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陵
1931年生,四川宜賓人。1949年12月入伍,第12軍隨校文工隊軍文工團文藝兵,1951—1954年隨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2軍入朝,兩次榮立三等功,多次受嘉獎。

青春的花朵在朝鮮前線綻放
漫漫人生路,深深軍旅情,在歲月的長河里,很多人和事都已泯滅,但在朝鮮前線的日日夜夜卻難以忘懷。
1949年12月22日,我瞞著家人從重慶學校考入二野軍政大學三分校四總隊,學習不久即分配到12軍隨校文工隊。1951年年初,當我們跨過鴨綠江,踏上異國土地時,滿目瘡痍,一片凄涼的情景讓人深深震驚。
剛入朝時為照顧女同志,上級特意給我們每人一雙長筒皮靴,可穿上它怎么行軍啊!我們只能脫下背在背上行軍。行軍路上常遇敵機空襲,開始我確實有些怕,后來見多了也就不怕了。
我們的宿營地是在山洞壁上,我們在上邊懸空搭了個木排,下面是潺潺流水,我們睡在上面,稍有不留意,衣物就會被流水沖走,男同志笑我們是“仙女洞”的仙女。
一天,我們正在樹林里的土坡上演出,美軍兩架“黑寡婦”P-61戰斗機飛到上空,我們部隊的戰士坐在下面紋絲不動。可沒想到,山下的朝鮮老百姓慌了,四處跑開,正在觀看演出的戰士沖下山,指揮老鄉隱蔽,有的戰士因掩護老鄉負傷。
有一次,我們去參加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英模大會,會場上朝鮮人民軍戰士個個都軍容整潔,而我們文工團戰士卻穿著又臟又破的棉軍裝,可朝鮮人民軍仍把我們像親人一樣地久久擁抱,朝鮮副首相還用流利的中國話和我們交談,并熱情地跟我們一一握手致以問候……
1953年7月27日,美國佬被迫在板門店簽訂了“停戰協議”,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在朝鮮前線的那些歲月,我團有十位戰友長眠在異國他鄉……
我以曾是一名志愿軍女戰士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