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 桓譚《新論》

桓譚(約前23—56),字君山,漢代沛國相(今安徽淮北市濉溪縣西北)人。他是歷史上著名的哲學家、經學家和音樂家。生平事跡,主要見于《后漢書·桓譚馮衍列傳》以及桓譚本人的《新論》一書。

據《后漢書》本傳記載,桓譚出身士人之家,其父在漢成帝時擔任太樂令,掌管音樂事務。桓譚受到熏陶,也“好音律,善鼓琴”。又愛好廣泛,“博學多通”,“遍習《五經》,皆詁訓大義,不為章句”,還“能文章,尤好古學,數從劉歆、揚雄辯析疑異”。因為父親的緣故,成人之后入仕,“任為郎”。但由于為人“簡易不修威儀,而憙非毀俗儒”,因此常常受到排擠。一直到哀帝、平帝時期,仍然“位不過郎”。傅皇后的父親孔鄉侯傅晏對他十分友善,最終在桓譚的勸誡下傅晏身家得到保全。當時高安侯董賢受到皇帝寵幸,他的妹妹進宮封為昭儀,傅皇后逐漸被疏遠。傅晏很不得意,但又無計可施,只好沉默。桓譚用武帝陳皇后的教訓勸告他,一方面要防備奸人使壞,另一方面不要憑借皇后父親的尊貴身份而廣交賓客,“不如謝遣門徒,務執廉愨”,說這是“修己正家避禍之道”。傅晏依計而行,盡遣門客,并讓皇后也按桓譚的交代做事。其后董賢果真羅織傅氏的罪狀,導致皇后的弟弟侍中傅喜被捕,但雖然是奉詔立案,卻一無所獲。傅喜得到釋放,傅氏一家也保全了性命。后來董賢做到大司馬,聽聞桓譚聲名,想和他結交。桓譚卻先呈上書信,勸說他要輔佐國家并保全自身。見董賢不采納,于是桓譚不與之來往。王莽篡政之時,天下士人爭相歌頌,假造王莽受命于天的符瑞討好逢迎,只有桓譚堅守節操,沉默以對。但王莽仍然任他為掌樂大夫。在劉玄登基為更始帝期間,桓譚為太中大夫。光武帝時,桓譚被授予議郞給事中一職,但劉秀對其政治建議(如重用賢人、申明法令,重農抑商等,見桓譚《陳時政疏》)并不滿意,甚至不看他的奏章。因為劉秀迷信的是圖讖,常用來決策。桓譚后來上《抑讖重賞疏》,極力陳說圖讖奇怪虛誕、不合儒家正道。皇帝為此大怒,要殺他。桓譚磕頭至額頭出血,請求良久才避免一死。隨后調任六安郡郡丞,郁郁難舒,赴任途中病逝,年七十余。

桓譚具有深厚的藝術修養,他不僅“好音律,善鼓琴”,還從事音樂行政管理。對音樂理論也進行了探討,寫下了相關研究文章。《后漢書》本傳云其著有“《琴道》一篇”,不過未完成,“肅宗使班固續成之”。今亡,但有佚文。如唐代李善《文選注》就引述甚多。從清代嚴可均輯錄文字看,《琴道》內容豐富,它追溯了琴的來源和琴器的形制,記錄了當時的一些琴曲名稱如《堯暢》《舜操》《禹操》《微子操》《文王操》《伯夷操》《箕子操》,以及作曲者創作的背景,探討了曲名用“操”或“暢”的原因,還記述了一些古代音樂家(琴家)如師曠、師涓、雍門周等。同時提出了很多音樂見解,如知音應加強自身修養:“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以為知音”;欣賞音樂的人應具備必要的心理條件,才能為音樂所感,創作者的情緒對音樂有重要影響,等等。桓譚對于音樂的研究,往往與儒家學說相結合,其理論在中國古代音樂史上產生了很大影響。

由于學養深厚,桓譚在當時就影響卓著,與杜林、鄭興、陳元等人一起“俱為學者所宗”(《后漢書》本傳)。

《新論》概況:

《后漢書》本傳載:“譚著書言當世行事二十九篇,號曰《新論》,上書獻之,世祖善焉。”又,“所著賦、誄、書、奏,凡二十六篇。”《隋書·經籍志》著錄:“《桓子新論》十七卷,后漢六安丞桓譚撰。”《舊唐書·經籍志》著錄仍為十七卷。嚴可鈞《全后漢文·桓子新論》序引《后漢書》章懷注云:“《新論》:一曰《本造》,二《王霸》,三《求輔》,四《言體》,五《見征》,六《譴非》,七《啟寤》,八《祛蔽》,九《正經》,十《識通》,十一《離事》,十二《道賦》,十三《辨惑》,十四《述策》,十五《閔友》,十六《琴道》。《本造》《述策》《閔友》《琴道》各一篇,余并有上下。”又《東觀漢紀》云分上下系光武帝所囑,分后即為二十九篇。嚴氏解說“二十九篇而十七卷”的原因是:“上下篇仍合卷為十六卷,疑復有錄一卷,故十七卷。”《新論》在宋以后亡佚。故《宋史·藝文志》《文獻通考》等已無著錄。今存佚文三萬字左右,系后人輯錄。較早輯錄《新論》的是元代的陶宗儀,輯有《桓譚新論》一卷。明代吳康虞《弘明集》輯有《新論·形神篇》。清代則分別有孫馮翼和嚴可均的輯本,嚴氏所輯見于《全后漢文》,相對完備。嚴氏《桓子新論》序云:“其書宋時不著錄。《群書治要》所載十五事,當是《求輔》《言體》《見征》《譴非》四篇。《意林》所載三十六事,當是十三篇,惟少《本造》《述策》《閔友》三篇,各書所載,又三百許事,合并重復,聯屬斷散,凡百七十二事,依《治要》《意林》次第,以類相從,定為三卷。諸引但《琴道》有篇名,余無篇名。今望文分系,仍加各篇舊名,取便檢閱。”因之,《全后漢文》中的《桓子新論》分三卷共十六篇,篇不分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在1976年所出點校本《新論》(黃霖、李力校點)即是以嚴輯為底本,又加以校正,并有補遺。嚴可均還輯錄了桓譚的其他文字,計有賦一篇(不全),疏二篇,便宜、啟事、書各幾句,也見于《全后漢文》。中華書局2009年所出《新輯本桓譚新論》為今人朱謙之校輯,是書為目前所見收錄桓譚《新論》文字較全的一個本子,并附有參考資料。朱氏此撰完成于1959年,最早由福建教育出版社收入《朱謙之文集》,刊刻于2002年。

桓譚《新論》屬于政論文集,但所論涉及的學科門類較多。主要內容是批判讖緯神學以及占卜、祭祀等世俗迷信,在政治、哲學、美學等諸多領域都有獨到、智慧的看法。如在形神關系上,以“燭火”比擬,揭示了神隨形滅的道理。桓譚主張無鬼論,并否定人能長生不老之說:“生之有長,長之有老,老之有死,若四時之代謝矣”。這些思想與論述無疑符合科學精神,在當時讖緯迷信盛行的情況下獨樹一幟。《新論》在思想內容方面對王充《論衡》產生了深刻影響。王充對桓譚《新論》非常推崇,甚至比《新論》于孔子《春秋》。《論衡·案書》篇云:“《新論》之義,與《春秋》會一也。”《論衡》宗旨是“疾虛妄”,而《論衡·超奇》篇說“《新論》論世間事,辨照然否,虛妄之言,偽飾之辭,莫不證定”。可見王充認為《新論》也以“疾虛妄”為主旨。嵇康散文也深受《新論》影響,嵇康的散文風格還與《新論》那種揮灑自如的文風相似。

文學成就:《新論》體現出某些文學思想,例如對藝術風格的看法,對小說文體的看法,等。郭世軒的《標新立異,曠世逸響——桓譚文藝思想綜論》一文(見童慶炳、王一川、李春青主編《文化與詩學》2011年第1輯)有頗為全面的論述。《新論》本身也具有文學性。

《新論》的文學思想在開卷《本造》(卷一)就有體現:它稱道《呂氏春秋》和《淮南子》,說其“書成,皆布之都市,懸置千金,以延示眾士,而莫能有變易者,乃其事約艷,體具而言微也”。《呂氏春秋》和《淮南子》都是政論文集,桓譚認為它們之所以能做到千金難改一字,就在于表述簡約而文辭華美,論說具體而又精微。桓譚還看重揚雄的文學成就,對揚雄能“麗文高論”尤其欽佩,曾主動拜其為師以學習作賦。在賦類文體方面,主張語詞華美。《新論》還對當時的“小說”文體提出影響深遠的看法:“小說家合叢殘小語,近取譬論,以作短書,治身理家,有可觀之辭。”在桓譚的論述中,小說第一次擁有了文體形態“短書”,而“叢殘小語”則是小說文體的具體內容。這種說法不僅賦予了古人所謂“小說”新的意義(歷史上“小說”一詞首先見于《莊子·外物》:“飾小說以干縣令,其于大道亦遠矣。”指與大道相距頗遠的瑣碎小語),較之于班固《漢書·藝文志》對小說的解釋,也更接近小說這種文體的本質,(班固說:“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之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閭里小智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代表了漢代“小說”最完善的概念,也最為接近后世所理解的“小說”文體特征。

《新論》雖然是論說文形式,但仍然秉承了先秦以來說理文傳統,具有生動性和形象性。作者認同“其事約艷,體具而言微”(《新論·本造》)的做法,故此《新論》也注意行文藝術,如承接“莊周寓言”,多引用歷史、傳聞等敘事材料幫助論證,化抽象為具體。且往往是連續引述敘事材料,有時還加上眾多比喻,文章因此洋洋灑灑,從容不迫,甚而富麗壯美。像《祛蔽》論述“勤苦過度”,是“多兇短折,中年夭卒”的重要原因,竟然接連不斷地列舉了顏淵命短、自己精思太劇發病、趙昭儀思苦而病一歲、莊子病劇交代不要貪于須臾成功、魏文侯時樂人竇公“恒逸樂”活到百八十歲、齊桓公時麥丘人壽、自己和杜房交談人壽等一系列所見所聞或親身經歷。其中不時還添加比喻。如說到顏淵命短,是因為“慕孔子(而不懈追隨),所以殤其年也”,即接以“關東鄙語曰:‘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西向而笑。知肉味美,則對屠門而大嚼。’此猶時人雖不別圣,亦復欣慕。如庸馬與良馬相追銜尾,至暮共列宿所,良馬鳴、食如故,庸馬垂頭不復食。——何異顏淵與孔子優劣”。比中有比,令人目不暇接。文辭亦因而壯美。劉勰《文心雕龍·才略》篇甚至將桓譚文才與司馬相如相比擬:“桓譚著論,富號猗頓,宋弘稱薦,爰比相如。”正因為有如此文風,《新論》保留了不少寶貴的歷史資料。如《正經》:“秦近君能說《堯典》,篇目兩字之說,至十余萬言,但說‘曰若稽古’,三萬言。子貢問蘧伯玉曰:‘子何以治國?’答曰:‘弗治治之。’《易》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連山》藏于蘭臺,《歸藏》藏于太卜。《古文尚書》舊有四十五卷,為十八篇。《古帙禮記》有五十六卷。《古論語》二十一卷,與齊魯文異六百四十余字。《古孝經》一卷二十章,千八百七十二字,今異者四百余字。蓋嘉論之林藪,文義之淵海也。”這段文字無疑能補《漢書》《后漢書》之缺漏。

此外,《新論》論說多用整齊句式,亦不乏鋪陳排比,頗有戰國縱橫家之文風。如《琴道》寫“雍門周以琴見孟嘗君”一段說辭:‘臣之所能令悲者:先貴而后賤,昔富而今貧,摒壓窮巷,不交四鄰,不若身材高妙,懷質抱真,逢讒罹謗,怨結而不得信;不若交歡而結愛,無怨而生離,遠赴絕國,無相見期;不若幼無父母,壯無妻兒,出以野澤為鄰,入用堀穴為家,困于朝夕,無所假貸。若此人者,但聞飛烏之嚎,秋風鳴條,則傷心矣。臣一為之援琴而太息,未有不凄惻而涕泣者也。今若足下,居則廣廈高堂,連闥洞房,下羅帷,來清風,倡優在前,諂諛侍側,揚《激楚》,舞鄭妾,流聲以娛耳,練色以淫目。水戲則舫龍舟,建羽旗,鼓吹乎不測之淵。野游則登平原,馳廣囿,強弩下高鳥,勇士格猛獸,置酒娛樂,沉醉忘歸。方此之時,視天地曾不若一指,雖有善鼓琴,未能動足下也。’”從“臣之所能”到“足下”,無論描述自身能力還是敘寫對方尊顯富貴,都采用鋪張手段,文采十足。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武市| 文成县| 商河县| 炉霍县| 沁阳市| 东乌| 铜梁县| 侯马市| 汝城县| 泾源县| 巍山| 密云县| 石台县| 邵阳县| 洛隆县| 循化| 天祝| 清流县| 蒙自县| 镇宁| 昌黎县| 竹北市| 柯坪县| 台东县| 泾源县| 金溪县| 资中县| 仙桃市| 西昌市| 枝江市| 浏阳市| 湖州市| 霍城县| 松江区| 新沂市| 安多县| 宁国市| 祁连县| 沙洋县| 大方县| 拜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