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郡縣時期移民交趾(公元前214—公元968)

第一節 名稱與區位

歷史上交趾、交州、九真、日南、安南等地,曾經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在北宋以前一千多年的時間里,作為中國的郡縣,隸屬于中國王朝的統治。其時,中國稱之為“郡縣時代”,越南稱之為“北屬時期”。歷經中國古代秦、漢、三國、兩晉、宋、齊、梁、陳、隋、唐諸王朝。交趾:其含義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空間涵蓋范圍:一是原泛指中國南方,即中國古代五嶺以南地區。二是指中國古代的交趾郡縣。三是公元10世紀,丁部領建國后,越南歷代王朝雖有不同國名,但中國朝廷仍然習慣性稱其為“交趾”國。《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帝顓頊高陽者……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正義]曰:‘趾,音止,交州也。’”“唯禹之功為大。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職來貢,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撫交阯。”戰國《禮記·王制》:“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鄭玄注:“雕文,謂刻其肌以丹青湼之。”孔穎達疏:“雕謂刻也,題謂額也,謂以丹青雕刻其額。”)《水經注》卷三十七引《尚書大傳》曰:“堯南撫交趾。于《禹貢》荊州之南垂,幽荒之外,故越也。”《周禮》南八蠻:“雕題、交趾,有不粒食者焉。春秋不見于傳,不通于華夏,在海島,人民鳥語。”歷史上,居住在嶺南的族群與古越族有關,屬于江南地區百越的一支。從越南中、北部,廣東、廣西到閩浙一帶,是古代百越聚居之地。《漢書·地理志》載:“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粵雜處,各有種姓。”《文獻通考·輿地考·南越》條稱:“自嶺而南,當唐虞三代蠻夷之國,是百越之地”,“越以百稱,明其族類之多也”。廣東簡稱“粵”,“越”與“粵”通。說明在長江以南,從江浙到越南中、北部的廣大地區,分布著許多不同支系的越人。夏商周時期,長江中下游地區、閩江、珠江流域和紅水河中下游都是古越族的分布區,其勢力范圍所及,東到閩粵交界處,南抵南海,西至交趾及桂東北,北達五嶺等地。

一 秦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滅六國,統一中原,繼而揮師南下,平定揚越。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郡縣制。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始皇用武力攻占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三郡。象郡治所在今越南北部,其管轄范圍,包括今越南中部和北部、廣西、廣東西部、云南東部以及貴州西南部。象郡東自廣東湛江、海康,與桂林郡和南海郡地相接;西至長山山脈(今越南)以東,與句町國毗連(指中國古代民族百越的一支所建立的國家,漢武帝元鼎六年歸附漢朝);北起今廣西右江一線,與桂林郡西邊相接;南抵越南富安南境。《漢書·地理志》《水經注》等古籍均記載,秦所置象郡,在越南北部和中部。公元前207年,秦末邊吏趙佗于嶺南,建立以今廣州為中心的地方政權——南越國,設交趾郡、九真郡。

二 漢代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元鼎六年),西漢王朝平定南越地方政權,將其轄地分置九郡,分別為儋耳、珠崖、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實施直接統治。其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均在今越南境內。交趾郡,在越南北部,轄有10個縣,郡治設在龍編(今河內);九真郡,在越南中部以北的清化、義安一帶,轄有7個縣,郡治設在胥浦(今清化);日南郡,在越南中部的廣平以南地區,轄有5個縣,郡治設在西卷(今順化附近)。其三郡隸屬交趾刺史部。東漢時,在今越南北部設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東漢初,錫光,任交趾太守,任延,任九真太守。公元40年(東漢建武十六年),東漢將交趾刺史部改立為交州,自此始有交州之稱,其州地域,約含今越南北部、中部北區以及我國兩廣南部廣大地區。交州州治設于龍編縣,今越南北定省仙游。

三 “三國兩晉”時期

東吳,設置交州,設刺史統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兩晉時期,交州隸屬兩晉。南北朝時期,置交州刺史由南朝統轄。交州的設置,曾歷經設置、分分、合合、重新組合的過程。東吳時期,將交(州)、廣(州)分治。《三國志·吳書·士燮傳》說:“燮在郡(交趾郡)四十余歲,黃武五年(226)年九十卒。”“權以交阯縣遠,乃分合浦以北為廣州,呂岱為刺史;交阯以南為交州,戴良為刺史”。“合浦以北為廣州”包括合浦郡在內。“交趾以南為交州”包括交趾郡在內。但很快廢除公元263年(永安六年),由于交趾叛吳國投魏國,吳國再分交、廣二州,將吳國控制中的原交州各郡設為廣州,被魏國占據的各郡則劃為交州。公元268年(寶鼎三年),吳軍攻交趾,敗,“兵散還合浦”。建衡元年(269),吳軍“就合浦擊交阯”。建衡三年(271),奪交州。吳國統治時期的嶺南諸郡,統歸屬交州的時間較長,約有63年,而分設為交、廣二州的時間較短,只有17年左右,但交、廣二州的分設,影響深遠,為以后幾個朝代所沿襲。[1]公元471年,南朝設置越州,將原屬交州的合浦以及廣州的一些郡縣歸入越州。因此交州的轄區減縮,已不再包括廣西地區,而完全在越南境內,就成了日后越南自主封建王朝的基本地域。公元3世紀初到6世紀末,中國東南地區,先后有孫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漢族政權,史家稱為“六朝”,其300余年間,北方戰爭頻繁,社會遭受嚴重破壞,南方戰爭較少,社會相對安定,大批“北人”南下,給南方增加了許多勞動力,還帶來中原地區較為先進的生產技術,為南方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創立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四 隋唐時期

隋朝設置總管,唐朝設置都護和節度使。公元679年,唐朝于交趾設“安南都護府”,故又稱安南。公元10世紀,越南獨立建國后,北宋稱其國為交趾,南宋以來,先后改稱其為安南和越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塔河县| 盐池县| 交城县| 环江| 昭觉县| 桂阳县| 无棣县| 八宿县| 屯门区| 西丰县| 佛坪县| 武陟县| 巴中市| 交城县| 玉屏| 盘锦市| 新宁县| 荣成市| 岳阳市| 佛山市| 惠州市| 凤庆县| 兴海县| 泊头市| 五常市| 兴山县| 登封市| 连平县| 易门县| 浦东新区| 蒲江县| 安多县| 新邵县| 农安县| 克拉玛依市| 石阡县| 土默特右旗| 铜川市| 新野县| 南丹县| 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