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興沖沖的走進來,強忍著開心說道:“各位!我知道你們破產了,可外界有個好消息。”
“好消息?先生,不要逗我們了,能有什么好消息。”有人悲哀的說道。
“難不成是利馬油田的油干凈了?”又有人說道。
“資本家不讓我們還貸款了?”奧爾班盯著黑板,頭也不回的譏諷道。
雨果嘿嘿一笑,展開《紐約論壇報》,指著上面的頭版頭條說道:“波爾克總統在白宮召開了一場緊急新聞發布會,確認了加州發現超大金礦的消息。”
在石油熱潮帶來的一絲繁榮中,總統遲遲沒有確認加州發現超大金礦消息。
好在雨果心善,見不得克利夫蘭物價無序飛漲,主動刺破泡沫。
美國政府為了穩住好不容易恢復的繁榮,為了不讓治安惡化,迅速改變了策略,提供了另一條致富路。
“可這和我們有什么關系,金礦在西海岸,我們在東邊。”奧爾班迷惑不解。
“這是一個善意的提醒,世界上還有其他致富機會,荒涼的加州正好符合這點。”雨果人畜無害的笑道。
在利馬鎮這塊小小的土地上,有大約500隊左右的私人勘探隊,幾乎都有貸款,而大部分來自波士頓財團。
雨果不清楚每個勘探隊貸款有多少,但1000美金一定是有的。
這可是足足超過50萬美金的壞賬,而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計。
如果這些人都跑到西海岸,跑到秩序和法律薄弱的加州,消息傳到東北部,波士頓的銀行會迎來史無前例的擠兌風潮。
歷史上還沒有哪個銀行能扛住擠兌。
“可我們的貸款不會消失。”有人無力的答道。
“對啊,先生,貸款不會因為我們去加州而消失。”另一人說道。
“貸款可以慢慢還,但金礦不會等你們。”雨果在心里感嘆美利堅民風淳樸,已暗示可以去加州,可以跑路,這群人居然沒有反應過來。
再說了,人跑掉了,銀行破產,債務自然不存在。
“去加州的路很遙遠,也很危險。”奧爾班搖搖頭,命沒了,再多錢也沒用。
“瞧我這記性!”
雨果猛的一拍腦門,想起這時候沒有橫穿東西的鐵路,去加州無論海路,陸路,都有死亡的風險,而冒著如此巨大的風險去挖黃金,就為了還上銀行的貸款,就為了給資本家續命?
大腦沒被門掐住,都不會冒險去加州。
但這一切都建立在眼前這群人不知道金礦有多豐富。
“各位!不是我吹牛,去到薩特磨坊,隨便揮舞幾下鋤頭,都能翻出來一塊狗頭金。”雨果臉不紅心不跳的撒了個善意的謊言。
“先生,剛才的言論應該投稿給《紐約太陽報》。”奧爾班差點笑出聲。
“萬一有人想去呢,反正這會時間空閑,給大家普及一下加州的情況吧。”雨果對“老戰友”的言論不以為意,夸張一點是為了大家致富,退一萬步說,你們不去加州豈不是給波士頓財團續命。
“先說說吧,反正也沒事。”奧爾班答道。
雨果走到黑板前,擦掉刺眼的土地價格,拿起粉筆說道:
“據接近美軍高層的人透露,軍隊出現了逃兵潮,參加美墨戰爭的很多軍人,不愿意回到東部。”
交易大廳的人互相對視一眼,他們本以為加州金礦和以前發現的差不多,想不到軍隊出現集體叛逃,跑去挖黃金。
奧爾班站起身,激動的問道:“先生,你說的是真的?”
雨果含笑說道:“千真萬確,總統其實在去年底就想公布消息,但石油熱潮恢復了經濟,所以才拖到了現在。”
他說的都是實話,這群人出去打聽打聽,自然就能知道真相。
有人心動的問道:“去加州需要注意什么?”
雨果輕輕敲擊黑板:“我結合一下北卡羅來納州和佐治亞州淘金熱給大家普及一下相關知識。”
接下來的時間,他像一名老師一樣,滔滔不絕的給下面的“學生”講解去加州的路途需要注意什么,淘金需要關注的點。
又結合歷史上多部關于描寫淘金熱的小說,加上寫爽文的經驗,把故事講的惟妙惟肖。
一段段動人的故事演繹出底層逆襲,普通人翻身迎娶白富美的壯麗篇章,聽得大家如癡如醉。
第一天,黑板前稀稀拉拉的坐著十幾個人。
第二天,黑板前圍滿了人,大家拿著筆和紙,認真的記錄。
第三天,交易大廳站滿了人,大家屏住呼吸,豎起耳朵,仔細的聆聽。
第四天,交易大廳已沒有落腳的地方。
“大家要記住,穿越巴拿馬地峽一定要買好奎寧,只有它才能治好瘧疾,到了加州,別盯著表面礦脈,去找那些山澗沖刷出的砂礫層,挖出金礦后不要帶在身上,存在銀行里,就連士兵都跑去挖黃金了,加州沒有人來執行法律。”
奧爾班迅速記好筆記,抬頭問道:“先生,還需要什么注意的?”
突然,威爾遜從外面跑進來,大聲喊道:“銀行的人來了!銀行的人來了!”
“銀行來了就來了唄,你喊什么?”有人不滿的說道。
“耽誤先生講課,你賠得起嗎?”又有人說道。
“銀行?”奧爾班若有所思的說道。
雨果長嘆一聲,無奈的說道:“前幾天上課時提過,墨西哥戰敗,正在與美國政府交接加州的主權,再加上人們都去挖黃金,那邊處于無政府狀態,你們要是跑了,誰幫銀行來催貸款?”
“他們是來抓人,不讓大伙離開!”奧爾班驚訝的喊道。
雨果見“老戰友”如此上道,心里樂開了花,但臉上露出悲傷的神情,無可奈何的說道:“看來這幾天的課白上了,大伙去不加州。”
聽見他這么說,交易大廳的人大罵資本家的邪惡,他們不是不想還貸款,而要緩還、慢還,從加州回來之后再還。
淳樸的美利堅人民怎么可能賴賬。
奧爾班憤怒的站起身,無法容忍銀行的舉動,必須要做點什么。
“走!去加州!”
“對!去加州!挖黃金!”交易大廳里爆發出一陣憤怒的附和聲。
“老子什么時候說不還了,現在就當我們是賊!”
“狗娘養的資本家,老子去了加州不回來了,有本事跑來抓我!”
...
雨果垂下眼簾,掩飾住內心的興奮,精心設計的“淘金課程“已經像種子一樣人們心中生根發芽,而并不存在的銀行家像一場及時雨,正好澆灌種子破土而出。
此時的加州,人口不足2萬人,別說接近2萬的石油工人,就是10萬,15萬,灑在地里都不會濺起水花,想找到某個人,無異于大海撈針。
等到利馬鎮的石油勘探隊集體跑路的消息傳到外界,波士頓各大銀行將引來擠兌潮,破產已在眼前。
...
PS:感謝各位讀者老爺不嫌棄前期一坨,持續追讀,讓本書在23萬字迎來了第一輪推薦,也是作者的第一次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