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代崆峒詩文注解
- 馬得瑜注
- 382字
- 2025-04-25 17:38:28
崆峒山
(宋)游師雄[1]
崆峒一何高,崛起乾坤辟[2]。
峻極倚杳冥[3],崢嶸亙今昔[4]。
勢將玉繩齊[5],位據金野窄。
【注釋】
[1]游師雄(生卒年不詳):字景叔,宋代京兆武功(今陜西長武)人。進士及第。初為儀州(今甘肅華亭)司戶參軍。元祐二年(1087)奉詔率兵至熙河(今甘肅岷縣、臨夏、臨潭一帶)破吐蕃,收復失地。后知秦州、陜州等處。官至直龍圖閣。
[2]乾坤:周易中的乾卦和坤卦,象征天地。辟:開辟。
[3]杳冥:指天空,高遠之處。宋玉《對楚王問》:“鳳凰上擊九千里,絕云霓,負蒼天,翱翔乎杳冥之上?!?/p>
[4]崢嶸:山之高峻貌。亙:貫穿。
[5]玉繩:星名。張衡《兩京賦》:“上飛闥而仰眺,正睹瑤光與玉繩?!崩钌谱ⅰ洞呵镌吩唬骸坝窈獗眱尚菫橛窭K。”
【解析】
這是一首五言古詩。全詩描寫崆峒山之景,通篇圍繞“高”來寫,在突出寫崆峒山之高峻的同時,也寫到了其形成年代之久遠。最后兩句運用夸張手法突出描寫其高和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