朕擔心?”
劉昪一眼看穿他的心思。
被直接點破,張遼內心更為震撼,連連低頭,不發一語。
事已至此,他不愿多解釋。
“天子有天子的眼界,為臣者無需越俎代庖……”
“董卓雖為汝主,卻是十足的漢賊,他在一日,朕心難安,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看他的表情,劉昪就知道自己猜對了,他步步緊逼,陡然提高音量。
這是他第一次當著張遼的面,挑明自己與董卓的矛盾,可謂是相當冒險之舉。
畢竟明面上,張遼是董卓派來的,若他并不是心向漢室,光這一句話,就足以讓張遼向董卓告密,從而邀功請賞。
由此可見,劉昪對于張遼,是展示出了充分的信任。
這一點,有著玲瓏之心的張遼,自然也看得懂。
陛下這是以性命相托啊!
張遼雙眼通紅,以頭搶地,顯然已在崩潰的邊緣。
“朕一直視文遠為不世英豪,不意入得皇宮數日,鋒芒銳減,為將者當一往無前,豈能如此瞻前顧后?”
“你眼里如果尚有朕這個天子,便安心聽命,現在來陪朕練槍!”
張遼赫然抬頭!
恍惚間,他被劉昪身上散發出的氣勢所攝,竟一時失語。
他總覺得陛下跟以往不太一樣了,莫非赤帝轉世的傳說,不是空穴來風?
他萬沒想到,到了這個份上,陛下考慮的不是自己,而是擔心他張遼會從此失了鋒芒——
念及于此,張遼也平生一股豪氣。
陛下說得對,兵對兵將對將,董卓不是自己該考慮的,何必畏首畏尾。
自己只管一往無前,為陛下排除萬難便是,余者皆為雜念。
“臣……愿為陛下試槍!”
……
半日后。
不遠處的竹亭之中,王允煮上一壺香茗,邀請鄭泰共品。
“咱們這位陛下,想法頗多啊?!?
鄭泰輕咂了一口茶,淡淡道:“您可是需要稟報董公?”
“隨他去吧,董公另有要事,顧不上許多?!?
區區一個護衛,哪怕真的投靠了皇帝,又能如何?
王允沒有在意鄭泰話中的陰陽,而是盯著對方的眼睛,毫不遮掩地探查他的想法。
“反倒是鄭尚書,王某對你更有興趣。”
鄭泰面色微變。
正待細問,卻聞得廣場上傳來一聲高喊。
“噫——”
兩人循聲望去,卻見張遼揮舞著長槍,在廣場上狂奔,口中還念念有詞,掀起一陣揚塵向竹亭襲來。
不多時,張遼便出現在跟前。
“二位大人!張遼槍法已有突破!”
說罷不顧二人阻攔,拉起他們的雙手慶祝起來。
“成何體統……成何體統!”
王允嫌棄地拍打掉張遼的手,正欲說教,卻哪里還看得到其人。
他早已一溜煙跑遠了。
被他這么一鬧,王允的話題也沒法繼續,只得無奈苦笑。
鄭泰則是若有所思。
若真讓王允如鬣狗般纏上自己,倒是有些麻煩,如今卻被張遼解了圍,這個人情算是欠下了。
看來這位被陛下青睞的護衛,當真不簡單啊,他是看出來什么,還是巧合……
若不是巧合,能讓這等人才賣命的陛下,又是怎樣的君主?
遠處。
張遼停下腳步,拍打掉身上的揚塵,臉上哪里還有先前的莽撞。
取而代之的,是一張凝重的面孔。
這次實在是太冒險了,王允還好說,那位鄭泰鄭尚書,不知是否看出來什么。
不過為了陛下,一切都值得!
沒錯,張遼是故意的。
歷史上,他能以一方降將的身份,在曹魏政權拜將封侯,都督一方,除卻軍事勇武,更少不了一顆洞察萬物的心。
這段時間接觸下來,他能明顯發覺,王允與鄭泰,并不是一條心。
起初他并不在意,畢竟同在屋檐下而不同心者,何止鄭泰,他張遼亦是如此。
可今日向陛下效忠后,他突然心態有所轉變。
雖然陛下如今暫時用不上自己,可不代表他不能主動為陛下分憂。
鄭泰這邊,就是很好的著力點。
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今日他隨手為鄭泰解圍,保不齊他日,就會有回音落在陛下身上。
如此,也算不負陛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