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BJ金黃葉片飄落的秋天與并不寒冷的簌簌雪花飛落即化的冬天后,為轉正而擔心的我,在師父簽約買賣單給我分得五千多業績的慷慨幫助下順利轉正,算是完全融入了這份工作與BJ的生活。
一切都在平淡而有序的進行著,對周遭的熟知,對工作的得心應手,內心開始變得平和,當騎著電瓶車穿梭于街頭巷尾,凝視著美麗的天空,如棉花糖蓬松而潔白的云朵散落在天空,空氣溫和不燥,一縷縷清風拂過面頰,掠過指縫,平淡而柔和的內心,更覺輕松愉悅。
從街道滿是行人車輛的空間壓迫感,到成為其中的簇擁者,從伊始壯觀威嚴甚至嚴肅冰冷的林立高樓,到踏足于內部上下穿梭的親近自如感,我的內心在不斷的發生的變化,緊繃的心弦慢慢舒張,感受著BJ平淡而真實的生活氣息。
當我每次過馬路遇到車輛時,司機總是剎停行車,并對我擺手示意先行,雖是非常微小的禮貌舉動,卻是文明行為的切實體現,而BJ街道騎電動車是不用強制戴頭盔,也是我所認為人性化的一點,雖說頭盔的防護作用不言而喻,但頭盔使人的靈活性受阻也不無道理,對騎行者來說,選擇自由是規定的最本意的初衷。
細細感受生活在BJ的人們,大都穿著光鮮體面,而時尚與個性也隨處可見,而令我感受頗深的是一些年老的人群的發型,她們灰白相間的頭發并不會為了年輕而刻意染成黑發,而是灰白相間的頭發燙成飄逸而時尚的發型,更覺老成持重,這無不體現著經濟條件的富足與別開生面的生活精致。而走在街上,或者乘坐公共交通,也會遇到年輕的父母說著流利的英文與孩子交流,耳濡目染的教授知識。
而街頭交通工具的多樣化也體現著BJ生活的人們富足與內涵,自行車是很多人所使用的交通工具,而街頭的自行車種類繁多,各式各樣,穿著專業裝備在大街上騎行著公路自行車自由穿梭的年輕人,享受著自行車帶來的速度與快感,騎著銹跡斑斑的老式自行車衣衫樸素老年人,扭曲而緩慢的前行,衣著清新舉止文雅的女士騎行著買菜車,享受著閑適,還有騎行著共享單車焦急的瞪著踏板匆忙的年輕人,街頭也可以看到一些奇特的摩托車,時尚而又個性的老者,帶著具有科技感的墨鏡,花白的頭發在腦后札了一個長長的馬尾辮,兩手攥著比牛角還長的彎曲車把,后仰的姿勢幾乎要躺在車座上,拉風而又酷炫,一位年輕的母親,騎著新穎的挎斗摩托車,身旁的斗子上坐著稚嫩而可愛的孩子,享受著母子溫馨的親情生活,比比皆是的具有流線型、科技感的現代轎車在街道穿行,像坦克一般高大的Suv轎車、低矮的車身,動感造型的跑車,不時投來羨慕的眼神,當然,在充滿富足的氣息下,也可以看到衣衫襤褸的老人騎著改裝后的三輪自行車拉著家具、床墊、以及一些回收品等等,為生活奔波而趕時間的騎電動車的外賣員,在街上隨意穿梭,冷不防的行人會被嚇一跳,嘴里傳出咒罵聲。
BJ的交通、生活便利自不必說,而在這座發達與忙碌的城市中,鋪滿瀝青的道路與樓宇之間的城市里,人們的衣著鉛塵不染,而只有在街道的綠化帶、或者小區的公園里才能找到早已被進入新的生活的人們所遺忘的泥土原始的氣息。
BJ是一座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與現代化交輝的大都市,歷經600多年滄桑歲月的故宮與具有現代化的中國尊交相輝映,仿佛是飽經世事的朽朽老者與朝氣蓬勃的青年親切交談,共同訴說著這片熱土上民族的歷史積淀與輝煌未來。
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與健全的體制機制,使這座城市更加高效便捷,在厚重的鋼筋混凝土建筑背后,在鋪滿瀝青的柏油大道之上,一句“您”的稱呼,便使這座城市厚重的歷史鮮活起來,嚴肅的現代感更加親切,尊重與包容使這座城市的文明更加燦爛。
BJ的街頭行人總是絡繹不絕,街道上的車輛像一條沒有尾巴的長龍川流不息,當十字路口的紅燈變綠時,斑馬線上密密麻麻的行人摩肩接踵相向而行,面色毫無表情的人們只有匆匆的腳步在訴說此刻的生活,這種場景既壯觀而又枯燥,熙熙攘攘的社會,無不是為了利來利往,這是一座無數有志者懷揣夢想的城市,也是奮斗者揮灑汗水實現夢想的城市,更是一座留戀者戀戀不舍惜別的城市,這是一代年輕人的縮影,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最為影響生活的疫情一直沒有遏制,全國的疫情時而嚴峻,時而又有所緩和,BJ的疫情也是時好時壞,而疫情防控已成為這個時期的常態,為了響應公司的要求,我們沒有特殊情況必須完成三針疫苗注射,疫情嚴峻時核酸檢測需要一天一檢,每天早上上班必做的一項任務,已經成為工作量化的一部分,而疫情緩和會三天或者五天一檢,如果在不經意間忘記,使得健康碼過期,會被所有服務商家拒之門外,口罩像人們身上穿的衣物一樣,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不戴口罩已經成為一種不文明的行為。
核酸檢測排隊的長龍也隨處可見,有高齡老人因為身體不便,工作人員耐心而又和悅的對排隊的每一位被檢測者示意,攙扶著老人走向隊首,也有童真的孩子失去耐心而抱怨工作人員檢測的緩慢,而身邊非常有涵養的家長帶著孩子般的語調悉心教導孩子,要體諒工作人員的辛苦,理解并學會包容。
回想疫情爆發之初,病毒離我們非常遙遠,帶有好奇而又旁觀的心態看待疫情,有時,一些從未經歷過的防疫措施突然闖入我的千篇一律的生活,使生活多少有點新奇,而當疫情真正就在我們身邊時,平和的內心有了一絲焦慮,甚至恐懼,而自由受限,生活出現層層阻礙,更是對這該死的病毒痛恨至極,多么希望病毒早點消散,回歸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