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言小說敘事研究:一種基于敘事視角和人稱機制的文本細讀
- 王西強
- 2字
- 2025-04-24 19:39:36
引論
第一節 莫言文學創作概述
自1981年發表處女作《春夜雨霏霏》走上文壇以來,莫言一直筆耕不輟,新品佳作層出不窮,他在不停地制造文壇轟動效應,不斷引起閱讀和評論高潮。截至目前,莫言已在海內外60余家報紙雜志上發表短篇小說80余篇,其中有十余篇獲獎或被轉載;自1985年起,在21家國內知名小說刊物上發表中篇小說34篇,其中11篇次被轉載或獲獎;自1987年《紅高粱家族》出版起,共有28家雜志社、出版社為其出版長篇小說11部[1];發表散文隨筆88篇、創作談78篇,報告文學9種、改編影視劇和劇本17種;由7家出版社出版文集8種,由29家出版社出版作品集45種,由17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隨筆集21部,由14家出版社出版創作雜談集18種,有30余部作品(集)被翻譯成多種文字;獲得國內外文學大獎17項。[2]莫言經歷了新時期文壇的風風雨雨,歷練了各種文學的西風東潮,對古今中外文學作品進行了廣泛的閱讀和借鑒,并且修讀了北京師范大學的碩士研究生課程,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培養了鑒賞能力,他在借鑒中不斷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美學理想和創作風格,為中國當代文壇奉獻了為人稱道的“莫言體”小說。他的小說從一開始即風格別致,從敘述語言到敘述視角、從魔幻現實主義到新歷史主義再到現代主義、從歷史與現實的交錯到“向民間大踏步地撤退”、從感覺的朦朧美到怪誕與審丑、從張揚酒神精神到生殖崇拜再到反思酷刑主義、從深刻的歷史意識到濃郁的現實關懷、從對“生不生”的生殖倫理拷問到“死不掉”的存在價值追尋等,他在藝術技巧、文學觀念和哲學反思上一直不停地突破自我、創新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