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8章 實實在在的財富

伏牛街的小院內,唯有陸沉臥房的窗欞,依舊透著一豆昏黃而倔強的燈光。

紫燕早已沉沉睡去,均勻的呼吸聲在寂靜的夜里若有若無。

石桌上那堆散碎銀兩帶來的短暫欣喜,早已被更深沉的憂慮所取代。

陸沉并未歇息,他枯坐在燈下,面前攤開著那本《靈植入門詳解》與一張粗糙的草紙,眉宇間凝著化不開的思慮。

一兩三錢銀子,聽起來似乎不少,足以讓尋常農戶之家過上數月安穩日子。

然而,對于踏上仙途、欲要逆天改命的陸沉而言,這點銀錢,相對于那動輒數十兩、上百兩的丹藥法訣,無異于涸轍之鮒,杯水車薪!

聚元功小成圓滿,距離真正的大成僅一步之遙。

但這一步,若無外力襄助,僅憑苦修,不知要耗費多少時日。

時不我待,無論是二房陸明的潛在威脅,還是自身對更高境界的渴望,都不容許他這般蹉跎下去。

必須開源!

節流已是極致,家中并無半分多余用度。

唯有開源,尋求更快的銀錢積累之道,方能打破眼前的困局!

可如何開源?

依靠那半畝薄田種植凝氣草?此次收獲看似不錯,但一來地力有限,二來凝氣草終究只是一階下品,價值不高,縱然精心培育,一年到頭又能有多少產出?刨去上繳家族的部分,所剩幾何?想要支撐起他那龐大的修煉需求,簡直是癡人說夢!

難道……再去冒險探索那廢棄礦坑?

陸沉搖了搖頭,此法太過兇險,上次能僥幸得些青罡石已是邀天之幸,豈能長久為之?

更何況,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若是真尋到什么重寶,以他如今的實力,恐怕招來的不是機緣,而是殺身之禍!

陸沉的目光,再次落回到了桌上的書冊與草紙之上。

《靈植入門詳解》……《百草雜談》中古老殘破的筆記……還有,自身隨著修為精進,日益敏銳的生機感知能力……

這些,才是他目前真正能夠依仗的“資本”!

尤其是那份對生機、對草木枯榮變化的細微感知力,這得益于聚元功小成圓滿后,內息圓融如意,精神力亦隨之凝練堅韌。

他能夠清晰地“觸摸”到植物內部的能量流轉,分辨出其健康與否,甚至能隱約察覺到一些肉眼難以發現的細微病灶或潛藏的危機。

這種能力,尋常農夫絕無可能具備!即便是同階的修士,若非專精此道,也未必有他這般精微的感知!

念及此處,陸沉的心頭,仿佛有一道微光劃破了濃重的迷霧。

或許……可以嘗試將這份獨特的能力與所學知識結合起來,“變現”?

一個念頭,如同雨后春筍般,在他的腦海中悄然萌發,并且迅速變得清晰起來。

他拿起木炭,在草紙上寫下了兩個字:“診脈”。

不錯,為靈植“診脈”!

桃花鄉乃至周邊的村鎮,種植各類藥草、靈谷的農戶、散修不在少數。

草木亦如人,亦會生病,會遭遇蟲害、枯萎、壞死。

尋常農夫遇到此等情況,多半是束手無策,只能聽天由命,或是用些土方偏方,效果往往差強人意。

而他陸沉,身負《靈植入門詳解》的系統知識,掌握著《百草雜談》筆記中諸多看似古怪卻可能蘊含奇效的古方,更擁有超乎常人的生機感知力!

他是否可以嘗試,為這些遇到麻煩的農戶或低階散修,提供靈植病害的診斷服務?甚至,根據情況,提供一些簡單的處理方案?

比如,判斷是蟲害、是病菌、是肥力不足、還是水分失調?然后根據《詳解》或古方筆記中的記載,給出相應的驅蟲、殺菌、施肥、調水之法?

這似乎是一條可行的路!

所需成本不高,主要是耗費自身精力與時間。

目標客戶廣泛,需求也確實存在。

收益方面,哪怕每次只收取少量診金或藥費,積少成多,也定然遠勝過單純種植凝氣草!

陸沉越想越覺得此法可行,精神不由為之一振。

他仿佛已經看到,自己憑借獨到的眼光和手段,在鄉里田間樹立起“靈植圣手”的名聲,銀錢滾滾而來……

然而,興奮過后,冷靜隨之而來。

風險!巨大的風險!

首先,便是能力的暴露!

他那超乎常人的感知力,是源于修仙功法。

若是頻繁展現,難免不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尤其是在陸家這個環境下,陸明和陸福那樣的豺狼虎豹,若是得知他有此異能,焉知不會再生歹念?

或是直接強取豪奪他的“秘法”?

其次,是失敗的風險。

靈植病害千奇百怪,許多疑難雜癥,即便有《詳解》和古方,也未必能藥到病除。

萬一診斷失誤,或是處理不當,導致他人損失加重,豈非惹禍上身,徒增仇怨?

再者,是同行或既得利益者的排擠。

鄉里或許也有一些懂些皮毛的“土郎中”或是倚老賣老的耆宿,他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貿然插足,搶了別人的飯碗,難免會招致非議甚至暗算。

最后,是精力分配的問題。

為人診治靈植,必然耗費大量心神與時間,是否會因此耽誤自身的修煉?本末倒置?

陸沉在草紙上,將這些利弊一一列出,眉頭再次緊鎖。

此事,可行,但需謹小慎微,如履薄冰!

他又拿起木炭,在草紙的另一邊,寫下了另外幾個字:“傳藝”。

如果說“診脈”是直接利用自身能力,那么“傳藝”,則是將知識進行二次加工后的變現。

他如今對《靈植入門詳解》的理解日益加深,結合自身實踐,已然總結出不少改良種植、提升效率的經驗和技巧。

比如,如何更有效地改良土壤酸堿度,如何根據時節氣候調整澆灌頻率,如何制作更廉價有效的驅蟲藥劑(或許可以從古方筆記中尋找靈感?),如何判斷最佳的采收時機等等。

這些經驗技巧,對于那些耕作方式粗放、只憑祖輩經驗的農戶而言,無疑具有極高的價值!

他是否可以將這些“非核心”的、不涉及自身根本修煉秘密的種植經驗,進行整理、歸納,然后……有償傳授給他人?

可以開辦小型的“農學講堂”?或者,直接將整理好的經驗筆記,作為“秘籍”出售?

這種方式,相比于“診脈”,似乎更為穩妥一些。

其一,暴露的風險相對較低。傳授的是種植經驗,而非直接展現超凡的感知力。即便效果顯著,外人也只會認為是他勤學好問、善于總結,而不會輕易聯想到修仙層面。

其二,可復制性強。一份經驗筆記可以賣給多人,或是講堂可以招收多名學徒,理論上收益潛力更大。

其三,有助于建立人脈。通過傳授知識,可以結交一些踏實肯干的農戶或散修,或許未來能有其他合作的機會。

當然,風險同樣存在。

經驗是否真的有效?是否適用于所有田地?如何定價才能讓人接受,又能保證自身收益?如何防止他人學到手后翻臉不認人,甚至反過來詆毀?如何確保傳授的只是“非核心”技巧,而不會泄露自己真正的依仗?

陸沉在草紙上寫寫畫畫,反復推敲著這兩種“開源”之法的可行性與潛在風險。

“診脈”,見效快,收益直接,但風險高,易暴露。

“傳藝”,周期長,收益需積累,但相對穩妥,不易引人注目。

兩種方法,各有優劣,似乎都并非完美無缺。

他沉思良久,目光在草紙上那兩列清晰的利弊分析之間來回移動。

或許……不必急于二選一?

可以先從風險較低的“傳藝”入手,嘗試整理一些確實有效、又不涉及根本的改良種植之法,比如從《百草雜談》筆記中,尋找一些廉價易得的材料制作驅蟲、增肥的方子,小范圍地進行推廣或出售,看看反響如何?

一來可以積累些許啟動資金,二來也能試探一下市場反應和潛在風險。

待有了一定基礎和口碑后,再考慮是否“小試牛刀”,偶爾為相熟之人提供一些“診脈”服務,但務必謹慎,點到即止,絕不輕易顯露真正的感知異能,只用常人能理解的“經驗”和“觀察”來解釋。

對!步步為營,穩扎穩打!

陸沉的心中,漸漸有了一個初步的規劃輪廓。

他將草紙小心地折疊起來,收入懷中。

雖然前路依舊充滿未知與挑戰,但至少,他找到了一個可能的突破方向!不再是困守愁城,坐等山空!

知識,經驗,感知……這些無形的財富,或許真的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資源,助他在這條布滿荊棘的仙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窗外的夜色,似乎也因為這新的希望,而變得不那么深沉了。

陸沉熄滅油燈,躺回床上,雖然身體疲憊,但精神卻前所未有地清明與振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连| 金秀| 盐亭县| 宣恩县| 滨海县| 牙克石市| 西吉县| 东乡县| 丹凤县| 曲靖市| 泽州县| 三明市| 增城市| 昆明市| 台北县| 通州区| 磴口县| 柳河县| 论坛| 元氏县| 盱眙县| 吉林市| 白玉县| 红河县| 郴州市| 龙岩市| 江源县| 司法| 中江县| 芜湖市| 贵南县| 孝感市| 阳城县| 梅河口市| 易门县| 宜兴市| 开远市| 敦化市| 札达县| 阿城市| 马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