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海的回響:西方海洋文學研究
- 劉文霞
- 2229字
- 2025-04-22 17:25:19
序
海洋是生命之源,是人類“心向往之”的藍色樂園。許多有過航海經歷的作家,都會以海洋為主題進行文學創作,描寫海洋,歌頌海洋。
西方海洋文學歷史悠久。從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到英國“湖畔詩人”塞繆爾·柯爾律治的《古舟子詠》,再到英國“海洋詩人”約翰·曼斯菲爾德的《海之戀》,都是有關海洋的經典之作,其中傳達的是人類對大海的敬畏和尊重以及物我和諧的詩意追求?,F代時期,海洋成就了眾多偉大的海洋小說家。約瑟夫·康拉德以海洋為題創作的小說,如《吉姆爺》《“水仙花”號上的黑水手》等,記錄了他作為一個水手和船長在海上的生活經歷,道出了“海洋的全部秘密”。美國浪漫主義作家庫柏憑借他的《領航人》《海上與岸上》等開創了美國海洋小說的先河,成為建構美國海洋文化的奠基人。赫爾曼·麥爾維爾的長篇小說《白鯨》被譽為最偉大的海洋小說和有關海洋的“百科全書”。杰克·倫敦被譽為“馬背上的水手”,他的《海狼》《群島獵犬杰瑞》等真實記錄了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不斷向海外掠奪和擴張的歷史事實。
海洋文學在構建海洋文化、增強國民海洋意識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英、美、法、荷蘭、西班牙等西方國家之所以能夠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崛起成為海洋強國,海洋文學的浸染和熏陶功不可沒。西方海洋文學的起源和發展都與海洋密切相關,是伴隨著航海和海洋貿易的繁榮而產生的。長期與海洋為伴和艱苦的海上生活,不僅培養了西方人勇于探索、追求自由和強烈的冒險精神,也決定了西方國家對海洋的價值取向有別于中華民族。
中國海岸線漫長,海域遼闊;中國文學源遠流長,體裁題材種類繁多,但海洋文學遠不如西方國家發達。盡管曹操在《觀滄?!分薪璐蠛5膲验煾柙伻祟惖暮肋~氣勢,但他本人并沒有海洋意識,表達的是開闊豁達的思想境界。中華民族對海洋的價值取向僅僅局限于“興漁鹽之利,行舟楫之便”,對海洋的認識始終離不開“民以食為天”的祖訓。而西方國家對海洋的價值取向是爭奪豐厚的海洋權益,開展海外貿易,掠奪資源和拓展殖民地。中國和西方國家海洋價值取向的差異,決定了近代中國和西方國家截然不同的歷史命運。如今,我們已經認識到中華民族海洋意識的局限性,認識到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跋蚝t生,背海則衰”,發展海洋事業已經成為一種廣泛的共識。中國要成為21世紀的海洋強國,必須提高海洋意識,繁榮海洋文化,不僅要弘揚和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還要加強西方海洋文化研究,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文化中的“和合”“和諧”“和平發展”等水文化思想,包括海洋和平發展的理念和主張正得到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同。人類與水的關系并非“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兩個簡單抽象的概念所能解釋,海洋意識的重要性也非能夠以“東方”和“西方”地域之差別以蔽之。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在倡導生態文明和弘揚水文化的時代語境下,伴隨著國內學術界對海洋文化的研究逐步深入,海洋文學研究也開始興起。海洋文學既是海洋文化和體現海洋人文精神的寶貴遺產,也是文學研究的一個視角、一種方法。對西方海洋文學進行研究,不僅可以拓寬文學研究領域,也可以使海洋文學蘊藏的社會文化價值得以彰顯,有助于讀者從不同角度了解西方國家民族性格的形成,有助于為21世紀的國際政治、經濟、文化交往提供理論指導和借鑒。
該書運用社會學、歷史學理論,將現實主義、現代主義、文化研究等文藝批評理論探討與西方海洋文學的文本分析相結合,在水文化視閾下,全面深入系統地研究古希臘海洋文學,17—19世紀的海洋大國西班牙、法國、海上霸主英國和當代海洋強國美國等西方海洋文學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從西方海洋文學中的海洋形象嬗變揭示西方海洋文化發生發展的歷程及其內涵,探究西方海洋文學作品中人與海洋、海洋與社會、海洋與人類文明之間的關系,系統梳理人類對海洋的認知和體驗歷程,揭示人類海洋意識和海權意識的嬗變。同時探析人類與海洋的關系如何經歷了由敬畏到贊美,再由海洋探險和征服海洋,最后到親近海洋、與海洋和諧相處的歷程,從而指出“人海和諧”思想和“合理利用海洋資源”的重要性。
本書主要內容共分為七個部分。緒論對水文化視域下的海洋文學概念進行界定,并梳理西方海洋文學的演變和發展。第一章主要對古希臘神話和《荷馬史詩》中的海洋形象分析和闡釋。由于人類海洋認知的局限性,在古希臘時期的文學作品中,海洋形象常常妖魔化。第二章以西班牙征服時期到20世紀的西班牙海洋文學作品為例,探討海洋意象的意義。第三章通過分析和闡釋莎士比亞的《暴風雨》、笛福的《魯濱孫漂流記》、史蒂夫文森的《金銀島》、康拉德的《吉姆爺》等英國海洋小說經典作品,分析英國海洋文學的殖民性和海盜文化。第四章通過深入探討歐洲路上強國法蘭西的海洋文學作品,探究法國海洋意識和海洋意象的嬗變。第五章通過閱讀和分析從庫柏到麥爾維爾,再到美國當代著名海洋文學作家及其作品,同時聯系馬漢的《海權論》,探究海洋、海權和美國國民性格之間的關系。第六章通過對比分析中國和西方國家海洋文學差異,預測世界海洋文學的發展趨勢。
本書的西班牙海洋文學部分的初稿由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的周佳瑞老師撰寫,法國海洋文學部分由鄭州大學外語學院的李春老師提供初稿。寫作過程中,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博士生導師朱海風教授多次提出寶貴的修改意見,在此,一并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初次涉獵西方水文化和水文學研究領域,《大海的回響:西方海洋文學研究》或許僅僅是個開始,不足之處,請各位專家多多指正和賜教!
劉文霞
2017年2月16日于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