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定中取靜,安而后慮
- 人在大宋:忽悠慕容復替我打工
- 文氓不穿長山
- 2064字
- 2025-06-22 16:46:09
……
“回頭我讓賬房支取些銀錢給三郎帶上,到時遇見什么喜歡的物件兒只管買下!”
聽舅父這樣說,趙令甫倒是也沒假模假式的推拒。
他從汴京來時,父親生前供養的那些門客差不多也湊出了幾百兩銀錢給他傍身。
如果放到后世類比,大抵是有個幾十萬到上百萬身家的。
但跟舅父這種“歲入十萬貫”——相當于后世年收入過億的富豪,還是沒什么可比性。
而且他心中又有考量,過兩天去滄浪亭赴會,丫鬟肯定是不方便帶的,所以可以合理擺脫阿莼阿荇二人。
這樣一來,公冶貞多半就會要求跟在自己身邊!
何不干脆別給對方開口的機會,直接先把隨行人員定下,到時再看他作何反應?
想到就做到!
于是他當即趁勢應下舅父的提議:“外甥年紀還小,不好帶那么多銀錢在身上,舅父到時莫不如把進喜借給外甥一天?”
王晟聽他這么說,也覺得有理,便笑道:“這樣也好!到時就讓進喜跟去,總歸多個人照應,我還能放心些。”
此事定下,趙令甫安心不少,只是不知道公冶貞又會怎樣應對?
想到這兒,他心里甚至還隱隱有幾分期待!
如果公冶貞連這種程度的試探都無力解決,那他日后自然有的是辦法擺脫對方的監視,慕容家對他的所謂鉗制也將不足為慮。
從舅父處出來后,趙令甫便徑自回了東廂。
這兩日,他打算閉門不出,不給公冶貞接觸自己的機會。
等到集會之日,縱使對方真有什么說辭計較,料也沒機會分說了。
暮色四合,檐角廊下的風燈次第亮起,在院中投映出搖曳的光影。
用過晚膳后,趙令甫便坐在書案旁,心中一片安寧。
手捧著一本棋譜隨意翻閱著,心思卻并不完全放在其上。
如今,他姑且也算是處境安穩了。
無論是李青蘿還是慕容家,短期內都不會對自己構成什么威脅,至于城外的災荒饑饉、流民寇亂,更是再影響不到自己分毫。
所以正是該考慮以后的路到底要怎么走的時候!
天龍武俠世界,沒有武功傍身肯定不行。
否則就像舅父先前一般,家資十萬百萬又有何用?
遇上那犯禁枉法的江湖高手,說殺人越貨就殺人越貨!普通的家丁護院再多都難保周全!
首先要練好的就是太祖長拳!
這門武功雖是外家,但用來打基礎卻是再好不過。
同樣的一招太祖長拳,普通大宋廂軍打出來,和扛著音響的喬峰打出來,那能是同一個東西?
其次是內功,以自己先前習練太祖長拳的情況來看,他的武學天賦不說多差,但肯定是跟“好”不沾邊。
這點自知之明他還是有的!
所以真要靠自己一點一滴去積累去修煉的話,或許苦練十年八年,都不抵別人練個三年五載。
與其在這方面硬著頭皮死磕,還不如去賭一賭那個珍瓏棋局。
起碼他知道破局的關鍵是不破不立,“向死而生”!
哪怕稍微有點圍棋基礎的人,只要掌握了這一關鍵信息,要在一副殘局中找到那口“氣”其實都是不難的。
真正難得是,后續要有真本事能接得住!
他可不像虛竹那么好命,背后還有一個段延慶暗中指點。
所以想要順利通過考驗接受逍遙派傳承,那他就得具備和段延慶差不多水準的棋力。
這個難度可是不低!
整個天龍故事中,圍棋造詣能勝段延慶一籌的,或許就只有個段譽,連黃眉僧都不行!
當然,這并不代表段譽的棋力就是天下第一,畢竟書中提到的只是江湖,至于江湖之外有多少圍棋高手,誰也說不準。
趙令甫不敢保證自己能達到段延慶和段譽的圍棋水準,一句“學棋十載不成國手則終生無望”,便足以說明這條路同樣很吃天賦。
但相比于已經確認過的武學天賦來說,這條路還是可以試著走一走的,萬一走通了呢?
閉門造車想要無師自通,那是無稽之談,所以回頭可以托舅父幫自己請一位圍棋師傅來教教看。
此外,也須有兩手準備,大理無量山劍湖宮瀑布下的瑯嬛福地里,可是還放著一本《北冥神功》呢!
如今李青蘿剛搬去曼陀山莊,后續那處福地中的武功秘籍應該會陸續轉移到曼陀山莊的瑯環玉洞里。
若練上一二年,確認自己果真沒有學圍棋的天賦,那就可以轉移目標,想想該怎么把那本《北冥神功》拿到手了。
反正他現在年歲還小,距離天龍故事開始至少也還有十五年,這點時間他總耗得起。
武功方面,暫時按照這個思路走,應該不會有太大差錯。
接下來,就該考慮更現實的歷史問題了。
如果這個世界,還是按照史書中記載的那個時間線推進的話,那王安石變法要不了幾年就會徹底失敗。
神宗去世后哲宗繼位,這父子倆在后世史書的評價中口碑還算不錯。
可趙令甫親眼見到了這個還算不錯的神宗治下,百姓是怎樣的艱難!
士大夫階層的生活當然不錯,史書也是這些人編寫的,他們似乎都沒太把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些與他趙令甫無關,但真的無關么?
就算神宗哲宗兩朝不提,后繼的徽宗又待怎講?
算算年紀,到那個時候,自己也才剛滿三十!
他會親眼看見那個“道君皇帝”、那個“最會做藝術的皇帝”,把漢家江山帶入到怎樣一個破敗的境地!
等到靖康之難,自己也年近六旬,如果到時他真的武功大成,對標九十三歲的無崖子和九十六歲的天山童姥,那他還且有年頭可活呢!
難道就這么眼睜睜看著山河破碎?國家淪喪?
就眼睜睜看著金人南下,把趙宋宗室如牽豬狗牛羊一般的擄回金廷?
他穿越千年,可不是為了來看這些的!
若真親眼見證這些事情的發生,那他就算武功天下第一又怎樣?
慪也慪死了!
所以除了練武之外,他總要試試為這個國家、為這片土地、以及為這片土地上受苦受難的同胞們,做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