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哇哇......”
嬰兒在母親懷中抽搐,方才的馬蹄聲震破了他的耳膜。
母親撕裂身上的粗布麻衣,此刻正被戰馬鐵掌碾入泥濘。
“不哭……這是中原王師……”祖母用梁晉時期的金步搖逗孩子,步搖上的琉璃珠卻隨著哭聲亂顫,最終滾進楊世可親兵的馬糞里。
此時楊世可聯想到道君陛下‘御筆三策’上的話。
上策:如果宋軍進入燕云地界后,燕人(指遼國地區的百姓)悅而從之,即燕云十六州的百姓普遍懷念大宋,主動歸附,那么燕云十六州將自然成為北宋的領土。
中策:如果占據十六州的耶律淳識時務,主動稱臣,那么燕云將成為北宋的外藩,從而保持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下策:如果燕云百姓已經胡化,不認同大宋的正統地位,堅決抵抗宋軍,那么宋軍應停止戰斗,“全師而還”,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都安分點,莫要嚇到幽燕百姓。”
隨著楊世可怒吼,麾下騎兵頓時安分不少。
接著從懷中摸索一陣,拿出些許銀兩,其身邊等將領見狀紛紛有學有樣。
一眾百姓連連推辭。
這時,在白發老者的示意下,身后隨從立刻拿出一張寫滿字跡血手印的白布。
隨后白發老者直接朝著楊世可跪下,手指劃過白布朱砂印,高高舉起道:
“將軍,我易州史氏連同附近百姓愿舉州縣為內臣,我等按的血手印,還請將軍過目......”
“哈哈哈,好好好......”楊世可先是大笑,緊接著一把接過白布連連叫好。
作為鄜延路先鋒軍將領的楊可世,被童貫使喚作先鋒軍,心中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恨不得立刻找到遼軍發泄一通。
沒想到遼軍還未遇到,卻遇到喜迎王師的百姓。
天祚失國,耶律淳不過是篡逆之輩,人心盡失,不足為懼!
自石敬瑭割讓幽云十六州,至今已經近兩百年之久。
太祖莫名身亡,太宗被迫竊驢車遁去,大宋從建國之初,就一直在為這個目標努力。
收復燕云十六州乃是國策,哪怕為此付出任何代價。
楊世可心中涌現豪情萬丈。
他要揚名立萬,名垂青史,完成太祖、太宗未完成之功業。
“兄弟們隨本將,踏平燕京,收復幽燕舊疆,活捉耶律淳!!!”
“踏平燕京!”
“收復舊疆!”
“活捉耶律淳!”
數千騎兵震聲呼喊,響徹云霄。
遭遇喜迎王師的場面,楊世可一時熱血上頭,至于道君陛下‘御筆三策’已經被拋到了腦后。
......
楊世可策馬眺望白溝河方向,暮色之下顯得空蕩蕩的。
“將軍不會是有詐吧?”高世宣上前一步,遲疑道。
高世宣、黨項族,出身將門折家軍,其家族自五代至北宋世代為將。
以抗遼、西夏、金著稱,威震西北達百年,功績超過楊家將。
先祖高瓊為宋真宗時期名將,參與‘澶淵之役’,封震國王;
六世孫高永能鄜延路名將、七世孫高世亮均以勇猛善戰聞名。
高世宣屬高家將第九代,同樣繼承了家族尚武傳統,以箭術精湛得綽號‘高一箭’。
此時聽到高世宣質疑,楊世可心頭煩躁不已,幽燕舊疆喜迎王師,這個時候你跳出來添什么堵?當下煩躁情緒立刻爆發出來:
“高一箭,本將原以為你箭術出眾,定有過人之處,為何會有如此念頭?本將看你的膽怯了吧?”
“我大宋兵卒入境舊疆,幽燕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這是人心所向。”
“區區遼軍見我大軍前來,怕已是驚弓之鳥,怎會有詐?”楊可世沉聲開口。
本將還未開口,需要你來質疑?
本將威嚴何在?
他雖然靠著童貫上位,一直想要擺脫,但,最是看不上這些所謂‘將門世家’。
見到高世宣低頭不語,楊世可嘴角微微揚起,頓了頓,接著道:
“傳本將命令,全速通過,膽敢貽誤戰機者,嚴懲不貸。”
轟隆隆!
楊世可一聲令下,宋軍數千先鋒輕騎,直接朝著白溝河而去。
己方人多勢眾,藝高人膽大。
即便是遼軍有詐,已方亦是不懼。
任何陰謀詭計,那也要絕對的實力支撐才行。
遼國人心盡失,縱然仗著往日兵卒勇猛,如今還能剩下幾分威能?
主將無能累死三軍,人主平庸禍及天下。
他楊無敵要名垂青史,完成太祖、太宗未竟之功業!
......
“宋軍來了!”
“怕不是有數千輕騎。”
“宋國富甲,兵卒眾多果然不虛......”
“嘿,兵卒多有什么用?在我大遼面前不過是土雞瓦犬罷了......”
甄五臣、劉舜仁、劉仲相會對視一眼,正要繼續對峙,此時張令徽沉聲開口:“幾位,輕視敵人就是輕視自己。”
“我們要在戰術上重視敵人,不管面對任何敵人,哪怕是最柔弱的敵人,我們都要認真的面對,不要掉以輕心,輕敵冒進,這是兵家大忌。”
甄五臣二人吶吶不言。
劉仲則是細細咀嚼,頓時眼睛一亮,。
而張令徽再次看向身后,宋軍已經要渡河了,此時竟然還沒有見到蕭干的影子,當下忍不住吐槽道:
“區區三十里,就是爬也爬過來了。”
另一邊。
距離白溝河不遠處蘆葦深處,蕭干瞇著眼睛,見到楊世可的騎兵,眼睛一亮。
“可算是來了......”
耶律合魯見狀,再次忍不住勸慰道:“都統,我們這樣做常勝軍的兄弟會死的很慘......”
自張令徽將詳細計劃托盤而出,他便馬不停蹄趕往蕭干處,見到之后,他第一時間將計劃告知蕭干。
然而后者聽完說了一聲‘不錯’便沒有下文了。
隨后他便跟隨蕭干麾下四軍,趕到白溝河附近蘆葦藏身已經許久。
他想要將消息匯報回去,蕭干卻是將他攔下。
“合魯勇士,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只要死得其所,就是我大遼勇士。”
“宋國拒絕聯宋抗金,必須給不知天高地厚的宋國小崽子們一點苦頭嘗嘗。”
“聯宋抗金?哼,北失南補才是上策。”
“宋如牛羊,正適合我大遼勇士放牧。”
夜幕下,耶律合魯拳頭緊握,指甲掐進掌心而不自知,臉上青白交錯,憤怒的情緒被夜色掩藏著。
蕭干的話尤為刺耳,讓他差點暴起行兇的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