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曹操
書名: 三國:我攜交州扶季漢作者名: 為買鍵盤寫小說本章字數: 2079字更新時間: 2025-05-17 23:49:06
司空府……
一七尺左右矮壯漢子手拿帛書,于堂內來回走動,似是有些難以抉擇之事,時而凝眉思索。
這漢子不是別人,正是才將奉迎漢帝于許都,得封司空的曹操。
曹操將手中帛書合上,將之放置一旁,復又拿起另一份,粗看一遍,又將之放下,再次拿起一份……
這些帛書皆是來自南面交州奏表,能于帝臨許都數月之內,跨山越阻數千里,向許都朝廷上報交州公文,說明交州數郡仍是忠于朝廷。
亦算變相加強自己手中掌控這朝廷權威,權力是自下而上的,若無法得到其他州郡認可,他曹操迎陛下回來消耗糧食嗎?
要知道,當時迎奉陛下之時,他曹操手中糧食也并不寬裕。
反倒是迎奉皇帝之后,其余諸侯貢獻而來的糧食,反而給他解了燃眉之急。
一想到劉景升為陛下送來糧食,卻便宜自己,曹操心底那是比打敗呂布,奪回兗州更為舒暢。
至于這些奏表,對他而言卻都是些無關緊要之事,
無非便是平了幾群蠻夷,前刺史推薦幾位太守,以及派遣向交州派遣官吏……
請功罷了。
他曹操可無賞賜給予,找陛下去吧!
交州太遠,他暫時可顧及不到。
眼前麻煩是南面劉表,以及東面呂布,這都是他需亟待解決之大患。
荊州本就富庶,唯兵不善戰,然張繡與之合流,西涼騎兵,便補齊了這塊短板;
南陽距離許都,騎兵奔馳,數日可至,簡直就是心腹之患。
呂布偷襲兗州,乃死生之敵,其又善戰,故此他不得不聯合劉備,以抗呂布,這也是肘腋之患;
最不該的還是得罪本初,使得兩家生出間隙……
其余如袁術、張揚等也是意味難明。
哎!
他曹操是真難啊……
故此,對于交州這幾份公文,他便也不打算做過多阻擾,讓陛下批了便是。
雖是作出決定,他還是打算聽聽身邊謀主、佐臣意見,看有無缺漏裨補。
畢竟奏表內容也確實震撼了些,士氏一門突然一下請封三個太守,權勢是否太過?
不片刻,尚書令荀彧,以及謀士郭嘉便與曹操會與議堂。
曹操將奏表親自分傳于二人,問道:
“于交州諸郡請奏之事,二位認為該如何處置?”
然后就端起茶湯,等待二人將帛書看完。
荀彧、郭嘉二人將帛書相互交換閱畢,對視一眼,郭嘉點了點頭。
荀彧答道:
“李子賢薦舉士氏三人為太守,司空盡可應之,交州偏遠,朝廷鞭長莫及,反不如送個順水人情,以待后事之利。”
曹操自然明白荀彧所謂后事之利為何,無非便是荊州劉表。
曹操和劉表其實原本并無甚化不開的讎仇,只因劉表所控制南陽郡,距離許縣太近,他不想法拿下,就怕劉表偷他后路。
以前尚能以荊州兵弱,而暫緩以待;但張繡的加入,讓曹操不得不先收拾南陽。
待南陽戰起,與劉表稱為仇敵,可說無法避免。
而交州又在荊州南面,提前交個盟友,也算不虧,反正交州他也無法顧及。
故此,荀彧所言,跟曹操所思,可說并無相差。
“所謂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朝廷權威亦不可輕墮也……
疏中表奏士?為合浦太守,士懿為九真太守,士武為南海太守……
其有可允,有可不允。
士武本為蒼梧縣令,遷南海太守可允之;
然士懿之為九真太守,與士?之為合浦太守,朝廷則當相互調換而授之。
如此既不損士氏之請,也不至讓朝廷威權被輕!”
這在現代人看來純粹放屁的操作,但在古代那個強調權威的時代,還是蠻正常的:
朝廷掌控力下降,為維護其權威,實際利益,我可以給你,
但怎么給你,朝廷卻可以換另外一種方式,
否則你要啥,我啥也不改,就應允了,這朝廷就不要體面的嗎?
曹操聽聞,也覺得合理,他當時還打算直接應允李進和士氏之請呢。
現在這一更改,的確是在施展朝廷權威。
荀彧見曹操無甚異見,便繼續道:
“至于交州請求朝廷更換兵甲……”
荀彧苦笑說道:
“司空還是遣人輸送百余套兵甲與交州吧……”
曹操也無奈笑了出來,既得了掌握朝廷之利,那再如何艱難,也得行朝廷之則責
“也罷……”
他看向一直未曾說話的郭嘉問道:
“至于交州請求朝廷派遣官吏赴交,奉孝認為該當如何啊?”
郭嘉行了一禮:
“既交部所請,無關其真心假意,朝廷自當應允……”
見曹操仍在聽他下文:
“且派遣之人,不應為司空親信,當以河北、河南、荊、益、司隸之人充任,以顯朝廷用人之誠……
如此天下良才,何愁不輳入司空門下?”
曹操聞言大笑:
“奉孝知我心矣!”
荀彧眉頭微不可察地皺了一下,隨即散開。
“說到天下良才,據聞許文休似在孫伯符侵略江東之時,浮海下交州了?”
曹操所說許文休,名叫許靖,汝南平輿人,喜好品評士人,且多得其實;
董卓亂政之時,他又提拔不少懷才失意士人,后因所薦之人反董,懼被其誅,故而逃出長安,名望厚重。
后孫策攻江東,許靖又攜家眷好友,乘船出海,逃奔交州,故而曹操才有此問。
曹操吃夠了殺名士的苦,知道名士這群人雖才能不盡其實,但卻真能讓自己根基俱毀,故而也想緩和與這群人關系。
招募名士,便不奇怪了。
荀彧自然清楚曹操打算,便道:
“許文休才德過人,司空確實應該招徠,以安天下人心。”
他輕捋頜下短須,笑著說道:
“可乘此次朝廷授官交州旨意,遣人一同南下交部,護送許文休北歸!”
“文若之言,正和我意,然派何人前去為妥?”
荀彧笑著看向郭嘉:
“方才奉孝諫言,司空需多用諸州良才,當下不正有一儒士四處求官,辯才卓絕,何不譴他南去?”
所謂辯才卓絕,也就是嘴皮子厲害,其他一無是處。
曹操一聽,當即明白荀彧所說何人,笑道:
“那便讓張元鳳,領朝廷旨意,授官交州,順便接回許文休,如此,也算人盡其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