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20世紀80年代初我在北大讀研,讀到宗白華先生的《美學散步》,旋即被深深打動。先生以深邃的哲理情思,“以詩人的銳敏,近代人的感受,直觀式地牢牢把握和強調了這個靈魂(特別是其中的前三者)”——“‘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儒家精神、以對待人生的審美態度為特色的莊子哲學,以及并不否棄生命的中國佛學——禪宗,加上屈騷傳統”,這就是“中國美學的精英和靈魂”。[1]先生的哲理情思如同一串鑰匙為我打開中國古代美學寶庫的一扇扇大門。先生的“美學散步”引領我深入中國古代美學、古代文論的堂奧,甚至,先生在未名湖邊游走的自由、飄逸之精神,先生言談文字的瀟灑、靈動,都令我不勝仰慕。我多么想像先生那樣在美學之湖邊瀟灑散步呵!

在《美學散步》中宗白華先生對魏晉六朝文學藝術的審美精神是極為推崇的。先生曾說:“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濃于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顧愷之和陸探微的畫,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廣陵散(琴曲),曹植、阮籍、陶潛、謝靈運、鮑照、謝朓的詩,酈道元、楊衒之的寫景文,云崗、龍門壯偉的造像,洛陽和南朝的閎麗的寺院,無不是光芒萬丈,前無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學藝術的根基與趨向。”[2]受宗白華先生影響,后來我在研究和講授中國古代美學、古代文論的時候,對魏晉六朝也情有獨鐘,對于體現魏晉士人生命之美的《世說新語》更是贊賞有加。研究生們常常覺得我在講魏晉六朝文論時神采飛揚、激情澎湃。

牟宗三先生說:“中國文化之開端,哲學觀念之呈現,著眼點在生命,故中國文化關心的是‘生命’,而西方文化的重點,其所關心的是‘自然’或‘外在的對象’(nature or external object),這是領導線索。”[3]他將“生命”與“自然”作為中西哲學觀念的根本差異。我認為牟宗三先生這一論斷一針見血,提綱挈領地抓住了中西文化的根本差異!正是“生命”與“自然”導致了中西文藝不同的走向:古希臘文藝側重對外在物象、事件的模仿,重結構的和諧,無論雕塑、史詩還是悲劇,均是如此,并由此產生了文藝理論的“模仿說”,形成西方文藝及文論注重審美客體、以美與真的統一為審美標準的傳統;中國文藝從《詩經》開始就著重表現主體的心靈,形成以抒情為主導,以物象的自由呈現、渾然天成來表現心靈化的對象世界,以美與善的統一為標準的審美傳統。中國古代辯證統一的直觀整體把握思維方式[4]所形成的天人合一、萬物類情觀念導致古代文藝批評常常以人體、生命喻文藝作品,以心物交融、心靈體驗來表達對文藝對象的把握,形成中國古代文藝理論批評生命之喻的美學傳統。因此,中國古代美學往住以生命為美,以人體為喻。其突出表現有三個階段:先秦、魏晉六朝、明代末期。先秦階段,儒家以道德生命為美,道家以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生命為美,特別是莊子突出了個體生命的人格獨立和精神自由之美,對后世文藝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聞一多先生就曾說“中國文藝出于道家”[5]。魏晉六朝戰亂頻仍、瘟疫叢生、政治險惡、朝代更迭頻繁,劇烈動蕩的社會現實造成人的生命短暫,促使個體生命意識覺醒。人的覺醒造就文的自覺,體味感悟個體生命情調之美成為時代風尚,縱情抒寫表現個體生命意緒情感成為魏晉六朝的創作潮流。魏晉玄學企圖建構“富有情感而獨立自足、絕對自由和無限超越的人格本體”[6],禪宗“頓悟”及其“空觀”則引領魏晉六朝的士人精神和文藝創作翱翔于更加高遠的生命之美的境界。明代末期,由于資本主義萌芽、新的社會經濟因素出現和市民階層的日益壯大,客觀上產生了人的解放的社會要求,反映到思想文化上,便是出現了泰州學派的自然人性論和以李贄、徐謂、湯顯祖、公安三袁等為代表的以情反理文學新思潮,以個性自由、個性解放為根底的人的率性而為、真情之美得到充分張揚。

宗白華先生指出魏晉六朝是“強烈、矛盾、熱情、濃于生命彩色的一個時代”,“這晉人的美,是這全時代的最高峰。《世說新語》一書記述得挺生動,能以簡勁的筆墨畫出它的精神面貌、若干人物的性格、時代的色彩和空氣。”[7]先生又說:“要研究中國人的美感和藝術精神的特性,《世說新語》一書里有不少重要的資料和啟示,是不可忽略的。”[8]《世說新語》是南朝劉義慶主持編撰的主要記載漢末三國兩晉士人言談行止和逸聞逸事的志人小說,具有鮮明的史料性,真實地記載和反映了魏晉時期的時代風貌和審美精神。雖然前賢研究《世說新語》的著述頗多,但“有同乎舊談者,非雷同也,勢自不可異也。有異乎前論者,非茍異也,理自不可同也”。[9]研究《世說新語》可從種種不同角度切入,另辟蹊徑,或當自出新意。受宗先生的啟迪和召喚,我們立足于中國美學史,選擇《世說新語》以生命為美的審美精神進行研究,以一斑而窺全豹,去感悟和領略魏晉六朝美學的生命之美,去體悟和把握魏晉六朝文學藝術的審美精神,并進而探討它對中國人的審美意識和文藝創作的影響。追隨宗先生,我們力求將哲理與情思相結合,理論闡釋的深入與文字表述的靈動相結合,但時感力不從心,只能盡力而為。

鑒于《世說新語》以生命為美的審美精神的哲學基礎是以企圖建構“富有情感而獨立自足、絕對自由和無限超越的人格本體”的魏晉玄學,故我們將之命名為《玄韻流芳——〈世說新語〉的審美精神》。


[1] 李澤厚:《走自己的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6年版,第122頁。

[2]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7頁。

[3] 牟宗三:《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頁。

[4] 楊星映:《中國古代思維方式與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第10期。

[5] 劉烜:《聞一多評傳》,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282頁。

[6]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6頁。

[7]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7—178頁。

[8]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8頁。

[9] 范文瀾:《文心雕龍注》(下),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727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都县| 商水县| 华宁县| 乐东| 景洪市| 通渭县| 东兰县| 班玛县| 江津市| 进贤县| 莱州市| 紫金县| 安溪县| 富平县| 牡丹江市| 牟定县| 姚安县| 垫江县| 盐池县| 沾化县| 色达县| 泰安市| 湖南省| 普安县| 石棉县| 临清市| 乌海市| 紫阳县| 郸城县| 邮箱| 新田县| 江源县| 盐亭县| 罗田县| 剑河县| 黄浦区| 新兴县| 白山市| 名山县| 巴马| 静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