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何為
- (法)塞爾日·格魯金斯基
- 837字
- 2025-04-28 11:46:41
“全球史與跨國史研究叢書”出版前言
全球史(global history)、跨國史(transnational history)近年來已成為國際史學研究的新趨勢。盡管目前學術界對“什么是全球史”“什么是跨國史”尚未達成完全一致的意見,但全球史、跨國史作為一種研究歷史的新理論、新方法、新視野,已得到史學家的普遍認同。一般來說,全球史以全球性現象和全球化進程為研究對象,包括氣候變遷、移民、貿易、帝國擴張,以及物種、技術、疾病、思想、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傳播;跨國史則以歷史上的跨國、跨區域現象(未必是全球性的)為研究對象。兩者的研究對象具有互補性,研究方法則趨向一致,皆打破了過往以民族、國家作為單元和視角的研究范式,重視跨國體、跨民族、跨文化的聯系與互動,將全球共同關心的話題納入研究視野。
1963年,美國學者麥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西方的興起》(The Rise of the West)一書的出版,標志著全球史正式登上學術舞臺。半個多世紀以來,全球史在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意大利、日本等多個國家蓬勃發展,以全球史或跨國史為主題召開的學術會議顯著增加,這一領域的論著出版也令人目不暇接,開設全球史課程的大學越來越多。20世紀90年代,全球史開始傳入中國。進入21世紀以來,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高校率先設立全球史研究機構,并創辦專業刊物,全球史的概念、理論和著作得以迅速傳播。
2015年8月,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在山東大學成功舉辦,促使我們思考、探索成立全球史與跨國史研究機構的可能性。一方面,我們希望借此推動全球史與跨國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也希望這個機構能成為山東大學歷史學科與海內外學術交流的一個平臺。經過近一年的籌備,2016年6月,全球史與跨國史研究院宣告成立,之后開展了一系列的講座和論壇活動。
“學術者,天下之公器”。山東大學全球史與跨國史研究院擬推出系列叢書,通過引進國外著作和出版國內同人專著、學刊等形式,展示全球史與跨國史的研究成果。在這里,我們衷心希望有志于此的海內外學者惠賜大作,奉獻新知,共同打造好這一交流平臺,推進全球史與跨國史研究在中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