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起死回生,名聲顯赫
- 從仙朝小吏肝成香火神明
- 迦南之神
- 2931字
- 2025-05-05 08:00:00
春風得意馬蹄疾,好事傳揚亦有其迅捷之勢。
陸沉那片核心藥田,遭遇詭異“腐根死土”侵蝕,瀕臨絕收,最終卻又奇跡般枯木逢春、重煥生機的消息,雖然陸沉本人低調處理,并未聲張。
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尤其是這等近乎神跡、透著幾分玄異色彩的奇聞。
此事最初只是在桃花鄉相熟的鄉鄰間私下流傳,眾人皆是嘖嘖稱奇,半信半疑。
然紙包不住火,尤其可能還有那日恰好路過、或與傻春有過交談的鄰村白老秀才等人,于茶余飯后,將所聞所見,略作提及……
漸漸地,一傳十,十傳百。
關于伏牛街那個年輕的旁支子弟陸沉,不僅擅長種植,似乎還懂得某種“起死回生”的秘術,能夠救治連老藥師都束手無策的草木絕癥的傳聞,便如同暗流涌動般,悄然在惠康縣周邊的村落,尤其是那些同樣以種植藥草、靈谷為生的農戶與低階散修之間,流傳開來。
雖然傳聞中隱去了“腐根死土”的邪異根源,更無人知曉那“陽炎凈土焚邪術”的玄奧與兇險,只模糊地歸結于陸沉“醫術高明”、“福運深厚”,但這已足以讓那些正為自家田地里各種疑難雜癥而愁眉不展的人們,燃起了一絲希望。
于是乎,繼陸福倒臺、風波暫息之后,陸沉那座僻靜的小院,竟是難得地開始變得“熱鬧”起來。
這一日,便有一位來自鄰村、面黃肌瘦、愁眉苦臉的老農,在鄉鄰的指點下,揣著幾枚干癟的銅錢,抱著一株葉片發黃、根須稀疏的劣品人參苗,找上了門來。
“陸……陸先生?”
老農站在院門口,有些局促不安地探頭探腦,語氣帶著試探與敬畏。
不知何時起,鄉鄰們對陸沉的稱呼,已從“陸沉小子”或“陸家那旁支”,悄然變成了帶著幾分尊敬的“陸先生”。
“老丈請進,何事?”
陸沉正在院中整理農具,聞聲抬起頭,平和地問道。
那老農見陸沉并未如傳聞中那般難以接近,膽子稍壯,連忙抱著參苗走上前,噗通一聲便要下跪:“陸先生!求求您!求求您救救俺這棵苗吧!這是俺全家一年的指望啊!”
陸沉連忙上前將其扶起,皺眉道:“老丈何須如此?有話慢慢說。”
老農這才抹著眼淚,語無倫次地將情況道來。原來他家世代種植人參,今年好不容易得了一株稍有年份的苗,本指望秋后能賣個好價錢,卻不知為何,近來這參苗葉片無故發黃,根須也日漸萎縮,眼看就要枯死!
他請了村里的土郎中來看,又用了各種偏方,皆是毫無起色,聽聞陸沉有“活死草”的本事,便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前來求助。
陸沉接過那株病懨懨的人參苗,仔細查看。
他并未立刻動用精神感知,而是先以常人可見的“望聞問切”之法——觀察葉片色澤、脈絡,觸摸根須的硬度與濕度,嗅聞土壤的氣味……
片刻后,他心中已大致有數。
這并非什么邪異病害,而是較為常見的、因土壤板結、肥力失衡導致的“燒根”之癥。只是癥狀表現有些隱晦,尋常農夫難以準確判斷。
“老丈莫急,”
陸沉放下參苗,語氣溫和地說道,“此苗并非不治之癥,乃是土壅氣滯,虛不受補所致。只需……”
他并未藏私,而是將《百草雜談》筆記中記載的一種、利用草木灰和特定河泥混合,改良土壤透氣性與酸堿度、并輔以稀釋豆餅水補充溫和肥力的方法,深入淺出地向老農詳細解釋了一遍。
這方法簡單易行,成本低廉,卻正是對治此癥的良方。
老農聽得似懂非懂,但見陸沉說得條理清晰,言之鑿鑿,不似作偽,心中已信了七八分,連忙千恩萬謝,并將懷中那幾枚早已被汗水浸濕的銅錢遞了上來:“陸先生!大恩不言謝!這點小錢,您務必收下!就當……就當是俺的一點心意!”
陸沉卻笑著擺了擺手,將銅錢推了回去:“老丈言重了。不過是舉手之勞,何足掛齒?鄉里鄉親,相互幫襯乃是本分。快將參苗帶回,按照我說的法子試試吧,莫要耽擱了。”
他分文不取,只送上良言。
老農見狀,更是感激涕零,連連作揖,抱著參苗,如同捧著救命的寶貝一般,一步三回頭地去了。
送走老農,沒過多久,又有一位身著短打、氣息彪悍,修為卻只在聚元境入門徘徊的散修找上門來。
他帶來的,是一株葉片上布滿了詭異黑斑、并散發出淡淡腥氣的“鐵皮蘭”。
“陸道友!”
這散修顯然對陸沉了解更多一些,態度雖也恭敬,卻少了幾分農夫的怯懦,開門見山道,“聽聞道友精擅靈植之術,還請援手一二!在下這株鐵皮蘭,乃是耗費不少心力尋來,本欲煉制一味療傷輔藥,卻不想染上這怪病,眼看就要廢了!若道友能施以援手,在下必有重謝!”
陸沉接過鐵皮蘭,仔細觀察。那黑斑并非尋常霉變,隱隱透著一絲陰冷之氣。
他心中微動,想起了筆記中關于一種名為“陰虱斑”的寄生性微小蟲害的記載。
此蟲極小,肉眼難辨,專好吸食靈植汁液,留下黑斑,并散發腥氣。
確認之后,陸沉并未點破那“陰虱”之名,只說是某種頑固的“黑霉病”。
然后,他從筆記中,尋了一種利用烈日暴曬過的硫磺粉末,混合蒜汁、艾草灰,制成涂抹藥劑的方法,告知了那散修。
此法雖略顯古怪,卻正是克制那陰寒“陰虱”的有效手段。
那散修將信將疑,但見陸沉言之鑿鑿,且不收分文,便也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道謝離去。
就這樣,一連數日,前來向陸沉求助的農戶、散修絡繹不絕。
有的是靈谷生了怪蟲,有的是藥草莫名枯萎,有的是果樹結果畸形……各種各樣的問題,五花八門。
陸沉皆是耐心接待,仔細診斷。
對于那些他有把握、且能用筆記中記載的(非核心)知識解決的問題,他都傾囊相授,或給予指點,或提供簡單的處理之法。
他始終堅守著一個原則——只提供方法,不直接插手;只講解原理,不涉及根本;只收取極低的成本費(若需特殊材料),甚至……分文不取。
當然,也有一些病癥,確實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圍,或是涉及到筆記中那些需要動用靈墨、內息、甚至特殊秘術才能解決的核心內容,他便會坦言相告,表示無能為力,絕不不懂裝懂,胡亂施為。
即便如此,經過他指點或幫助,得以解決困境的人,亦不在少數!
尤其是他提供的那些源自古方筆記、看似簡單古怪、實則效果顯著的驅蟲、施肥、改良土壤之法,往往能起到立竿見影、藥到病除的奇效!令那些求助者驚喜交加,感恩戴德!
一時間,“伏牛街陸先生醫術(靈植術)高明”、“陸先生宅心仁厚、不求回報”的名聲,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在惠康縣周邊的村落傳揚開來!
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
他們或許并不富裕,或許修為低微,但都帶著最淳樸的敬意與感激。
有人送來了自家地里剛收的糧食,有人提來了幾只自家養的土雞,有人甚至送來了珍藏多年的土方藥酒……
對于這些,陸沉大多婉言謝絕。
他并非貪圖這些微末的回報,他所做的,一方面是驗證自身所學,為將來“知識變現”積累經驗;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便是……廣結善緣!
他深知,自己如今在陸家內部,已是二房的眼中釘、肉中刺,處境依舊危險,多一個朋友,多一份善意,或許在未來的某個關鍵時刻,就能成為意想不到的助力!
看著那些得到幫助后,發自內心感激涕零的面孔;
感受著那些淳樸鄉民投來的尊敬與善意的目光;聽著耳邊那一聲聲真誠的“陸先生”、“陸道友”……
陸沉的心中,也油然生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這與修為突破帶來的喜悅不同,這是一種……被需要、被認可、能夠以自身所學幫助他人、并收獲真摯善意的……溫暖與價值感。
名聲,已在悄然建立。
善緣,正在不斷積累。
雖然,距離他真正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雖然,暗處的危機,依舊潛伏。
但至少,他不再是那個孤立無援、任人欺凌的旁支孤兒了。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正在為自己,也為這個家,編織起一張雖然尚顯薄弱、卻充滿希望的……人脈與善緣之網。
這,或許比單純的修為提升,更加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