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知識分子與鄉村文化建設
- 雷家軍
- 2252字
- 2025-04-24 18:00:59
三 關于鄉村知識分子的特點問題
改革開放新時期的鄉村知識分子,承繼歷史,面對變革,展現出許多特殊的內涵,使他們呈現出與西方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鄉村文化人才不同的,與城市知識分子及留學知識分子相區別(實際上,百年來的中國知識分子,從知識經歷、生活環境和工作職責看,城市知識分子、留學知識分子、鄉村知識分子的差異還是明顯的,盡管三者之間有包容和交叉)的時代特點。了解鄉村知識分子的特點,是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重要依據。
1.文化的先進性與兼容性的統一
與什么性質的文化相聯系,決定知識分子的地位和前景。[5]新時期的鄉村知識分子,絕大多數都受過規范的高等(或中等)學校的教育,系統學習過馬克思主義理論,對近現代中國的歷史發展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有完整的認識。鄉村知識分子有社會發展所需的系統的專業知識、理論和技術,有知識精英階層關心世界進步、關心民族發展和文化繁榮的濃厚情懷,是鄉村先進文化建設的中堅力量,這是鄉村知識分子最本質的特征。同時,鄉村知識分子直接面對的是農民群眾和農村文化,不能不受到傳統農業文明的經驗主義文化模式的浸染,被迫遵循經驗、常識、習慣、天然情感等自在文化的傳統習俗。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鄉村知識分子又會接受現代工業文明理性主義文化模式的教化,主動依據技術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自覺文化原則行事,甚至還會一定程度地受到力圖顛覆現代文化精神、消解人的主體性的后現代文化的沖擊。新時期的鄉村知識分子基本的特點是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兼蓄融合鄉村傳統文化和現代西方文化的統一。
2.知識的實用性與多向性的統一
在人類的知識體系中,有面向精神思想的純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知識,有面向生產生活的形而下的實用性的知識。新時期,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鄉村知識分子,其知識的實用性方面居于基礎甚至核心地位。鄉村知識分子所從事的工作,大多數還是基礎教育培訓、基本農業技術指導、基本醫療服務、基本文化藝術服務,要解決的一般是生存和發展中基礎的現實的迫切的問題,知識的實用性特征鮮明。同時,追求知識的精神價值,提高人生的精神品位,是所有知識分子共同的內在需要。對農民群眾而言,隨著生活的改善,在文化知識的需求上,層面也逐步提高,重視生存的知識,也關注發展的知識,重視日常生活的知識,也關注幸福休閑的知識,這就需要鄉村知識分子提供越來越多的高層次的文化知識。隨著新時期科學文化研究的快速發展,部分鄉村知識分子也紛紛加入學術活動中,開始接觸和參與一些精深的學術工作。還有的鄉村知識分子以挖掘、整理、傳播地方文化為己任,多年努力,矢志不渝,目前的許多歷史文化名村中都有鄉村知識分子的獨特貢獻。鄉村知識分子的知識,既立于務實應用之基,又向思想、藝術、科研多向度延伸,展現出知識的實用性和多向性的結合與統一,這是新時期鄉村知識分子的顯著特點。
3.道德的示范性與開放性的統一
“中國文化精神的指向,主要是在成就道德而不在成就知識。因此,中國知識分子的成就,也是在行為而不在知識。換言之,中國讀書人,不是為了知識,知識也不是衡量中國知識分子的尺度,這在二千年的歷史中是表現得很明白的?!?span id="3cdhet7" class="super" id="ref7">[6]在傳統的中國鄉村,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氛圍中,鄉村民眾自然將文人儒士視為正人君子,而追求“修齊治平”的讀書人自己也會自覺地按照儒家(或道家釋家)的精神,追求圣賢的境界,因而,傳統鄉村士人道德的示范性是明確的,甚至唯一的,難有其他鄉村社會群體可以超越和替代。但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勞工神圣的聲音日漸高漲,人們呼吁:“凡是勞作的人,都是高尚的,都是神圣的,都比你們這些吃人血不做人事的紳士、賢人、政客們強得多”。[7]再經過延安整風和新中國成立后的思想教育運動的洗禮,鄉村知識分子與農民群眾在道德層面的關系發生了復雜甚至曲折的變化。進入新時期,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一部分的政策推動下,承繼歷史的傳統,鄉村知識分子的道德影響力迅速提高,道德的示范性再度呈現于鄉村,成為鄉村青少年心目中知識和道德的典范。但隨著農村社會的發展和變遷,鄉村知識分子的道德示范性已不再具有唯一性和封閉性。鄉村干部、鄉村致富能人、鄉村個體私營企業主、鄉村文化藝術人才,基于各自的優勢、特長和貢獻,也在不同層面產生道德影響力。新時期的鄉村知識分子,道德示范性依舊歷史地現實地保持著,但已經具有開放的心態和趨向,道德的示范性與開放性初步走向統一。
4.人格的獨立性與復合性的統一
中國知識分子有春秋戰國時代元典文化人重道崇德和獨立豪邁的傳統,有五四知識分子自由理性和民主科學的傳統,強調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的內核一以貫之,這在鄉村知識分子群體中同樣有深厚的積淀。在新時期思想文化多元、價值觀念多樣的鄉村中,鄉村知識分子大都保持著精神人格的相對獨立,對鄉村的生活方式、政治活動、發展路徑保持著獨立的分析、判斷和言說。同時,在鄉村的熟人社會里,在人情濃郁的氛圍中,知識分子也不能不與現實的環境保持和諧的關系。一是對鄉村干部的支持和尊重,二是對鄉村經濟精英(尤其在沿海發達地區,鄉村中的個體私營企業主不僅數量大,且地位獨特)的理解和關注,三是對鄉村體制外文化藝術人才的關心和幫助,四是對廣大普通村民的依賴和影響。這些不同類型群體的思想和行為,與鄉村知識分子的人格追求都會有不同意義上的差別,鄉村知識分子在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同時,也會去吸收或包容其他群體的人格習慣,形成鄉村知識分子與城市知識分子的“特立獨行”不完全相同的復合性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