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緒論 西方海洋文學研究評述

第一節 水文化視閾下的西方海洋文化與文學

水是生命之源,水滋養著人的生命,滌蕩著人的心靈。人類逐水而居,并且因水引發了一系列的行為和思考,形成了獨特的水文化。從人類與水之間的關系出發,世界文明分為三大種類:游牧文明、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而這三大文明,都與水息息相關。游牧文明雖然是馬背上的文明,帳篷是家,馬背是搖籃,但哪里水草豐美,就在哪里安家,而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更與水息息相關,離不開水的潤澤。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無一不發端于大江大河地區。在適宜的溫帶和熱帶氣候區,河流帶來的豐富水源和肥沃土壤,成就了古老的人類文明。

在尼羅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的廣袤平原上,沉積的黃沙埋葬了法老的權杖,咆哮的河水淹沒了祭祀的祈禱和異族的鐵蹄,古老的金字塔記錄著埃及歷史上發生的一個個故事,一幅幅刻在石頭上的圖畫,默默地講述著古埃及別樣的風情,斯芬克斯詭譎的微笑里隱藏著至今無法猜透的秘密,以塔薩文化為核心的埃及文明把天才創造的奇跡、把鷹的遠見、牛的隱忍和貓的詭譎一代一代傳給了埃及人。

發源于黎巴嫩和敘利亞境內的約旦河,在歷史和宗教上有“世界上最神圣的河流”之稱,而現在,由于其地處干燥地區,珍貴的水源成為黎巴嫩、敘利亞、約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五國的紛爭之焦點。土耳其境內的亞美尼亞高原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發源地。在遠古時代,這三條河流的定期泛濫,成就了孕育美索不達尼亞平原和巴比倫文明的“新月沃土”。

公元前4000年左右,蘇美爾人來到“巴比倫尼亞”,即兩河流域下游的沖積平原居住。他們起先打魚狩獵,后來又開始經營原始的農業,制造繪有樸素幾何圖形的黑色和棕色陶器。盡管蘇美爾人建立的國家滅亡很早,但他們創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刻在泥板上、有著“東方拉丁語”之美譽的楔形文字記載著人類早期的高度文明,勾勒著城市發展的雛形。大洪水神話和傳說不僅警示了人類要規范自己的行為,還為基督教的“創世說”提供了重要依據?,斞艢v法中太陰歷的制定記錄了月亮陰晴圓缺的周期,七天一周的規定至今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斞蓬A言上演著人類歷史上最驚心動魄的毀滅劇情,《烏爾納姆法典》和《漢謨拉比法典》為規范人類行為提供了最早的書面依據。烏魯克神廟雄偉壯觀,見證了蘇美爾人高超的建筑成就和對女性的尊敬。有“空中花園”之美譽的新巴比倫城墻,充分顯示了古代兩河流域的城市建設水平。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河水的灌溉和滋潤。正是河流對蘇美爾人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他們信奉象征自然力量的神。天神安努、水神伊亞、大地和空氣之神恩利爾,是蘇美爾人心目中最強大的神靈。相信“人類要適應環境”,“違背神靈意志必然受到懲罰”,這是“違反自然規律必然受到懲罰”的科學思想的早期萌芽,體現了人類早期的理性精神。

起源于喜馬拉雅山脈的恒河和印度河,滋潤了印度半島上的那一方沃土,孕育了一片光輝燦爛的文明——古印度文明,成為印度民族的“圣河”。在這片古老土地上傳誦的《摩訶婆羅多》,是一部以英雄傳說為核心的“百科全書”。它與被奉為印度文學經典的《羅摩衍那》一起,以史詩般的恢宏保存和匯集了古印度人民的民族思想文化遺產,記錄了印度人民的集體無意識,堪稱印度的“民族靈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印度人民,憑借自己的智慧,發明了阿拉伯數字,為全世界提供了通用的計數法。強調推理和證明的“因明學”推動了中國和日本等東方國家邏輯學的發展;佛教的誕生和傳播對整個東方,特別是對中國的思想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黃河中下游的平原地區,孕育了以中原文化為主導的具有六千年悠久歷史的華夏文明。西至關中東至豫東的河洛文化是黃河文化最核心的載體。完善的禮樂制度、規范的文字、綿延不斷的國度文化、影響中國幾千年的儒釋道文化和開放、包容、兼容并蓄的中原文化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堅如磐石的精神支柱和靈魂。

無論是古巴比倫文明還是古埃及文明,無論是印度文明還是華夏文明,都屬于大河文化,也屬于東方文明。而西方文化,特別是源于愛琴海地區的西歐文化則屬于“海洋文明”。海洋文明在地理位置上靠近海洋,并因其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人類經濟發展、社會制度、思想、精神和藝術領域等方面對人類社會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通常認為,歐洲海洋文化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早期的“輝煌”時期被學術界稱為“古典時期”,主要是指愛琴海周圍的南歐地區,以古希臘、羅馬時期為代表。愛琴海地區水陸交錯,山地多,平原少,土地貧瘠,不適宜農業發展,但眾多的港灣、半島和島嶼,曲折蜿蜒的海岸線,燦若繁星的海港與河口港成就了良好的航海條件,這就使古希臘文明具有濃厚的海洋商業文明特點:發達的海外貿易、瘋狂的殖民擴張和豐富多彩的海盜文化等,并且這種海洋文明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開放性特點。以雅典和斯巴達為首的希臘城邦聯合王國一方面通過戰爭在地中海地區掠奪財富,發展海洋貿易;另一方面通過實施奴隸制積累財富。同時,不斷進行海外擴張,把勢力范圍延伸到東至愛琴海東岸的小亞細亞,西至意大利的西西里島等地。這些由貴族和奴隸構成的城邦國家,依靠巨大的財富建立了強大的海戰軍隊,控制了巴爾干半島的海上貿易航路。了解這一時期歐洲海洋文化的主要歷史依據是《荷馬史詩》,可以說,“荷馬時代”是一個充滿戰爭的時代,“特洛伊戰爭”可謂是荷馬時代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而“伊阿宋取金羊毛”和“奧德賽”的故事則記錄了古希臘人的海上冒險經歷。

古羅馬時代,奴隸主四處征戰吞并,不斷擴大勢力范圍,使這個奴隸制共和國的版圖不斷擴大。版圖最大時東至兩河流域,西達伊比利亞半島,南至非洲北部,北迄多瑙河和萊茵河流域。在古羅馬的大街上,隨處可見“兼職經商的官員,露天授課的教師和怯于航海的水手……”[1]古羅馬跨海征服了位于非洲的迦太基(今突尼斯),并在那里設立總督。但是,總的來說,羅馬時期的地中海文明重復了“古希臘的老路,一直與掠奪、戰爭、混亂相伴隨,其翻來覆去的范圍一直沒有超出環地中海的圈子”[2]。

中世紀時期,十字軍東征使威尼斯人、熱那亞人到黑海沿岸建立多個殖民點,有效地促進了地中海地區海上商貿活動的發展,使威尼斯和熱那亞的海上力量迅速發展起來。但在這持續一千多年的“黑暗世紀”里,歐洲文明一直與戰爭、掠奪和宗教的禁錮相伴,只有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與環北海地區進入了以“維京人”為主體的“北歐海盜”時代。地形狹長、海岸線曲折、峽灣縱橫、島嶼林立、海上交通十分便捷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使生活在這里的維京人不僅是優秀的航海家,也是野蠻的侵略者;不僅是商人,也是海盜;不僅是出色的水手,也是英勇的戰士。公元8—11世紀的三百多年里,維京海盜縱橫于北歐的丹麥、挪威和瑞典??梢哉f,這個時期,歐洲的海洋文明由南歐轉移到了北歐。不過,如果說“古典時期”南歐的“海洋文明”還有些許公平交易與契約成分的話,那么,“中世紀時期”北歐的海洋文明則屬于純粹的“海盜文化”了。關于這一點,北歐神話傳說《薩迦》和《埃達》敘述了9—11世紀斯堪的納維亞的英雄人物縱橫歐洲的戰斗經歷。

歐洲人真正走向海洋是在15世紀初,被學者們稱為“沖出地中海的時代”[3]。中世紀時期,北歐和英吉利海峽沿岸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并在長期從事海盜活動的實踐中積累了海上貿易、港口發展的經驗。1415年,葡萄牙王子亨利率領艦隊占領了阿拉伯人的休達城,并以此為據點,派人沿著非洲的海岸線,一直向南方探索。每到一處,不僅將那兒的財物洗劫一空,還建立軍事據點。1419年,他們發現了亞述爾島,這是歐洲人第一次走到古羅馬帝國地盤之外的地方。掠奪財富、販賣奴隸與一系列的殖民活動,迅速給葡萄牙帶來巨大財富。為了進一步擴大掠奪規模,亨利王子創辦了航海學校,利用阿拉伯技術人員和阿拉伯人留下的科學典籍,大量培養航海人才。在這種海航技術搶占先機的情況下,葡萄牙人繼續“探險”之旅,先占領加納,又占領了剛果和安哥拉等地,把大批的奴隸、象牙、珠寶等財富源源不斷運回歐洲。由于擁有雄厚的工商業基礎,西班牙的海上貿易后來居上。當葡萄牙人堅持不懈地沿著非洲西海岸向南探索時,西班牙人另辟蹊徑。1492年,哥倫布在西班牙國王的資助下,帶領三艘航船和一些士兵,帶著國王的承諾,成功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并且從美洲帶回了一批被擄為奴隸的印第安人。不久,除巴西外,西班牙國王占領了整個中美和南美洲。通過屠殺土著人和殖民手段,美洲廣袤的大地成了所謂的“拉丁美洲”。

西班牙和葡萄牙通過海上貿易和殖民活動快速致富,使英法兩國的統治者艷羨不已。英王亨利七世曾經嘲笑并拒絕哥倫布提出的航海計劃。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消息傳到歐洲本土后,亨利七世在1494年派遣航海家卡波特帶領18名船員,開始了橫渡大西洋的探險。第二年,卡波特第二次橫渡大西洋,并到達北美??úㄌ氐谋泵乐须m收獲甚少,但海上冒險活動的豐厚回報,激起了英國的少數亡命之徒和海盜們的熱情。在英國女王的支持下,英國殖民者和海盜開始與西班牙人爭奪奴隸貿易市場,殺人越貨,搶劫西班牙人的貨站,嚴重影響了西班牙的商路安全,侵犯了西班牙的國家利益,引發了西班牙和英國之間的戰爭——1588年海戰,并且大獲全勝。

海戰過后,英國的海上冒險家們,保留了半匪半商的海盜作風,并且在國王的特許和支持下開始從事更大的冒險活動。詹姆斯敦成為他們在北美進行殖民活動的第一個據點。隨后的半個世紀里,大批清教徒開始不斷涌入北美,并且在北美建立了永久居住地。

17世紀初,歐洲的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日益增多,并且是通過海上貿易的方式進行。哪個國家的造船業越發達,擁有商船的數量和噸位越多,哪個國家就能控制海上貿易,稱霸海洋,進行殖民掠奪。當時,荷蘭的造船業居世界首位,僅在阿姆斯特丹就有上百家造船廠,全國可以同時開工建造幾百艘大噸位的商船。同時,這個領土只是相當于中國海南省的海洋小國,卻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造船技術。歐洲許多國家都到荷蘭訂購船只。荷蘭的商船噸位占當時歐洲總噸位的四分之三,擁有一萬五千艘商船,幾乎壟斷了整個世界的海上貿易。挪威的木材、丹麥的漁產、波蘭的糧食、俄羅斯的毛皮、東南亞的香料、印度的棉紡織品、中國的絲綢和瓷器等,大都由荷蘭商船轉運,經荷蘭商人轉手銷售。當時的阿姆斯特丹是國際貿易的中心,港內經常有2000多艘商船停泊。船行海上,就像在陸地上行駛的馬車,誰駕馭馬車,誰就是馬車夫,誰就能控制海洋。正因為荷蘭幾乎壟斷了“海上的馬車”,所以被譽為“海上馬車夫”。也正是因為荷蘭先進的造船業和發達的海上貿易,才形成了荷蘭人以“寬容”為核心內容的“善于容忍諒解、厘清混淆、彌合裂痕,堅決抵制任何形式的狂熱”的“交際型”民族性格。也正是由于發達的海洋文化,在這塊不大的土地上誕生了偉大的笛卡爾、伊拉斯謨、斯賓諾莎、格勞秀斯和哈伊津哈等“小國里的大思者”。

17世紀中期,英國推行重商主義。為了打擊主要競爭對手荷蘭,發展本國的海洋貿易,英國政府于1651年頒布《航海條例》,規定無論是歐洲、非洲,還是北美生產的商品,只有通過英國船只載運才能進入英國,并且所有英國殖民地的貨物都必須用英國船只運輸?!逗胶l例》的頒布遭到了海上霸主荷蘭的強烈反對,引發了雙方的三次戰爭,結果荷蘭戰敗,不僅被迫接受英國《海航條例》的限制和束縛,英國還奪取了荷蘭在北美的殖民地。英國《航海條例》的頒布極大地促進了海上貿易的發展,在國內掀起了航海和海上冒險的熱潮。在“英國小說之父”笛福的小說《魯濱遜漂流記》中,主人公魯濱遜開始海上冒險就是在《航海條例》頒布之后。當時,在英國,年輕人最大的夢想就是到海外去,希望通過海洋冒險和海上貿易獲取財富,而且這種思想和嘗試已經成為一種風尚。當時的歐洲陸上強國法國,雖然也曾經嘲笑并拒絕了哥倫布提出的航海計劃,但為了控制貿易通道,爭奪貿易市場,掠奪新大陸的資源和財富,也不甘示弱。路易十四時期,法國海軍力量曾經是英國和荷蘭聯合艦隊的總和,整個大不列顛島幾乎處于法國人的控制之下。法國有少數冒險家加入到海外殖民行列,甚至比英國提前一年在北美建立殖民點,并和英國爭奪殖民范圍。英法之間最主要的爭奪方式是戰爭,1756—1763年的“七年戰爭”就是英法兩國爭奪世界霸主地位的“世界大戰”。法國聯合北美的土著部落和英國進行了多達39次的“大型”戰役。戰爭的結果是法國海軍全軍覆沒,英軍大獲全勝,并奠定了英國在歐洲甚至世界的霸主地位,誕生了所謂的“日不落帝國”??梢哉f,英國的崛起,應歸功于通過戰爭獲得歐洲的海上貿易通道和海外掠奪。

美國作為典型的移民國家,歷來重視海洋權益和對海洋資源的開發。早在獨立戰爭期間,華盛頓深知海軍力量在戰爭和海洋貿易中的重要性,因此,他在簽署《與法國陸軍協同議定的作戰計劃紀要》時進一步強調:“在任何行動中和任何條件下,一支決定性的優勢海軍,被視為最基本的重要力量,而且每一種成功的希望,最后都必定取決于它?!彼粌H借助于法國海軍的力量對英國海軍進行打擊,還積極籌建美國海軍。特別是1781年9月的約克鎮會戰,英軍由于海軍的一系列失誤,一時喪失了制海權,美法聯軍取得勝利,為整個獨立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獨立戰爭不僅使美國擺脫了英國的統治,也使華盛頓意識到,“(獨立戰爭)能這樣盡快結束,完全歸功于掌握的制海權——歸功于法國手中的海上力量和英國海上力量的分配不當。”[4]

18世紀中期,如日中天的捕鯨業成為美國經濟發展的引擎,它把美國從一個曾經遭受壓榨的殖民地變成了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1846年前后,全世界一共900多艘捕鯨船,美國占有700多艘。麥爾維爾的《白鯨》描寫的正是那個曾經是美國的支柱產業而如今已經徹底消失了的職業和生活方式。紐芬蘭漁場不僅為美國人提供了大量鮮美的鱈魚,還為它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強悍的船員,這些船員后來成為美國海軍的中堅力量。從麥爾維爾的《白鯨》到杰克·倫敦的《海狼》,美國海洋小說真實再現了美國人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上肆意掠奪海洋資源的貪婪和殘酷。

19世紀末,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1840—1914)的經典著作《海權論》(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on History,1890)面世,美國人的海權意識極度膨脹。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意識到,“只有海軍才能使那些至關重要的運輸線得到保護或遭到襲擊”[5],只有海軍和海軍基地才能保護和保障美國在全球的經濟利益,因此,美國不僅建立了強大的海軍,還在世界各地建設海軍基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強國。

總之,自古希臘羅馬的“古典時期”開始,歐洲的海洋文明持續了千年的歷史。特別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更是通過海上貿易、資源掠奪,形成了爭霸世界的發展模式。整體上看,其歷史無疑是一部充滿了野蠻、暴力和血腥的歷史。但是就其局部所形成的文明來說,也呈現出“勇于探險”的開拓性和“海納百川”的包容性等海洋文明的特點??梢哉f,西方海洋文明博大精深,既包括海上冒險經歷和海盜文化,也包括發達的航海文明與海上商業文明。

在世界文明發展進程中,海洋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人類歷史上的海上航運、海上冒險、海洋貿易和海洋漁業,以及資本主義國家海外殖民地的拓展,都為海洋文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西方海洋文學具有悠久的歷史。古希臘神話中的《伊阿宋取金羊毛》、《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戰爭》和《奧德賽》,記錄了人類早期的海上活動和對海洋的認知。英國文學中,從喬叟的《貝奧武甫》到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從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到吉卜林的《勇敢的船長們》,從史蒂文森的《金銀島》到康拉德的《青春》,記述了英國如何依靠海盜劫掠發家到成為一個海上霸主和“日不落帝國”的歷程。美國文學中,從庫柏的《領航人》到麥爾維爾的《白鯨》,從杰克·倫敦的《海狼》到彼得·馬修森的《藍色子午線》,不僅記錄了美國海權意識的覺醒和它如何依靠捕獵鯨魚、海豹等海洋生物發展海洋產業,還反映了美國如何發展海外貿易和控制海洋權益的勃勃野心。西班牙和法國的海洋文學也間接反映了人類與海洋的親密關系和西方國家的經濟文化對海洋的依賴??傊形鞣絿业暮Q笪膶W作品無一不是對西方海洋文明的生動寫照,同時從一個側面記錄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進程,反映了海洋文明的歷史演繹和人類海洋意識的嬗變:從敬畏海洋到征服海洋,從海上掠奪和控制海洋到創造和諧海洋世界的生態意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山市| 林州市| 德江县| 刚察县| 南通市| 任丘市| 思南县| 临清市| 大兴区| 安图县| 沂南县| 彩票| 鄯善县| 贺兰县| 巴林右旗| 洛隆县| 丰城市| 榆中县| 剑河县| 贡嘎县| 靖边县| 六安市| 长葛市| 沂源县| 邵东县| 南安市| 仪征市| 卓资县| 佛学| 金昌市| 韶关市| 金乡县| 额济纳旗| 岢岚县| 汶川县| 莲花县| 盐边县| 兰溪市| 临城县| 潢川县| 年辖: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