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不起的精力管理:打敗疲憊、焦慮和壓力
- 唐希媛
- 2445字
- 2025-04-09 18:37:57
序
2012年7月21日,北京下了一場61年不遇的大暴雨。那是我畢業后第一年上班,當時還是一個小助理。因為暴雨,老板當天的飛機晚點了18個小時,凌晨5點才落地機場。我以為他會讓我幫他推遲一些工作安排,結果早上8點,他神采飛揚、清爽得體地出現在辦公室,重要的工作一項沒耽誤。而我呢,因為夜里幫老板聯系司機少睡了幾個鐘頭,早上灰頭土臉、頂著熊貓眼去上班,一整天都處于神游的狀態。那時候,老板53歲,而我只有23歲。我被震撼到了,我的精力有這么差?
我第一次意識到,人跟人的精力差距能有這么大。以前一直以為年輕人的精力一定比中老年人的精力好,但是現實給了我一巴掌,原來精力管理可以打敗一個人的年齡。
我相信不同的結果背后一定有不一樣的行為,于是我去觀察我的老板,觀察他吃什么,如何安排運動,怎樣安排工作。我經常看見他中午只吃一個自己帶的三明治,而且是非常簡單的三明治,兩片面包加一片火腿、幾片西紅柿和菜葉。后來機緣巧合,跟他的家人一起吃晚飯,我發現他很喜歡吃中國的水餃,但也只吃了幾個就停下來。我問這是為什么,他說他堅持“Big breakfast, small lunch, small dinner”,也就是早飯吃得豐盛一些,午飯少吃一點兒,晚飯少吃一點兒。他非常重視運動,即使出差也去健身房,如果實在沒條件,也堅持晚上去散步。我還發現他每天上班都特別規律,早上7:30準時到辦公室學中文,9:30之前一般不開會,11:30準時吃午飯。當時我以為他只是堅持在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情,后來我在精力管理領域積累多年才意識到,他其實是保持了非常好的內在規律,讓大腦有了“儀式感”,做什么事情都特別容易進入專注狀態。因為內在規律非常穩定,外在的事情,比如項目節點、環境壓力等,幾乎很難影響到他。除了觀察我的老板,我還買了一些腦科學、專注力、精力提升的書籍和視頻研究。回頭看,我當時的老板,算是我在精力管理路上的“啟蒙人”。
后來,我一邊工作一邊準備出國留學,那段時間,我算是把學到的時間和精力管理的知識用到了極致。比如,為了早上快速清醒,我經常一邊做平板支撐一邊背單詞;別人中午閑聊的時候,我找個會議室趕緊睡一會兒;別人下午打盹兒摸魚的時候,我去樓梯間爬幾層樓梯讓自己恢復清醒……這個時期我切切實實享受到了精力管理的好處,一天做的事情抵得上以前的兩天。我花了半年的時間,考完了托福和GRE,拿到了美國學校的錄取通知書。
然而,到了美國,不出半個月,我就經歷了一場讓我的身體和心靈全面崩塌的車禍。當我從醫院醒來,發現自己除了身體上無盡的疼痛,還有一系列后遺癥——脊柱錯位、胸骨錯位、內分泌系統失調,即使咬牙忍著疼痛,最多也只能走2000步。更可怕的是精神世界的崩塌,想到自己還這么年輕,以后不能劇烈運動,不能走太多路,不能去爬山,甚至余生要坐在輪椅上,想象到別人同情的目光就無比恐懼。我好像是一個裝滿負面情緒的垃圾桶,給整個世界都蒙上一層悲觀的濾鏡。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夢里是會流淚的,因為早上醒來的時候,我的枕頭都是濕的。那時候抗壓能力也是很弱的,記得當時臨近期末考試,家里也有些事情讓我不開心,我還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一周去五次醫院,錢都花在了醫藥費上,下學期的學費沒有著落,我覺得自己的華爾街投行夢破滅了。那段時間,我本來睡得好好的,然后半夜突然胃不舒服開始嘔吐,我當時以為自己白天吃了不好消化的東西,后來看了醫生才知道,是壓力太大、情緒太滿導致的腸胃消化問題。那段時間專注力也明顯下降,以前能夠專注90分鐘,當時只能專注30分鐘。我覺得自己只是勉強掙扎著生存,整個人疲憊不堪,精力狀態跌到了低谷。
福禍相依,雖然過程痛苦,但是在整個身體康復的過程中,我很幸運地沒做任何手術,體驗了多種不同派別的療法,這讓我對許多前沿的醫療方法產生興趣。那時候我才知道,原來生病后除了吃藥、打針和手術,還有其他更有效的方式。那個時候我對這些醫學和身體康復幾乎著迷,見了非常多這個領域里的大師級人物。除了身體上的創傷,心理的創傷也要療愈,我去看了很多心理醫生,后來干脆自己學習,拿到了一些心理學方面的證書,比如美國ABNLP認證高級執行師、美國ABH認證催眠治療師等。這個時期我意識到,原來精力不僅僅跟身體情況有關,跟自己的心理情況也有很大的關系。我對精力管理的理解跟以前考GRE的時候又不一樣了。我現在的精力管理課程,并不局限于提升體能精力,加入了很多心理學、醫學上的知識,這跟這段自我療愈的過程是分不開的。
現在的我,身體已經康復,精力水平比遭遇車禍之前還好。最近這段時間,一天里直播、講課、寫書、個案咨詢加起來的時間,經常超過10個小時,我還要兼顧家里的裝修、開會、跟學員溝通等,可是一天結束,我并不覺得有多辛苦,狀態一直在線。當然,我的生活也不僅僅只有工作,前陣子還抽空出去游玩了幾天。別人問我,你怎么1天活出別人的3天?我說,我只是比別人更會管理精力。
從2019年被朋友催著開課,到現在已經開了4年精力管理課程,幫助過幾千名學員提升精力管理水平,中間也給企業員工做過定制化精力管理培訓。每當有學員跟我說自己的喜人變化,都會給我無盡的滋養,鼓勵著我在精力管理領域持續深耕。做教練的這幾年,我發現雖然學員們遇到的問題看似多種多樣,但背后的根源大多離不開精力這個底層問題。尤其是從澳大利亞回國的這一年,眼見著大家的生活節奏變得異常快,被各種角色壓得喘不過氣。我們能不能在高壓和快節奏的生活之下保持身體健康和一定的心理韌性,能不能和自己獨處,能不能照顧好家人,甚至安撫你崩潰的閨蜜,這一切都跟精力息息相關。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幫助更多人了解精力管理,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精力。我結合國際前沿理論,以及自己多年的親身經驗和教學經驗,對我原有的知識體系做了進一步整理加工。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更多的人知道在人生這條路上,如何給自己及時加油以及適度保養,讓自己更好地適配各種各樣的賽道,扮演好各種角色。
這本書適合忙于為生活、工作打拼的你,希望它可以給你一些思路和方法,讓自己能喘口氣。同時適合對自己有要求、對生活有期待、不斷奮進的你,希望它可以助你精力滿滿,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