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困龍
- 三國:我攜交州扶季漢
- 為買鍵盤寫小說
- 1300字
- 2025-05-22 23:59:00
七月已是初秋,天時卻無轉涼跡象,日頭如烤炙銅釜倒扣于天上,地面由于空氣炙熱蒸騰也顯得扭曲。
劉備蹲在田邊,輕輕撫摸這蔫曲枯黃莊苗,憂心忡忡。
又是一個災年……
曹操當下處境雖是困頓,卻仍有決策方向與余力,計劃著繼續與劉表、張繡奪取南陽,擴大縱深。
而劉備,卻以豫州牧之名,被困在小沛這方寸之地,充當著曹操的守護之犬,糧草兵源都需曹操補給。
這便是身邊有無王佐之才的區別了。
劉備集團一直便是這樣,征戰天賦不是頂級,卻是能以肉眼可見的逐步成長,但卻始終毋有一塊穩定的根基之地。
究其原因,還是少了王佐之才輔助,直到遇到諸葛亮,方才一飛沖天。
“哎……
悔不該不聽長文之言啊……”
劉備站了起來,朝著正在挑水飲苗的農人走去。
劉備口中的長文,是他昔日為豫州刺史時的別駕陳群。
時徐州牧陶謙病逝,徐州官吏、世家糜竺、陳登前來小沛,迎接劉備繼任徐州牧。
陳群卻覺得當時時機不當,便曾與劉備勸言道:
“袁術尚強,將軍東繼徐州,必與之爭。
加之呂布若襲將軍之后,將軍雖得徐州,能守其成否?”
但是糜竺、陳登卻以漢室陵遲,天下傾覆,需忠臣匡扶而說動劉備,
加上孔融也勸其繼任,以及徐州確實比之劉備現有的小沛更有前途,他便不顧陳群之勸,繼任了徐州牧。
然后事之事,卻真如了陳群所說,袁術來攻,呂布偷襲,
以至徐州丟失,精銳折損大半。
要知道,當時劉備刺史豫州之時,其有幽州老兵、烏丸騎兵兩三千,
陶謙撥與丹陽精兵四千余,以及經歷過戰陣之后雜兵數千,這些都是可戰之兵。
加上招募青壯,劉備手中兵力足有兩萬余。
又有潁川陳氏、東海糜氏、下邳陳氏支持,兵糧也不曾缺乏,
那時的劉備,可是一鼓不容小覷的實力。
這份實力,也是劉備敢于前去接任徐州牧的底氣所在……
若能成功收取徐州,他劉備實力便會更進一步,
屆時匡扶漢室,平息叛逆還不是隨手而為。
但事實證明,去徐州確實是個錯誤選擇。
徐州之敗,非但將手中精銳折損,更讓陳群這半個王佐之才對劉備失望,
加上小沛連遭兵禍、天災,無人賑濟,這根基之地逐漸破爛。
最后只得投靠曹操,做了守護之犬,
且諷刺的是,守護之門,仍舊是這小沛之地,
不得不說是件極其可笑之事。
試想,若劉備聽陳群之言,留在小沛安心經營,以劉備當時實力,誰敢來進攻小沛?
旱災之時,小沛也有足夠人手,抵抗天災,斷不至讓小沛殘破。
屆時,只需靜觀徐州諸將與袁術爭斗,
待其兩敗俱傷,或者徐州將覆之時介入,定能輕易收復徐州人心,陶謙舊部,
哪會如前般那樣,被袁術、呂布、陶謙舊部聯合攻擊,只能如敗犬般,被攆回小沛。
如今他劉備雖名為豫州牧,但豫州之地,大部卻不歸他劉備管轄;
小沛之地更是殘破,加之天災兵禍,糧草也不能自理,全靠曹操接濟。
擁兵萬人,但能戰老兵也只有三千不到。
當下呂布、袁術翻臉,孫策也因袁術僭號稱帝,與之割席,
幾方人馬打得不可開交,可謂時機正好之時,他劉備卻無足夠實力,介入其中。
不得不說,一念之差,天地之別。
也不知高祖得知后人如此不智,會否氣的跳起來抽他劉備。
收起心中紛繁思緒,劉備面上笑容不減,與農人攀談農事收成,勸慰這些苦難之人,如今圣天子在朝,天憫其睿,不久定會天降甘霖,以解天下之厄。
否則,又能如何呢?
毋有能力改變環境,能做的也只有盡量做好當下之事,然后等待時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