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橫練四境
- 人在大宋:忽悠慕容復替我打工
- 文氓不穿長山
- 2015字
- 2025-07-01 13:11:59
……
還施水閣雖然號稱網羅天下武學,但慕容家只知搜集,卻不通存貯。
水心修建書閣一味追求格調與雅致,卻不管水汽潮濕對書籍貯藏會產生多大影響。
幾百年下來,閣中典籍霉的、爛的、朽的、破的,隔不了幾年便得清理出去一批。
能重修的重修,不能重修的就著人謄抄,實在連字跡都看不清的,那或丟或燒也沒什么人理會了。
正因如此,慕容復才沒把一本無名殘冊當回事,可以隨意處置。
這當然更合趙令甫心意,道謝時都多幾分真誠。
懷揣著這本《十三太保橫練》離開還施水閣,回到自己的房間。
靜坐在書案前,先將那外洗方、外敷方和藥浴方仔細在心中回憶默誦一遍,確保一字不差仍記得牢靠,這才翻開橫練秘籍。
雖失了開篇兩頁,不見完整總綱,但綱目中余下的寥寥幾行字,卻仍顯霸道剛猛之雄意:
“……骨若精鋼,力貫九牛,皮如老象,筋似虬龍,氣血為薪,筋骨為爐,以力破巧,以剛克柔……”
短短幾句,言盡了十三太保橫練之精要!
趙令甫不禁心生憧憬、情緒愈發高漲。
頁往右翻,便是真正的修煉法門了,功法由淺入深共分四個階段:
一曰“熬筋”、二曰“鍛骨”、三曰“淬皮”、四曰“活血”!
伸筋拔骨固本培元乃是習武之基,所謂“熬筋”也是同理,伸拉之間磨煉筋脈韌性。
與后世常說的“拉韌帶”,竟有不少相似之處,同樣存在劈叉、下腰、開肩、壓腿之類的修煉方法,旨在最大限度地開發筋腱的柔韌性與延展性。
少年人筋骨未堅、元氣未固,正是“熬筋”的好時候,開關節、活經絡,有利于生長發育。
其次是“鍛骨”和“淬皮”,這兩樣卻不急,也是因為少年人筋骨還未長成,不宜因修煉而損耗骨血元氣,所以忌練力、忌受傷。
所謂“鍛骨”,便要練力,比如負重、舉石鎖、挑石擔。
年少時這些練的多了,損耗了骨血,骨頭固然可以變硬變結實,但再想拔高可就難了。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小孩子虧力不長個”!
至于“淬皮”也是同樣的道理,練起來需以抗擊打為主,自然要等體魄健全了才好走這一步。
過早修煉這些,耗損的還是自身根基,屬于拔苗助長,有害無益。
最后一樣“活血”倒是很有意思,據趙令甫自己用后世知識來理解,大概目的是提高細胞活性、增強機體的造血與凝血功能。
直觀表現出來,就是精力與體力會恢復得比常人更快、傷口更容易愈合。
趙令甫想象了一下自己把這門橫練功夫練到大成境界,說不定到時候隨手用刀在皮膚上剌一道口子,血還沒流出來呢,傷口就愈合了。
也不對!
若果真大成,刀槍不入,恐怕想剌出口子都難!
一想到自己可以成為那種筋強骨壯、皮肉如革的橫練高手,趙令甫就忍不住地興奮與期待起來。
甚至立刻就要開始“熬筋”!
可忽然想起眼下是在慕容家,自己的一舉一動都瞞不過慕容復的耳目,豈能如此得意忘形?
但轉念又一想,這本秘籍可是慕容復親手“送”給自己的,若是到手之后反而毫無反應,豈不是欲蓋彌彰?更容易惹人懷疑?
趙令甫頭腦漸漸清晰,手捧秘籍看得愈發認真,時而蹙眉時而歡喜。
一時興起,還要仿照書中練法試上幾個動作。
孩童的身體柔韌度本就遠勝成年人,趙令甫此前雖未練過,但下腰、劈叉竟也不覺得多難,當真是一種新奇的體驗。
正如他所預料的一樣,他的這些反應和舉動很快就一字不落地傳到了慕容復的耳朵里。
只換來后者搖頭嗤笑一聲,卻也不曾多說什么。
接下來的幾日都沒發生什么新鮮事,趙令甫開始乖巧地向表兄學習,早上聞雞而起。
慕容復修煉家傳武學時,他就跟在旁邊打太祖長拳,且練拳前后均以十三太保橫練中的“熬筋”技法熱身或放松。
練完功便陪姨母一塊兒用早食,再說說話聊聊天。
下午慕容復讀兵書時,趙令甫又巴巴地湊過去,守在旁邊安靜地研究棋譜。
等前者做完了當日功課,還會過來虐他兩盤,趙令甫也樂此不疲。
就這般在參合莊上住過一旬,待陪姨母過完了上元佳節,他才終于歸去。
“外面風寒,表公子怎么出來了?”
公冶貞如今對趙令甫的態度已經有了明顯轉變。
剛被慕容老爺派來這位表公子身邊時,他是帶著保護與監視的命令來的,所以并無什么親近可言。
哪怕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他也始終牢記自己的職責與使命。
但此番回返參合莊,親眼目睹了趙令甫與慕容夫人以及慕容公子相處和諧之后,他才忽然開始懷疑自己對慕容老爺先前的命令是不是理解有誤。
慕容老爺神龍見首不見尾,他眼下還無處求證,只是對趙令甫的態度到底軟了不少。
趙令甫也是個敏銳細致的人,自然能感受到這里面的細微差別。
上到船頭,任江風胡亂吹著,岸邊的景色一點點變得清晰起來。
“不妨事!今日這樣好的天氣這樣好的景色,若困在船艙里豈不辜負了?”
這倒是實話,今年年節里多是風雪,直到今日才開始放晴。
“貞四哥現在也是好不容易回燕子塢一趟,怎么沒趁著機會回赤霞莊看看?”,趙令甫隨口一問。
“幾位兄長各有重任、四處奔波,貞便是回去了也不得團圓,又何必折騰?”,公冶貞隨口一答。
趙令甫點了點頭,沒再多說。
船只很快轉進胥江,橫塘船場已初見輪廓。
想著許久不見忠伯,趙令甫便道:“貞四哥,煩請去知會一聲,就說在橫塘船場靠岸停一停。”
作為一個“情報工作者”,公冶貞自然知道橫塘船場是王家的產業,所以也沒多問,只依言去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