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兄弟情深
- 重生三國:征戰諸天收美女
- 隱游居士
- 4207字
- 2025-07-28 12:33:26
夜幕低垂,繁星如同碎鉆般灑落在墨色的天幕之上。慶功宴的篝火熊熊燃燒,映照著一張張激昂而堅毅的面龐。火光跳躍間,將營地裝點得一片通紅,仿佛要將這無盡的黑暗驅散。慶功的歌聲此起彼伏,將士們揮舞著手中的兵器,高聲呼喊著:
“常山趙子龍!常山趙子龍!”
那聲音,排山倒海,直沖云霄,帶著無盡的敬仰與狂熱。趙云,這位威震四方的虎將,此刻卻并未沉浸在這如潮的贊譽之中。他身姿挺拔,如同一株傲雪青松,靜靜地立于喧囂的人群邊緣,目光越過狂歡的將士,望向不遠處那個同樣被火光勾勒出堅毅輪廓的身影——葉玄。
葉玄正與身旁的幾位將領談笑風生,他的笑容溫和而有力量,舉手投足間散發著一種令人心安的領袖氣質。正是這份氣質,這份知遇之恩,讓趙云從一個戰場上的孤魂,成長為如今令眾人敬仰的“常山趙子龍”。
趙云深吸一口氣,喧囂的熱浪仿佛在這一刻離他遠去。他端起手中那碗烈酒,酒液在粗獷的碗中晃蕩,映出他深邃的眼眸。他邁開腳步,穿過人群,每一步都沉穩有力,仿佛踏在所有人的心弦之上,喧鬧聲不由自主地低了下去,無數道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他走到葉玄面前,高大的身影微微躬身,臉上帶著難以言表的激動與感激。他沒有說太多華麗的辭藻,只是高高舉起了手中的酒碗,對著葉玄,聲音洪亮卻飽含深情:
“子龍,無兄長知遇,早已戰死沙場!”
這句話,如同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在所有人心中激起千層浪。他們知道,趙云并非妄言。從那個無名小卒,到如今令敵人聞風喪膽的虎將,葉玄給予的不僅僅是機會,更是信任、是庇護、是如同兄長般的關懷與指引。這份恩情,重于泰山。
葉玄看著眼前的趙云,眼中充滿了欣慰與自豪。他同樣舉起酒碗,豪爽地一飲而盡,酒液順著他的喉嚨滑下,仿佛燃燒了他的胸膛。他用力拍了拍趙云的肩膀,聲音鏗鏘有力:
“好兄弟!你我并肩作戰,同生共死,何來此言!今日你我能站在這里,共享勝利,便是最好的證明!”
兩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那是一種生死與共、情比金堅的默契。周圍的將士們爆發出更加熱烈的歡呼聲,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然而,在這片喧騰之中,角落里一道纖細的身影卻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甄宓,這位絕世佳人,靜靜地坐在那里,手中輕執一杯清酒,眼神空蒙地望著篝火搖曳的火焰。她穿著一身素雅的衣裙,在這充滿陽剛之氣的慶功宴上,宛如一朵悄然綻放于荊棘叢中的白蓮,遺世獨立。
沒有人注意到,她那雙清澈如水的眼眸深處,正悄然掠過一絲難以察覺的落寞。她的目光偶爾會掃過與眾人談笑風生的葉玄,掃過被眾星捧月般圍繞著的趙云,隨即又像受驚的小鹿般迅速移開,重新聚焦于那跳躍的火焰。那火焰,映在她絕美的側臉上,明暗不定,也映著她心中那抹無人察覺的、淡淡的醋意。
她知道葉玄的為人,知道他重情重義,尤其看重與趙云這份歷經生死的兄弟情誼。她也明白,今日的慶功宴,是屬于他們的榮耀時刻。只是,心底那絲莫名的失落感,如同藤蔓般悄然滋長,纏繞著她的心。她不知道這份失落從何而來,或許是因為自己在這場屬于男人們的盛宴中顯得太過多余,或許是因為……她不敢深想下去,只是默默地舉起酒杯,將杯中微涼的酒液一飲而盡,試圖用酒精麻痹那突如其來的、不合時宜的情緒。
葉玄正與趙云及眾將商議著戰后事宜,雖偶有感知到甄宓那邊的動靜,但沉浸在勝利的喜悅和對未來的規劃中,并未太過在意。他揮斥方遒,指點江山,展現出一個優秀統帥的魄力與智慧。
酒過三巡,篝火的光芒漸漸柔和下來,夜色也愈發深沉。喧鬧聲稍減,將士們或三五成群地低聲交談,或席地而坐,享受著這難得的安寧。
趙云走到葉玄身邊,剛才那番豪情壯語之后,他的眼神恢復了平日里的沉靜,但那份堅定絲毫未減。他壓低了聲音,對葉玄說道:
“兄長,戰亂不止,民生多艱。方才孩童們的哭聲,始終在我心頭縈繞。”
葉玄聞言,臉上的笑容也收斂了幾分,點了點頭。連年征戰,有多少家庭破碎,多少無辜的孩子流離失所,這是他心中最深的痛。他知道趙云不是一個只知殺伐的武將,他的內心有著無比柔軟的一面。
趙云深吸一口氣,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繼續說道:“我斗膽向兄長請求,能否撥出一部分人手和物資,由我來牽頭,組建一支‘孤兒營’?將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們集中起來,教他們讀書識字,習武強身,讓他們即便身處亂世,也能感受到一絲溫暖,將來能成為有用之人,而非……再度淪為戰火的犧牲品。”
葉玄靜靜地聽著,眼中閃爍著思索的光芒。他看著眼前這位義弟,深知他所言非虛,這不僅是一時的心血來潮,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承諾。
過了片刻,葉玄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好!我支持你!”
趙云眼中閃過一絲驚喜。
葉玄看著他,語氣斬釘截鐵:“軍中多些孩子氣,方能不忘根本!我們打仗,不就是為了守護這些孩子,守護這片土地的未來嗎?你需要多少人,多少物資,盡管開口。另外,我會親自下令,各營務必配合,不得有誤!”
“謝兄長!”趙云猛地單膝跪地,右手撫胸,行了一個鄭重的軍禮,眼中充滿了感激與激動,“子龍定不負兄長所托!定將這些孩子培養成國家的棟梁!”
葉玄上前一步,扶起趙云,用力拍了拍他的背:“自家兄弟,說什么謝!你我共同的心愿罷了。只是此事任重道遠,切不可操之過急,需循序漸進,不可懈怠。”
“兄長放心!”趙云重重點頭,臉上露出了釋然的笑容,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又像是扛起了新的使命。
兩人并肩而立,目光望向遠方,那是篝火無法照亮的地方,也是他們共同守護的方向。周圍的將士們看到這一幕,都自發地安靜下來,眼神中充滿了敬佩和感動。他們知道,他們的將軍和元帥,不僅是戰場上的雄鷹,更是心懷大愛的仁者。
然而,這份充滿溫情與希望的對話,在角落里的甄宓聽來,卻像是另一種無聲的宣告。她默默地放下了手中的空杯,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冰涼的杯沿。孤兒營……孩子們……多么美好的詞語,充滿了生機與希望。她的心,卻像是被什么東西輕輕刺了一下,泛起一陣細密的疼痛。
她想起了自己,身負才情與美貌,卻如同浮萍一般,漂泊無依。她也曾渴望一份安穩,一份屬于自己的歸屬。可如今,她身處權力與戰爭的漩渦中心,又能抓住些什么呢?她看著葉玄和趙云的背影,那兩個男人,一個豪邁,一個堅毅,他們之間有著她無法介入的情誼,有著共同為之奮斗的理想。而自己,又算是什么呢?
她自嘲地笑了笑,將杯中剩下的最后一口酒飲盡。酒入愁腸,化作一絲不易察覺的苦澀。她不想破壞這美好的氛圍,也不愿讓自己顯得如此小肚雞腸。她只是默默地站起身,理了理略顯凌亂的衣袖,準備悄然離開。
就在她轉身的剎那,葉玄似乎有所察覺,目光不經意地朝她這邊望了過來。四目相對,甄宓的心猛地一跳,慌忙避開了他的視線,加快了腳步。
葉玄看著她略顯倉促的背影,微微皺了皺眉,心中掠過一絲疑惑,但很快又被與趙云談論的“孤兒營”之事所占據,便沒有再多想。
篝火依舊在燃燒,映紅了半邊天際。慶功宴仍在繼續,只是氣氛似乎比之前更加復雜了一些。有人沉浸在勝利的喜悅和對未來的憧憬中,有人則默默地品嘗著內心的苦澀與落寞。
趙云的“孤兒營”計劃,像一顆種子,在這個充滿硝煙與血淚的夜晚悄然種下。它承載著兩位蓋世英雄的期望,也將在未來的歲月里,生根發芽,譜寫出一段不一樣的傳奇。而甄宓心中那未發的醋意與莫名的失落,又將給她自己和這段交織著兄弟情深、家國大義以及隱秘情愫的故事,帶來怎樣的變數?一切,都還只是一個開始。
夜色漸深,慶功宴也漸漸接近尾聲。將士們帶著微醺的醉意和滿足的心情,三三兩兩地散去,各自回到自己的營帳休息。篝火的光芒逐漸黯淡下去,只剩下幾點零星的火苗在夜風中搖曳,仿佛在訴說著白日的喧囂與不朽的功勛。
趙云并沒有立刻離開,他依舊站在原地,望著熊熊燃燒過的篝火余燼,心中思緒萬千。組建“孤兒營”的想法,如同燎原之火,在他心中燃燒得越來越旺。這不僅是對葉玄知遇之恩的回報,更是他內心深處那份守護弱小、渴望和平的強烈愿望。
葉玄也還沒有走,他走到趙云身邊,遞給他一個水囊:“喝點水,解解酒氣。”
“多謝兄長。”趙云接過水囊,仰頭飲盡,冰涼的清水讓他混沌的頭腦清醒了幾分。
“孤兒營之事,我會立刻安排下去。”葉玄看著遠方,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選一個安全隱蔽的地方,再派幾個心思細膩、懂得照顧孩子的弟兄過去協助你。書籍、衣物、糧食,都要盡快備齊。”
“兄長考慮周全。”趙云心中感激,“只是……此事所需頗多,會不會……”
“不必擔心。”葉玄打斷了他,“國庫雖空,但這點投入,值得!為了這些孩子,為了我們的未來,再大的代價,也在所不惜。你放手去做,一切有我。”
趙云重重地點了點頭,眼中充滿了堅定和力量:“兄長放心,子龍定不辱使命!”
兩人再次對視,那份無需言語的信任和默契,在夜色中顯得格外深厚。他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舊充滿荊棘和挑戰,但只要他們兄弟同心,就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
此時,甄宓已經回到了自己的營帳。她坐在榻上,怔怔地望著窗外那輪殘月,心中五味雜陳。剛才在慶功宴上的一幕幕,如同電影般在腦海中回放。葉玄的豪邁,趙云的忠誠,將士們的歡呼,以及……她自己那一閃而過的落寞。
她拿起桌案上的一卷書,試圖將注意力轉移開,卻發現自己根本無法靜下心來閱讀。那些娟秀的文字在她眼中變得模糊不清,如同她此刻混亂的心緒。
她知道,自己對葉玄的情感,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君臣或者戰友。那份傾慕,如同深埋在心底的種子,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生根發芽,只是她一直小心翼翼地隱藏著,不愿讓它見光,更不愿去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兄弟情誼。
她欣賞葉玄的雄才大略,敬佩他的仁德之心,更被他身上那種獨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她渴望能留在他身邊,為他分擔一些憂愁,哪怕只是默默地看著他,也是一種幸福。可是,她也清楚地知道,葉玄的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永遠留給了國家和兄弟,尤其是趙云。
趙云對于葉玄來說,是過命的兄弟,是可以將后背完全托付的伙伴,是他們共同經歷過生死考驗的戰友。這份情誼,牢不可破,無可替代。而自己呢?在這場宏大的敘事中,自己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是一個可有可無的紅顏知己?還是一個注定只能默默守望的旁觀者?
甄宓的心,像被一只無形的手緊緊攥住,隱隱作痛。她輕輕嘆了口氣,將書卷擱置一旁。月光透過窗欞,灑在她絕美的臉龐上,勾勒出柔和的線條,卻也映照出她眼底深處那抹難以言說的憂傷。
夜,還很長。慶功宴的喧囂已經散去,留下的是無盡的沉思和各自的心事。趙云的“孤兒營”承載著希望,而甄宓的心事,則如同這夜色一般,朦朧而復雜,預示著未來更多的糾葛與變數。但無論如何,此刻,兄弟情深的贊歌,依然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悠揚地回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