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瓏州
- 沒有人比朕更懂造反
- 君踐一諾
- 2110字
- 2025-04-10 22:00:00
“死后也不行,死后不能合葬帝陵!”鄭太后突然想起了什么,高聲補充道。
“死后,”姜元弈這次卻沒有繼續(xù)妥協(xié),而是極其強硬道,“必須合葬帝陵!”
這是姜元弈的底線。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倒不是說姜元弈是個迷信的人,真的就那么在乎那個未曾謀面的生母是否與父皇合葬,而是這個時代的所有人都在乎!
他需要讓所有人都認為他堅持冊封楊氏為太后,甚至不惜同意讓其永不回京,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她死后有名分與太祖合葬帝陵,享宗廟祭祀,與國同休。
在這個情理大于法理的時代,在這個以忠孝為文化核心的時代,這樣的理由無比強大,沒有任何人會懷疑他另有所圖。
同時,因為他的最終目的是‘祀’,而非‘戎’,他的動機是孝道,而非野心,使得他不管在這一點上多么強硬,都不會招來更深的忌憚。
這樣一個條件,可以說除了鄭太后一個人可能有點接受不了之外,整個鄭黨,包括大將軍鄭祁榮在內(nèi)的其他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甚至會因為姜元弈放棄插手玄京的權(quán)力而喜出望外。
在姜元弈說出這句話之后,整個屋子里變得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看著鄭太后的臉色,等待著她給出最后的選擇。
但同時,李昭等人也做好了如果鄭太后強硬拒絕,便立刻致信大將軍鄭祁榮,讓大將軍來干涉的想法。
這一次的安靜格外漫長,直到外面有太監(jiān)發(fā)出了請眾人去上朝的催促聲,鄭太后才終于閉上眼睛,點了點頭。
至此,所有人都長松了一口氣。
............
在鄭黨與姜元弈達成一致之后,后面的大朝會就沒有什么懸念了。
姚叔茽大學士大概是提前聽到了白胖子盧奉寬已死的風聲,知道他之前被允諾的好處是拿不到了,因此全程緘口不言。
而其他那些清流言官還沒發(fā)動,便聽到了皇帝的生母被冊封為西太后的消息,驚喜之下,當即放棄了發(fā)難的打算。
在鄭黨看來,這自然是姜元弈積極配合的態(tài)度以及他們對楊氏的太后冊封暫時平息了一場可能造成災難后果的巨大風暴,讓他們得到了喘息之機,有了充足的時間在玄京世家聯(lián)盟下一次出招之前查清他們的底細。
而姜元弈則在吩咐左相李昭盡快拿出一個能讓長離的‘太后行宮’合乎其排面的供養(yǎng)和安保方案之后,返回了選文殿。
雙方都覺得自己很賺。
下朝后,李昭回到了政事堂里自己的辦公地點,讓書童幫自己把近些年瓏州的各種報告找了過來,開始研究起了建立一座‘太后行宮’的各種花費,以及后續(xù)的供養(yǎng)和安全保障方面的問題。
但沒一會兒,他便開始發(fā)愁了起來。
建立行宮的花費不是問題,這樣一筆錢玄京朝廷還是隨便能拿得出來的,只需要讓宣旨太監(jiān)帶隊一并運往長離即可。
麻煩的安全保障和后續(xù)供養(yǎng)的問題。
在大虞現(xiàn)今的15州里,瓏州的面積最大,但地廣人稀,且大部分的土地被控制在當?shù)氐耐林袷种校⒃谀抢飪H僅設置了夜瓏、居南和長離三郡。
其中夜瓏郡由當?shù)赜H朝廷的部族統(tǒng)治,幾乎是獨立諸侯,朝廷可以讓他們?nèi)ゴ蛘蹋荒苷{(diào)走他們的兵馬。
居南軍在冊的戰(zhàn)兵人數(shù)為2萬人,但瓏州那鬼地方,李昭還是有所了解的。
因為和啟州之間隔了千里荒石海,朝廷其實根本就沒怎么往瓏州運送過軍餉,居南軍雖然肩負著防御當?shù)啬切骋暢⒌囊弓囍T部族的重任,也依然需要讓大部分人手就地屯田,再加上對當?shù)孛癖娬魇罩囟悾拍苊銖娋S持兵冊上一半的人數(shù)。
從居南軍抽調(diào)人手補充太后行宮防務是不現(xiàn)實的。
長離軍在冊的戰(zhàn)兵人數(shù)為1萬,理論上把他們就地轉(zhuǎn)化為太后的行宮戍衛(wèi)軍并沒有問題。
但考慮到長離周邊的白瓏諸部族在傾向上更親近朝廷,長離軍已經(jīng)不知道多少年不曾打仗,對長離軍的實際人數(shù)和戰(zhàn)斗力,李昭基本上可以想象。
光靠一支幾乎是空架子的長離軍負責楊太后的防務,李昭不用想都知道過不了皇帝那一關(guān)。
可除此之外,瓏州再無朝廷的兵馬可以調(diào)派,除非從千里荒石海之外的啟州抽調(diào)人手或是另組新軍,這就涉及到和啟州諸侯的交涉或大筆軍費開支的問題了。
同樣因為千里荒石海的存在,太后行宮的供養(yǎng)也成了大問題。
長離、居南兩郡的賦稅,光是供養(yǎng)兩支軍隊的軍餉尚且不足,需要駐軍自行屯田補充,更別說擠出錢來供養(yǎng)一座太后行宮了。
當年姜元弈是郡王的時候,窮點還能湊合著過,但如今楊氏已經(jīng)貴為太后,加上姜元弈剛剛刻意強調(diào)了對太后的儀仗排場要‘符合禮儀規(guī)制’,李昭知道,哪怕是每次都不遠千里從啟州調(diào)運大批財貨穿過荒石海,也不能‘苦’了楊太后。
畢竟,相比于讓姜元弈親政,或讓他謀個相位、拿走一支禁軍,亦或讓楊氏回京參加‘攝政’,只是維持太后排場這樣的要求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夏玄兩州的財富冠絕天下,這種程度的財政負擔,甚至根本就不足以用負擔兩字來形容。
轉(zhuǎn)念一想,李昭的心情又愉悅了起來。
雖然瓏州糟糕的環(huán)境增加了財政上的成本,但同時也杜絕了楊太后利用攝政太后的身份搞事情的可能。
瓏州和其他邊相比,它既不像黎州有豐美的水草,可以養(yǎng)育最優(yōu)質(zhì)的戰(zhàn)馬,也不像乾州有密集的人口,可以提供大量的兵員賦稅,更不像金、曲等州,能接觸到傳統(tǒng)中立派的諸侯。
瓏州偏遠、貧瘠、野蠻。
金州冶鐵院征發(fā)役夫五余萬眾,年冶鐵料近400萬斤。虞州鹽場編十萬余戶,每年煮得海鹽數(shù)百萬石。而在長離的瓏州鹽鐵司總共不過編民不過300余戶,就連當?shù)氐柠}鐵需求都滿足不了。
在夏州,一畝良田或夏稻秋麥,或兩季稻,年產(chǎn)可達4石以上,
而在瓏州,一畝旱地,沒有天災人禍的時候,畝產(chǎn)也僅有8斗,遇到天災人禍,就只能靠不斷戰(zhàn)爭來消減人口。
這樣的地方,實在是令人放心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