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儒家家庭倫理與近代會黨組織規范

清中葉之后,會黨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成為影響近代中國社會變遷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咸同之際,僅見于官方記載的廣西天地會起義隊伍就達到了175支之多,[1]并建立了升平天國、大成國、延陵國等三個天地會政權。這些會黨組織“此股甫經撲滅,彼股又另起事者,幾于無地無之,無時無之”,他們“小之開角打單,大之攻城劫獄,寖成燎原之勢”。[2]不少地方“已成一盜賊世界”。[3]會黨有如此強大的勢力與影響力,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內部凝聚力較強,而其較強的凝聚力又得益于其嚴密的組織規范。綜觀近代會黨的組織規范,我們可以發現,它們深受儒家家庭倫理的影響,蓋因近代會黨是以虛擬的血緣關系作為組織維系的紐帶,由此直接導致其組織規范難以避免會受到國人普遍認可并遵循的儒家家庭倫理的影響。

溯觀近代會黨組織發展史,我們可以發現,在清前期,會黨組織規范即受到了儒家家庭倫理的影響。以洪門(包括哥老會、袍哥和天地會以及天地會的別稱添弟會、三合會、三點會、小刀會等)為例,乾嘉年間所破獲的天地會組織,其組織規范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儒家家庭倫理的影響。此點我們可以從天地會會書和其組織誓言中看出來。

乾隆五十一年(1785),臺灣天地會首領林爽文領導臺灣天地會起義,在起義后查獲的天地會的盟書誓詞中,可以發現,乾隆年間的天地會即已要求會員“自今既盟之后,前有私仇挾恨,盡瀉于江海之中,更加和好。有善相勸,有過相規,緩急相濟□,犯□相扶”。[4]這一要求,與儒家倡導的兄弟和睦、互助的悌道觀不謀而合。嘉慶十三年(1808),清政府在廣西來賓縣破獲顏亞貴天地會,查獲天地會內部文件《桃園歌》?!短覉@歌》篇幅很短,行文粗陋,但里面所載天地會的組織規范,卻包含了不少儒家家庭倫理規范。譬如,規定“不得自心肥己,不得吞騙兄弟”;“兄弟妻子,如我嫂子相稱”;“兄弟有難,須要拔刀相助,不得臨陣退縮”;“不得以大押(壓)小,不得以力為強”。[5]這些規定,遵循的顯然是儒家“兄友弟恭”之原則。而“不可得罪兄弟父母,若有得罪兄弟父母者,重責四十板”之規定,[6]遵循的顯然是儒家的孝道觀。嘉慶十六年(1811),清政府在廣西東蘭州查獲天地會會員姚大羔所藏《會簿》,這是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最原始的天地會會書。姚大羔所藏《會簿》中需要會員記誦的詩句也反映出其受儒家家庭倫理的影響。如《有難》:“兄弟有難要幫手,莫作閑人街上游。”[7]該詩句與儒家要求愛親、兄弟之間要互幫互助的倫理規范是一致的。而《洗面》中“清水一盆照明間,兄弟扛來不可嫌”的詩句,[8]則符合儒家兄弟之間和諧相處、相親相愛的意涵。在傳抄于道光八年(1828)的廣西田林縣《天地會文書抄本》中,其中的《五戒》第四條規定“要戒氣,氣不許毆打兄弟”;第五條規定“要戒葷,葷不許辱罵洪家”。[9]這兩條規定顯然都是要求天地會成員必須和睦相處。此外,該抄本所載詩歌中,還有要求會員之間互相幫助的內容。譬如《過關》:“鴉鸚出世在東山,大聲小叫放金蘭。盤費途程都用盡,望兄放我過三關?!庇秩纭缎暝姟罚骸笆俏业苄忠鍪郑鲑t(閑)人皆(街)上游。出手不離三個指,看見方之(知)骨肉親。”[10]

由上述我們可以發現,盡管清前期會黨的組織規范尚處于萌芽狀態,卻已受到了儒家家庭倫理的影響,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會黨組織規范屬于社會亞文化的范疇,而社會亞文化必定會受到社會主文化的制約與影響,因為“無論人們愿意與否,都得在既存的文化環境中生活,都得在思考上、行為上受該種文化所規范和誘導”。[11]儒家文化為古代和近代中國的主文化,所以會黨組織規范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儒家文化的滲透和影響。

組織規范是一個組織的必要構件,它是指組織制定的或約定俗成的行為標準和準則,能產生較強的約束力,具有賦予行為正當性的作用,對組織的生存與發展影響重大。與清前期相比較,近代會黨組織結構和組織規范已趨于完善,如洪門的組織規范主要包括《三十六誓》[12]《十八章律書》《二十一則》《八德》等,而近代青幫(又作“清幫”)的組織規范主要包括《十大幫規》《十禁》《十戒》《十要》等。[13]考察近代會黨組織,可以發現,他們均以虛擬的血緣關系作為組織維系紐帶,一個近代會黨組織實際上就相當于一個虛擬大家庭?!疤熘驹诠?,固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離婁上》),為求得組織的穩定和發展,近代會黨組織制定了不少家庭倫理規范,這些家庭倫理規范主要受到了儒家家庭倫理的影響,其中包括父子倫理、兄弟倫理和夫妻倫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都县| 蕉岭县| 贺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大邑县| 云林县| 馆陶县| 太湖县| 沁阳市| 老河口市| 平远县| 梁山县| 寻乌县| 临沭县| 高尔夫| 五家渠市| 河间市| 南宫市| 军事| 扎囊县| 原阳县| 建水县| 蒙阴县| 武定县| 沧州市| 岑溪市| 读书| 桃源县| 准格尔旗| 偏关县| 丰都县| 东光县| 江源县| 乐至县| 兴义市| 泰来县| 英德市| 云南省| 天镇县| 图们市| 新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