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耳目
- 人在大宋:忽悠慕容復替我打工
- 文氓不穿長山
- 2092字
- 2025-06-19 16:36:03
……
“父親深謀遠慮!只是眼下,表弟那邊又該如何處置?”
慕容復到底是對趙令甫動了心思,畢竟他生性高傲,眼見自己這個表弟年紀尚小卻心智不俗,甚至能得父親夸獎,他自然是極為不服。
在他心里,自己生來便該是天下第一等的,莫說有人強過自己,即便只是齊名,那也足夠叫他氣悶了!
慕容博隨口回應道:“且握在手里便是!日后自有用得著他的時候!”
慕容復沉吟片刻,又道:“有母親護著,表弟現又住在舅父府上,只怕不大便宜。”
慕容博哪會在意這點小事,當即道:“我兒不必多慮,他既送上門來,便別想逃出為父的手掌心!回頭隨便安排幾個人到他身邊‘看護’也就是了,料想你母親與那王家也說不出什么!”
父子二人絮絮對談一陣,眼見東方將白,這才止住。
趙令甫這一夜同樣未曾合眼,本道來此地見識見識姑蘇慕容的風采。
不料才剛來就碰上這么一檔子事,生生把自己給搭了進去。
當時為了保住小命,也是一時情急,才口不擇言。
事后想來,即便自己什么都不做,慕容博也未必會真拿自己如何。
畢竟慕容家想要復國之事,在原著當中可未曾隱瞞,李青蘿、王語嫣、還有慕容家的那些家將,幾乎人盡皆知!
本就不是什么隱秘!
而且對方若真要滅口,又哪里會容他吱聲?丫鬟秀娘又豈能留得一條命在?
可惜他那會兒子慌了神,不曾反應過來,現在想明白卻也已經遲了。
好在慕容家兩父子都是不能成事的,那些個小打小鬧應該不會給自己引來多大麻煩。
哎!舅父那邊有個李青蘿,姨母這邊又有個慕容家,就連母親也是被父親拖累!
這樣算下來,母親她們姊弟三人,竟沒一個覓得良緣,都沒得什么好下場啊!
莫不是自己那外祖父的墳埋錯了地方?風水不好?
胡思亂想到了天明,小丫鬟秀娘昨夜受了驚嚇挨了凍,還吃了慕容博一記手刀,今兒早起來便燒迷糊了。
慕容夫人得知此事后,又派了莊上的醫師為其診治不提。
“三郎昨兒個還說沒能拜見姨父,可巧今兒一早你姨父就回來了,快來見過!”
慕容夫人可不知道自家官人是昨天夜里回的莊上,而且提早與外甥有了勾兌。
趙令甫與慕容博自然也不會戳破,只照常見禮問候幾句便算。
一塊兒用過早飯后,當著慕容夫人的面,慕容博隨意提到:“早間聽夫人說,三郎身邊只帶了一個丫鬟,如今還病了?”
慕容夫人略有些意外,自己這位官人可是從不過問這些瑣碎事的,不知今兒怎么就突然轉了性子。
但她也未多想,便道:“可說呢!我一早派人過去瞧了趟,病得還不輕,正琢磨著給三郎另換間屋子,和那小丫鬟隔開,也免得過了病氣!”
慕容博點頭道:“正是這個理!夫人考慮得一向周到!不過三郎年紀還小,身邊總不能短了人伺候,夫人再從莊上給他指派兩個聰明得力的吧!”
慕容夫人笑道:“官人說的是,我本也這么尋思著呢!”
趙令甫在旁邊聽著,倒輪不上他插話,只心里若有所思。
“聽聞此番跟隨三郎一塊兒過來的還有一位沈先生?”,慕容博了卻一件事后,又提起一件。
慕容夫人倒是不曾過問這些,因是疑惑道:“這沈先生是何人?官人怎的知道?”
慕容博道:“三郎這趟來姑蘇,身邊可不得有人一路護送?我聽說這沈先生便是其中之一,想著不好怠慢了!”
慕容夫人大感意外:“這事兒我竟不知!虧得官人今兒個提起,否則又哪里是待客之道!”
說罷,又看向趙令甫,略帶責備道:“你這孩子,怎也不跟我說?還要你姨父來提醒?”
趙令甫又能如何?只連忙賠笑告罪。
“倒也不妨事!夫人畢竟是女眷,不便接待外客也是常理,左右我今兒個回來了,一會兒去見見那位沈先生便是!”
慕容博很快接過話去,顯得再平常不過。
可趙令甫心里清楚,他這姨父只怕是有心想借沈先生的口打探些消息。
不過以沈先生的圓滑,估計總能周旋一二,未必就會使其如了意。
因著姨父慕容博去會見沈先生,表兄慕容復每日又有學文練武的功課要做,所以趙令甫便只能陪在姨母身邊說說話。
慕容博想通過沈先生套自己的底細,那他趙令甫也可以跟姨母打聽慕容家的情況!
所謂的“復國”一事倒是不好提,畢竟趙令甫也不知道姨母究竟知不知道內情,又或者說知道多少。
但關于這燕子塢的情況,以及慕容家麾下的一些勢力分布,他還是打聽了個七七八八。
比如燕子塢外圍那四座小島上的莊子,還有慕容家的幾位家將。
如今四位莊主當中,趙令甫聽過名號的只有鄧百川和公冶乾,據姨母所說,這兩人如今不過而立之年,卻已是他那姨父的左膀右臂。
至于包不同和風波惡,年紀比前兩位要小些,堪堪過了雙十,眼下倒也名聲在外。
尤其是后者,功夫初成,又生性好斗,于是便被外放出去,任他去挑戰江南一帶的武林高手。
慕容家對此也是樂見其成,畢竟若其果真打出名氣來,反倒更能襯托慕容家的實力和威望,有何不好?
此事如今業已初見成效,那風波惡得了個“江南一陣風”的諢號,待其再歷練幾年回來,多半也能得個莊主之位。
倏忽轉過兩日,秀娘的病情還不曾好轉,燒雖退了,但咳嗽卻厲害,一時半會兒尚見不得風下不得地。
姨母果然又派了兩個丫鬟到趙令甫身邊,也都是十三四的年紀,一個叫阿莼,一個叫阿荇。
慕容家給丫鬟取名大多隨意,莼菜和荇菜都是太湖邊上常見的水草野菜。
這兩個丫鬟瞧著也如水草野菜一般普通,不多言不多語,像是乖巧懂事的。
只是趙令甫心里明白,她二人多半是受慕容博指使,安插到自己身邊的耳目。
對此,他倒是不甚在意,況且有這二人留在身邊,未必就全是壞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