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壯族布洛陀神話研究
- 李斯穎
- 901字
- 2025-04-24 19:35:14
語境篇
一 布洛陀神話的流傳范圍
布洛陀神話流傳范圍有狹義分布區(qū)和廣義分布區(qū)兩種界定方式。狹義的布洛陀神話分布區(qū)指仍有壯族人講述布洛陀神話、舉行相關儀式及節(jié)慶活動、傳承其相關信仰的壯族傳統居住區(qū)。壯族聚居區(qū)是布洛陀神話流傳的核心區(qū)域。《壯族麼經布洛陀影印譯注》(2004)中收錄的經詩材料分布范圍從廣西右江流域、紅水河中下游直到云南文山州壯族地區(qū)。《壯族神話集成》(2007)一書搜集的布洛陀神話主要分布在廣西巴馬縣、東蘭縣、馬山縣、武鳴縣、邕寧縣、凌云縣、田陽縣、西林縣、象州市以及云南文山州等縣市地區(qū)。筆者也曾經在廣西和云南文山多處搜集到布洛陀神話,與傳唱布洛陀經詩的藝人訪談,并親身參與過不少儀式活動。這些地方包括了廣西百色市右江區(qū)、田陽縣、田東縣、平果縣、那坡縣,廣西河池市巴馬縣、東蘭縣、天峨縣,云南文山州廣南縣、丘北縣和麻栗坡縣等。根據已有出版物、內部資料以及個人調查所得,筆者嘗試勾勒狹義布洛陀神話大致的流傳范圍,即紅水河流域、右江流域以及云南文山壯族居住區(qū)。
除了上述布洛陀神話的狹義分布區(qū),廣義的布洛陀神話分布區(qū)還包括布依族神祇報陸奪、水族神祇拱陸鐸和毛南族卜羅陀等相關神話傳承區(qū)域,這些神祇在名稱上與布洛陀相似,所流傳的神話內容也多有雷同,屬于百越文化敘事體系發(fā)展的結晶,故而可以被劃入廣義的布洛陀神話分布圈。布依族的報陸奪神話主要流傳于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望謨、羅甸、冊亨、貞豐等南部縣市以及云南羅平縣。水族拱陸鐸神話則主要分布在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東部都勻市三都、獨山、荔波一帶,即云貴高原苗嶺山脈以南的都柳江和龍江上游流域。毛南族的卜羅陀神話主要流傳在廣西環(huán)江、南丹、都安等縣市一帶。由此,廣義的布洛陀神話分布區(qū)主要指南至廣西右江流域,西至云南文山州,北至貴州黔南州,東至紅水河下游來賓市一帶的廣大區(qū)域。覃乃昌先生曾將布洛陀定義為“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1],此界定從歷史縱面上揭示了布洛陀信仰的根源與傳統文化基礎。本書的立足點是活態(tài)傳承的神話敘事,故更關注于當下仍有布洛陀神話流傳的區(qū)域,即上述的廣義與狹義布洛陀神話分布區(qū)。

狹義的布洛陀神話分布區(qū)示意圖

廣義的布洛陀神話分布區(qū)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