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中國邊疆研究(1949—2019)
- 馬大正
- 936字
- 2025-04-24 18:03:11
二 中國特色的兩大歷史遺產
我們的先輩為今人留下了兩項舉世矚目、無與倫比的歷史遺產:幅員遼闊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和人口眾多、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這是中國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特殊國情。
統一多民族的中國,是經過一個漫長而曲折的發展過程后大致定型的。自先秦時期起,在現代中國領土范圍內開始形成一個核心區域,這個區域大致在黃河中下游至長江中下游一帶。在這個中心區域建立政權的既有華夏,也有夷狄;既有漢族,也有少數民族。在國家的發展進程中,邊疆地區的發展是其有機組成部分,全國范圍的發展狀況決定了邊疆地區的發展水平,邊疆地區的發展狀況對全國范圍的發展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既是一個民族共同體概念,又是一個國族概念。“多元”指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各民族所具有的“個性”和“特質”,即各民族在語言、地域、經濟、文化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多樣性和表現形式上的特殊性;“一體”指各民族在共同發展過程中相互融合、相互同化所形成的民族共同體的共同特征和“一體化”趨勢。這種由多元到一體的特點在中華民族形成過程中自始至終都存在:首先是分布于黃河流域的多個部落互相融合形成華夏族;其次是北狄、東夷、西戎、南蠻等多種族群融入華夏族形成漢族;漢族出現后對周圍眾多的民族產生強大的吸引力,成為中華民族的凝聚核心,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密切聯系,不斷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一個整體,最終形成中華民族。中華民族有兩個值得重視的特點:一是多元中的本土特點。中華民族盡管是由眾多民族經過數千年的不斷融合而形成的,但這些民族無論是歷史上已消失的民族,還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民族,都是在中國這塊遼闊的土地上土生土長的民族,即使有些少數民族的祖先具有外人的血統,也是在中國境內與其他民族的融合中形成的。二是凝聚力強。歷史上中華各民族之間雖然有沖突和戰爭,但交流和融合是主流,各民族在共同生活、共同斗爭中形成一個整體,在抵御外侮尤其是近代帝國主義列強侵略和瓜分時,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不斷升華并空前釋放出來。
兩大歷史遺產是中國與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強大原動力,是物質與精神的有機結合、互補互促。因此,我們應開展對兩大歷史遺產的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研究,并將研究成果普及于國民教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