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霍雷肖.斯萊特,是羅德島紡織行業(yè)的領(lǐng)袖。”
酒店最偏僻的一間房,雨果和紡織三巨頭正在會見羅德島的來客。
“雨果.維文,來自紐約的商人和發(fā)明家。”雨果微笑的問好。
通過威廉的介紹,他得知這人的父親居然是人稱“美國工業(yè)革命之父”塞繆爾.斯萊特。
其家族擁有20余家紡織廠,雇傭數(shù)千名工人,控制從棉花進口、紡紗、織布到成品銷售的完整產(chǎn)業(yè)鏈,此時正野心勃勃的想要推動從水力到蒸汽動力的轉(zhuǎn)型,迫切想在這一場盛宴中分一杯羹。
霍雷肖道:“感謝你,雨果先生,沒有你的操縱,我們不可能用如此低廉的價格收購到動力織布機,不過我想知道,那些工廠主已經(jīng)心態(tài)崩潰,為何還要再等一小時,萬一他們緩過神來,再次達成價格同盟。”
原來,羅德島的同行沒有拒絕,他們和雨果一樣,都要在這場狂歡中分一杯羹,不介意給中小工廠主最致命的一擊。
雨果抿了一口威士忌:“因為不能遭人記恨。”
“記恨?為何?”霍雷肖不解的問道,“我們并沒有強迫他們寫下不可接受的價格。”
霍雷肖的問題也是三巨頭同樣的疑惑,在原計劃中,并沒有等一小時的布置,而是直接以30美金的價格收購。
雨果道:“30美金實在太低了,等過幾天,抽屜被銀行的催收信件塞滿時,他們會后悔今天的決定,會罵自己為什么如此傻,失去了一切財富,還填不上銀行的窟窿。”
“一切都是自愿。”霍雷肖含笑說道,“符合自由市場的競爭原則。”
雨果笑了笑,避而不答:“到這個時候,人會出現(xiàn)一個奇怪的心理,他們不會怪罪自己的大腦容量不夠,反而會把一切的過錯歸咎于他人,責怪他人引誘他們賣出資產(chǎn),這樣才不會顯得自己傻,才會減輕心中的愧疚感。”
這樣的事情在現(xiàn)實中特別普遍,一個人犯錯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怎么改正錯誤,而是拉一個人墊背,把錯誤歸咎于他人身上,好讓自己看起來英明神武,錯誤是因為聽信讒言。
霍雷肖想到有時候自己做出了錯誤抉擇,卻會讓管理人員背鍋,尷尬的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這沒什么作用,難道在這段時間內(nèi)就能讓他們把錯誤歸咎于自己身上。”內(nèi)森問道。
“只要我們收購,最終還是會怪罪到邪惡的資本家身上。”威廉搖搖頭,若是遭人嫉恨,愛惜生命的他不打算收購。
而勞倫斯兄弟則正襟危坐,一言不發(fā)的等著雨果的答案。
雨果搖搖頭,以他對人性淺薄的理解,禮堂那些人極少會怪自己。
“一次性機會,所有人都害怕報價過高,失去收購的機會,在這一小時里面,他們一開始會反復詢問對方的價格,暫時性結(jié)成價格同盟,然后為了自身的利益,有人會悄悄填報低于同盟的價格,一旦被發(fā)現(xiàn),脆弱的信任頃刻崩坍,價格會如水銀瀉地般下降。”
“他們責怪的人,會變成禮堂中的工廠主,而我們是拯救他們的天使。”
就在此時,在這間酒店最偏僻的房間,雨果似乎聽到禮堂傳來吵鬧聲和罵聲,五人互相對視一眼,微微一笑,隨后舉起酒杯,輕輕碰在一起。
威爾遜死死攥著鉛筆,指節(jié)發(fā)白,眼睛不斷掃視著周圍,在剛才,雨果先生等人離開后,大家已不奢望能維持住60美金一臺的價格,大家迅速達成一致意見,輕微受損的機器,每臺報價不能低于40美金。
“威爾遜,你填多少?我打算寫35美金,不能再低了。”滿臉胡茬的男人湊過來,酒氣噴在他臉上。
威爾遜喉嚨發(fā)干,別看35美金的價格打破了剛剛達成的脆弱同盟,但就在五分鐘前,他親眼看見另一個人悄悄寫上32美金。
“我……我再想想。”
威爾遜含糊地回答,目光卻瞥向查爾斯,這位“幸運兒”正翹著腿坐在禮堂大門口,淡定的等待簽訂合同。
曾幾何時,他也能成為“幸運兒”,可卻一次次主動放棄機會,眼睜睜看著自己滑落到如此境地。
突然,禮堂另一端爆發(fā)出一聲怒吼:“你這叛徒,竟敢寫34美金!”
威爾遜猛地轉(zhuǎn)頭,只見一名瘦高個揪著一名白發(fā)老頭衣領(lǐng)抵在墻上,手中揮舞著一張皺巴巴的信封。
“我們發(fā)過誓!40美金!只能填40美金!你這是在毀掉所有人的希望!”
白發(fā)老頭臉色慘白,圖紙散落一地,氣喘吁吁的說道:“我老了,給我留一點棺材本,況且有人剛剛也寫了34美金。”
瘦高個怒視所有人,大喊到:“誰,還有誰寫了34美金。”
然而,回應他的是長久的沉默,大部分人羞愧的低下頭。
一瞬間,威爾遜什么都明白了,哪里還有價格同盟,害怕賣不出去了的大伙,為了自身的利益考慮,紛紛填寫更低的價格。
“利普填了30美金。”有人小聲的說道。
這句話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脆弱的同盟不復存在,所有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填上了永遠不敢想象的價格。
30
25
20
......
價格如雪花般下降,沒人知道最低的價格是多少。
威爾遜痛苦的閉上雙眼,在絕望中用顫抖的手握著羽毛筆,寫上歪歪扭扭的17美金。
一小時后。
威廉的老管家抱來木箱。
雨果連續(xù)撕開十幾封信件,輕微破損的機器沒有一家出價高于20美金,中等破損的不超過10美金,而損毀嚴重的機器,報價只有象征性的3美金,僅僅比賣廢品貴一點。
“看來我們的工廠主朋友比想象中更務實。”雨果看波士頓動力報價17美金時,臉上的笑容更加濃郁。
霍雷肖放聲大笑:“我應該感謝你,沒有一小時的等待,我們至少要付雙倍價錢。”
“干杯!”雨果笑瞇瞇的說道,“接下來要讓那些工人趕快離開波士頓。”
“干杯!”五人相視一笑,高高舉起酒杯。
禮堂反向拍賣會發(fā)生的事情,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遍波士頓。
羅德島的同行拒絕收購,雨果先生仁慈的舉動,紡織三巨頭被迫答應托底收購200臺,以及最后的一次性拍賣,瞬間成為街頭巷尾的熱議。
《波士頓商報》發(fā)表了一篇熱情洋溢的文章,盛贊雨果.維文是一名仁慈的商人,在最最危急的時刻拯救了波士頓。
文章旁邊還配著一幅漫畫:雨果.維文頭頂光環(huán),身披潔白的羽翼,宛如天使下凡,領(lǐng)著上帝的旨意,前來拯救波士頓。
而他的腳下,是無數(shù)高聳的煙囪,嶄新的機器,和跪地感謝的工人與工廠主。
不過在一片祥和的氣氛中,也籠罩著陰影,有小道消息傳言,三巨頭第二天就去拜會了各大銀行,懇請銀行暫緩對工廠主的催收,好有時間籌措資金,收購被破壞的機器。
這則消息在有心人的渲染下,變了味道,他們聲稱一次性拍賣是三巨頭為了不被絕望的工廠主留下,為了離開酒店,為了生命安全考慮,所做的權(quán)宜之計。
在銀行貸款緊縮的前提下,他們已不會再次出手,也不會有工廠主的機器會被收購。
消息傳播的很快,尤其在紡織工人中,他們紛紛收拾好行李,準備前往紐約、費城、巴爾的摩和羅德島等地,開啟新的生活。
奧爾班站在火車站臺,留戀的看了一眼波士頓,頭也不回的踏上火車。
“安德魯先生,你現(xiàn)在在哪里?你還活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