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英語世界中國文學的譯介與研究叢書 總序

本叢書是我主持的教育部重大招標項目“英語世界中國文學的譯介與研究”(12JZD016)的成果。英語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范圍最為廣泛的語言,中國文學在英語世界的譯介與研究既是中國文學外傳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國文化在異域被接受的典范。因此,深入系統(tǒng)地研究中國文學在英語世界的譯介與研究,既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也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中國正在走向世界,從學術價值層面來看,研究英語世界的中國文學譯介與研究,首先,有利于拓展中國文學的研究領域,創(chuàng)新研究方法。考察中國文學在異域的傳播,把中國文學研究的范圍擴大至英語世界,要求我們研究中國文學不能局限于漢語及中華文化圈內(nèi),而應該將英語世界對中國文學的譯介與研究也納入研究范圍。同時還需要我們尊重文化差異,在以豐厚的本土資源為依托的前提下充分吸收異質(zhì)文明的研究成果并與之展開平等對話,跨文明語境下的中國文學研究顯然是對漢語圈內(nèi)的中國文學研究在視野與方法層面的突破。其次,對推進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通過對英語世界中國文學的譯介與研究情況的考察,不但有助于我們深入認識中外文學關系的實證性與變異性,了解中國文學在英語世界的接受情況及中國文學對英語世界文學與文化的影響,還為我們思考世界文學存在的可能性及如何建立層次更高、輻射范圍更廣、包容性更強的世界詩學提供參考。

從現(xiàn)實意義層面來看,首先,開展英語世界中國文學研究可為當下中國文學與文化建設的發(fā)展方向提供借鑒。通過研究中國文學對“他者”的影響,把握中國文學與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及世界意義,在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化建設方面既重視本土價值也需要考慮世界性維度,可為我國的文學與文化發(fā)展提供重要啟示。其次,還有助于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的實施。通過探討英語世界中國文學的譯介及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文學在英語世界的傳播特點及接受規(guī)律,有利于促進中國文學更好地走向世界,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擴大中華文化對異質(zhì)文明的影響,這對于我國正在大力實施的中國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無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正是在這樣的認識引導下,我組織一批熟練掌握中英兩種語言與文化的比較文學學者撰著了這套“英語世界中國文學的譯介與研究”叢書,試圖在充分占有一手文獻資料的前提下,從總體上對英語世界中國文學的譯介和研究進行爬梳,清晰呈現(xiàn)英語世界中國文學譯介與研究的大致脈絡、主要特征與基本規(guī)律,并在跨文明視野中探討隱藏于其中的理論立場、思想來源、話語權力與意識形態(tài)。在研究策略上,采取史論結(jié)合、實證性與變異性結(jié)合、個案與通論結(jié)合的研究方式,在深入考察個案的同時,力圖用翔實的資料與深入的剖析為學界提供一個系統(tǒng)而全面的中國文學英譯與研究學術史。

當然,對英語世界中國文學的譯介與研究進行再研究并非易事,首先得克服資料收集與整理這一困難。英語世界中國文學的譯介與研究資料繁多而零散,且時間跨度大、涉及面廣,加之國內(nèi)藏有量極為有限,必須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搜集,尤其要尋求國際學術資源的補充。同時,在研究過程中必須堅守基本的學術立場,即在跨文明對話中既要尊重差異,又要在一定程度上尋求共識。此外,如何有效地將總結(jié)的特點與規(guī)律運用到當下中國文學、文化建設與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中去,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轉(zhuǎn)換,這無疑是更大的挑戰(zhàn)。這套叢書是一個嘗試,展示出比較文學學者們知難而進的勇氣和闖勁,也體現(xiàn)了他們不畏艱辛、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本套叢書是國內(nèi)學界較為系統(tǒng)深入探究中國文學在英語世界的傳播與接受的實踐,包括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古代文學、現(xiàn)當代文學在英語世界的傳播與接受。這些研究大多突破了中國文學研究和中外文學關系研究的原有模式,從跨文明角度審視中國文學,是對傳統(tǒng)中國文學研究模式的突破,同時也將中國文學在西方的影響納入了中外文學關系研究的范圍,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此外,這些研究綜合運用了比較文學、譯介學等學科理論,尤其是我最近這些年提出的比較文學變異學理論[1],將英語世界中國文學的譯介與研究中存在的文化誤讀、文化變異、他國化等問題予以呈現(xiàn),并揭示了其中所存在的文化話語、意識形態(tài)等因素。其中一些優(yōu)秀研究成果還充分體現(xiàn)了理論分析與現(xiàn)實關懷密切結(jié)合的特色,即在對英語世界中國文學的譯介與研究進行理論分析的同時,還總結(jié)規(guī)律和經(jīng)驗為中國文化建設及中國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提供借鑒,較好達成了我們從事本研究的初衷與目標。當然,由于時間倉促與水平所限,本叢書也難免存在不足,敬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曹順慶

2015年孟夏于成都


[1] Shunqing Cao,The Variation Theor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Springer,Heidelberg,20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脱县| 会宁县| 汉寿县| 公主岭市| 巴林左旗| 久治县| 清丰县| 六安市| 格尔木市| 岳阳县| 丰都县| 定西市| 甘泉县| 涟源市| 汉阴县| 常熟市| 陇西县| 鲁甸县| 无为县| 礼泉县| 秦皇岛市| 连云港市| 秀山| 汕尾市| 古交市| 庆元县| 大丰市| 蒲城县| 佛坪县| 海林市| 菏泽市| 商城县| 河北区| 柞水县| 芒康县| 辉南县| 邹平县| 磐石市| 宁明县| 霍州市| 泽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