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 關于發揮鄉村知識分子的作用問題

在新世紀鄉村文化建設開始真正全面展開的過程中,廣大干部群眾都切實感受到發揮鄉村知識分子的作用,對于加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繁榮發展鄉村文化、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人們也開始在多種層面上探討發揮鄉村知識分子作用的途徑和方法。

1.增強鄉村知識分子的社會使命意識

隨著鄉村現代化的加速推進,鄉村知識分子內部的專業分工也越來越細,在不同工作領域和工作崗位的人,都歸屬于城鎮的相關上級部門領導,在鄉村內部,他們缺乏統一的組織管理,缺少共同的活動空間,也少有統一的社會目標任務。作為鄉村社會中一個相對獨立的階層,鄉村知識分子共同的社會使命意識明顯出現淡化的狀況。要真正發揮鄉村知識分子這一文化階層的作用,一是需要學術理論界進一步深化對鄉村知識分子的整體性綜合性研究,探討新形勢下鄉村知識分子的新變化、新問題、新使命,為鄉村知識分子問題提供有力的學術支撐,尤其是要確定“鄉村知識分子”概念的社會意義和學理價值;二是黨和國家及其相關部門也需要進一步深化對鄉村知識分子的認識,形成適應鄉村社會文化建設新需求的更加完善的思想理論,制訂統一的發展規劃,設立統一的指導(或協調)部門。三是需要鄉村知識分子群體自身,繼承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擔當農村建設的應有道德文化責任,滿足鄉村農民群眾的期待,承擔鄉村發展的應有使命,同時不斷加強內部的聯系和交流,主動增強階層使命意識。通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不懈努力,使鄉村知識分子的社會使命感落到實處,推動形成鄉村知識分子服務和奉獻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強烈愿望。

2.提高鄉村知識分子的科學知識水平

在新時期城市化不斷加速的過程中,也許鄉村知識分子的“城市化”速度是最快的。自農村成長起來的高校畢業生大部分進入城市,鄉村知識分子中的業績突出者很多被城市吸納進去。近些年來,鄉村知識分子“城居化”也已十分普遍。這種“城市化”的結果是鄉村知識分子和城市知識分子,不再僅僅是空間地域性的概念劃分,而更多的是知識層次和專業能力差別的蘊含。如果說城鄉差別的本質是人的問題,那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就應該站在城鄉一體化的高度,加大對鄉村文化素質提升負有根本責任的鄉村知識分子培養培訓的力度。一是繼續推進各類專業性的培訓,這方面雖然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體制機制,但還不能完全滿足鄉村知識分子快速進步和全面發展的需求;二是迫切需要對鄉村知識分子進行共同的鄉村社會、村鎮歷史、區域文化等方面的知識教育,進行鄉村建設責任使命的宣傳教育。還要重視城鄉知識分子的交流、交換,形成平等的經濟政治社會地位。當然,鄉村知識分子自身也要不斷奮斗,發展自己,擔當使命,形成服務鄉村、推動發展的水平和能力。

3.完善鄉村知識分子的社會參與機制

鄉村知識分子擁有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確定的工作崗位。借助于自己的專業知識,他們對農村的生產、技術和未來發展有著更為獨到的認識。借助于自己特定的工作,他們對農民群眾的生活、思想、習俗和愿望有著更加深入的了解。從科學發展的意義上看,鄉村各項事業的進步,與鄉村知識分子的參與程度有密切的關系。在農民群眾對自身全面發展的要求不斷增強、協商民主制度不斷推進的今天,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的進步,都更加需要鄉村知識分子的廣泛參與。這就需要在實踐中探索和完善鄉村知識分子參與鄉村各項社會活動切實可行的機制。一是在鄉村知識分子工作單位內部,可以將參與鄉村社會工作列入本單位本部門的工作任務之中,將鄉村知識分子為此付出的勞動計入本單位的正常報酬之中,甚至需要給予更多的物質和精神上的鼓勵;二是政府部門也可以考慮在新形勢下,加大對鄉村知識分子參與鄉村社會活動的扶持力度,甚至建立相關的責任部門(可以是附屬性的),讓鄉村知識分子更充分地發揮其社會作用。新時期以來,全國有很多鄉村的學校、醫院等在積極探索社會參與機制問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17]

4.形成對鄉村知識分子的激勵政策環境

作為知識分子隊伍重要組成部分的鄉村知識分子,具有一般知識分子的愛國、民主、科學、進步的優良傳統,同時還具有鄉村生活磨煉出來的吃苦、耐勞、堅韌、樸實的作風。他們有社會責任感,有創新能力,渴望農村社會繁榮,如果能夠充分調動鄉村知識分子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就能夠為鄉村發展提供重要的現實的人才支撐,為國家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送文化”活動,提供一支擔當承轉接續任務的文化隊伍。這就需要我們針對鄉村知識分子,制定一套完備的激勵政策,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良好的環境。一是繼續充實完善鄉村教育、衛生、科技、文化體制內部的表彰獎勵政策,推動鄉村知識分子專業水平的提高,服務社會能力的提升;二是在體制外更寬的范圍內,制定鼓勵鄉村知識分子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的政策(中央電視臺的“尋找最美鄉村醫生”“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節目,已經產生了廣泛影響),給予鄉村知識分子物質、精神或社會聲望等方面的激勵;三是對制約鄉村知識分子作用發揮的各種消極做法或傾向給予政策性糾正(在我們的調查了解中發現,部分鄉村干部仍存在排斥或輕視鄉村知識分子的心態,部分鄉村個體私營企業主仍有重視城市“大專家”、輕視身邊“小專家”的傾向。當然,部分鄉村知識分子也存在不同程度地排斥鄉村干部、傲視農民群眾的做法)。

我們這里僅僅是從鄉村知識分子的幾個基礎性問題,并且是偏于一般的理論層面所作的思考。在我們的調查了解(以及浙江農林大學農民發展研究中心幾年來的思想學術積累)中深切感到,鄉村知識分子確是鄉村發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發揮作用的空間還很大,但目前人們對鄉村知識分子的社會歷史定位還不夠明確,對鄉村知識分子的總體性關注還不夠深入(針對農村教師、醫生、農藝人員的具體研究不少),對鄉村知識分子面臨的“城居化”新趨勢、社會聲望新變化、價值觀念新走向、未來前景新預測的研究還不夠到位,需要包括鄉村知識分子在內的各方面人士的共同思考和探索。


[1]2013年9月10日,時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人民日報》發表的《高度重視知識分子工作》一文中認為,全國現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1.2億。李克強總理在2017年3月15日“兩會”閉幕后的記者招待會上說,目前全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員共計1.7億。

[2]馮天瑜:《“歷史文化語義學”芻議》,《馮天瑜文集》,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686頁。

[3]參見羅志田《近代中國社會權勢的轉移——知識分子的邊緣化與邊緣知識分子的興起》,許紀霖主編《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史論》,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162頁。

[4]參見當代中國研究所《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第3卷,人民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2012年版,第88—89頁。

[5]參見雷家軍《關于知識分子與先進文化問題的再思考》,《浙江社會科學》2006年第6期。

[6]參見徐復觀《中國知識分子的歷史性格及其歷史的命運》,許紀霖編《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史論》,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頁。

[7]李大釗:《低級勞動者》,1920年1月18日,《新生活》第22期。參見中國李大釗研究會編注《李大釗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0頁。

[8]《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頁。

[9]胡錦濤:《扎扎實實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人民日報》2004年4月14日第1版。

[10]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專題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716頁。

[11]參見孔妮妮《居鄉狀態中的南宋理學士人——以朱熹為輻射中心的群體探討》,《學術月刊》2012年第2期。

[12]張立文:《和合學》上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頁。

[13]一般認為,漫長的現代化過程可以分成幾個大的階段,比如工業化初期,對應人口大規模地向城市集中;工業化中期,對應城市的郊區化擴展;工業化后期,對應所謂“逆城市化”等。參見李培林《我國社會結構轉型進入新階段》,《北京日報》2017年3月6日。

[14]在2017年3月的全國“兩會”期間,鄉村教師問題依舊是人大和政協代表委員以及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15]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六至九)》,《魯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447、449頁。

[16]中國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949—1956)第2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513、515頁。

[17]黑龍江省訥河市的老來中學,幾十年來一直在積極探索服務鄉村的有效機制,并取得重要成績。浙江省諸暨市的楓橋鎮,也將鄉村知識分子作為鄉村政治建設和社會管理的重要依靠力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仁县| 昌乐县| 镇雄县| 南通市| 奈曼旗| 通州区| 米泉市| 祥云县| 新乡县| 阜平县| 治多县| 宿州市| 筠连县| 十堰市| 交口县| 瓮安县| 长子县| 犍为县| 开鲁县| 禹城市| 定远县| 霸州市| 平度市| 景洪市| 安泽县| 湘潭县| 山丹县| 隆德县| 高雄县| 古浪县| 聂荣县| 元朗区| 台湾省| 民乐县| 皮山县| 环江| 锡林郭勒盟| 越西县| 沁水县| 靖江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