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慶宮,夜已深。
月色朦朧,星光駁雜,柿子呆呆坐在對岸,隔著一條木板,凝望著平靜的秋水。
腳步匆匆而來,是一道健朗的男影,從宮外碎步走入,手中的卷軸披在肩膀,面色露出焦急難堪之色。
柿子看見那人,恭敬作揖:
“王公公,可是殿下的秋闈貼榜了。”隨著柿子的話音,王承恩頷首將懷中的卷軸遞給了他,臨走時還不忘叮囑:
“圣上,提前了秋闈放榜時間。”
“內容都在卷軸上,看過后便自知,咱家就不再不叨擾你了……”王承恩扶著手,弓著腰,恭敬退卻,邁步門檻就此離開。
柿子恍然,看著公公的背影,攤開手中的卷軸字里行間都一目了然。
從左到右,依次寫著: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天啟二年秋闈入舉榜單,秋韶華,南承韻,古七月……
放眼望去,紅紙白字,字體十分醒目,工整排列書寫。
但依然……
柿子認真掃視一圈后,并沒有發現朱由檢三子,反而更多的是其他皇子。
這讓她很生氣。
正欲拿著卷軸離去,她像是又想起來什么,將手中的卷軸用綾羅包裹后,偷偷露出一角泛黃的紙頁。
做完這一切后,她又開始收拾院子。
很快將院子清掃干凈,招呼下人們好生招待院子里的那棵梧桐樹苗,每日都要施肥澆水不可懈怠。
交代完瑣碎事后,她深吸了口氣。
這才邁步走出,朝著遠處的坤寧宮而去,她要去找惠妃娘娘尋找幫助,再不濟也難在圣上耳邊耳語幾句。
只有這樣,她才心安。
趁著夜色,柿子來到了坤寧宮前,拿出來了之前朱由檢給他的令牌:
“這是信王令牌,我要入宮找惠妃娘。”
幾位守衛莫名看著少女,其中一人站出來接過令牌面露沉思后,他才將那令牌揣入懷中,厲聲言語:“你叫什么名字?”
柿子一愣,旋即回應:“慈慶宮,丫鬟柿子,求見惠妃娘。”言語之中,盡是凄涼。
她俯首作揖,面露難色。
“候著,我去通報一聲。”說完,那名侍衛裝模做樣般朝宮里而去,不知所蹤。
沒一會,他便折返回來:“惠妃娘不見,你回去吧!”話音剛落,他便將懷中的令牌,隨意拋給了柿子再沒有正眼瞧她一眼。
柿子聞言,愣在原地。
許久。
她還是不愿接受事實,便拉拽那位守衛,面露乞求:“不可能的,絕對不可能!”
“麻煩將軍再去稟告一趟,就說宮外俾女柿子求見娘娘……”
說著,她吸了口冷氣,一滴滴眼淚在眼眶里打轉,仿佛下一刻便要傾泄而出:
“拜托……你們了……”
旋即,她說完最后一句話后,昏厥跌倒在地不知生死。
眾人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然而,也是巧。
夜色星辰中,竟然飄起雪落,晶瑩剔透的雪花飄落在少女緋紅的臉頰,凍的她瑟瑟發抖繼而蜷縮成一團,猶如大雪中受傷的雪兔。
下一刻,便是死亡……
與此同時,坤寧宮。
惠府院內。
“惠妃娘,外面開始飄雪了,您真的不見那個名喚柿子的丫鬟么……”紅鯉眨巴著大眼睛,有些不解般看著自己的主子。
前些日子,她被康妃娘派來,照顧惠妃與淑娥公主的日常起居生活。
不過……
來到惠府以后,她才明白之前的放縱自由,都是康妃娘默許的,沒有真的和她計較,自從來到了惠妃府,她感覺以前太灑脫任性了。
于是,便收斂了性子……
府內上下,全憑惠妃定奪判決。
“話說……那信王殿下去遼東已有月余,不知有沒有遇到危險……什么時候回京……”
聽聞,有關朱由檢,角落里的小淑娥眼睛亮了,頭也不疼了,傻乎乎笑著:“阿娘,阿哥什么時候才能回來陪淑娥玩……”
沒成想,惠妃發怒了:“一天就知道玩,絲毫沒有公主的氣質,還有……阿娘想問你……夫子先生布置的課業,你怎么又沒有完成……”
“寫字!”
頓然,小淑娥被訓哭了,哇哇嚎啕大哭了起來……
完全和公主不搭邊。
紅鯉剛想去哄她,卻被惠妃攔阻:“別理她,讓她哭一哭也好……省的以后凈給我生事……你去把廚灶拿來,生個火。”
紅鯉見狀,默默照做。
很快。
一塊銅鐵的火灶便搭了起來,熊熊烈火在鍋灶中燃燒,不乏還有零碎的火星蹦出,溫度迅速蔓延整個房屋。
與屋外雪落,天差地別。
惠妃抬頭望著滿天飛雪,嘴里盡是對自己的苛責:“傻丫頭,是惠妃娘對不起你……”
……
坤寧宮外。
“怎么辦,她是不是死了……”一個守衛壯著膽子,上前一步來到少女身旁,不覺伸手放在了少女鼻尖。
嗖——
守衛猛然抽離,面露慘白。
“看給你嚇的,死了沒有……”遠處另一個守衛,似乎有些著急。
男子戰戰兢兢,久久不能言語。
“你個家伙墨跡什么……不就是看看死沒死……怎么這么麻煩。”
一個粗獷漢子,上前一步。
將手指放在少女鼻尖,三息之后這才斷然抽回:“去找個好人家,把她給埋了……切忌不能讓任何人發現,不然后果自行承擔!”漢子大手一揮,欲要離去。
“那頭兒,這錢的事……”
隨即,大漢朝眾人丟出三袋子銅錢:“夠了沒,剩余的請兄弟們逛樓子!”
“前提是事情辦利落。”
幾人笑著應承找來一輛馬車,互相拖拽著少女將其放置在馬車上,臨走時還不忘用麥草所掩蓋尸體。
看樣子,像是個老手。
“走嘞!”
“兄弟們,趕緊處理了,都好幾天沒去紅怡館了。”
“今個,指定要放松一下……”
粗獷漢子目送眾人遠去,這才原路折返來到惠妃院前,拱手彎腰稟報:“死了。”
“娘娘放心。”
“后面的事,都打理好了。”
“不會有人發現,那丫鬟死在了我們惠妃府上……”
惠妃拿起一根干柴,隨意丟入火灶,默默注視著烈火將它吞噬:“來世……希望你能投個好胎……一生不入帝王世家。”
“有的時候,我其實也……”
“無能為力啊……”
注1:落榜,在科舉時代,指應試未考中;或現代指考試未被錄取。
榜上無名即為落榜。
具體地說,在古代科舉制度中,經過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選拔,最終由皇帝欽點并公布名次,稱為“金榜題名”。
而那些未能進入榜單的考生,則被稱為“落榜”。
在現代教育體系中,特別是在高等教育入學考試(如高考)或其他重要考試中,未達到錄取分數線或未被心儀的學校和專業錄取的情況,也常被稱為“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