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從贊普到土司:唃廝啰家族研究作者名: 齊德舜本章字數: 647字更新時間: 2025-04-25 19:33:27
三 研究意義
(一)學術意義
唃廝啰家族從北宋時期河湟吐蕃政權的贊普發展嬗變為明清時期“五土之首”[22]的趙土司,傳承九百多年,世代相襲,從未斷線。縱觀中國歷朝歷代和不同民族建立的王朝,其締造者的后人,在失去政權之后往往也湮沒于歷史的長河之中。如唃廝啰家族這樣有據可查地上下追溯,傳承近千年而從未斷線,恐怕是不多見的,單從這一特殊性來看對唃廝啰家族的研究顯然有著重要的意義。另外,唃廝啰家族長期占據隴右地區,成為中國西北地區社會變遷的一個重要縮影。對唃廝啰家族進行研究,可以轉換研究的視角、開拓研究的視野,最終能夠從更微觀的角度做到多層次且全方位地透視中國西北波瀾壯闊的歷史。此外,對唃廝啰家族發展嬗變進行研究亦有助于加深對元明清時期西北民族關系、宗教文化、政治軍事、歷史地理、經濟社會變遷等方面的研究。
(二)理論意義
本書以唃廝啰家族的發展嬗變為切入點,深入分析其家族與社會、政治、經濟及國家政權之間的互動關系,將唃廝啰家族作為一個整體分專題進行研究,力爭跳出以往家族研究純人物積累,就家族論家族的狹小圈子,為少數民族家族研究探索一條全新的研究思路。
(三)現實意義
唃廝啰家族長期生活在民族雜居區,這一地區因唃廝啰家族的存在而打上了深深的藏文化烙印,同時,唃廝啰家族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漢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影響,一部唃廝啰家族史就是一部民族融合的歷史。唃廝啰家族發展嬗變的歷程可以為中國的民族融合提供一個典型的個案,從而加深對中國古代民族融合和多元一體格局的理解,為更好地制定民族宗教政策提供歷史借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