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撤軍
- 三國:我攜交州扶季漢
- 為買鍵盤寫小說
- 2283字
- 2025-08-29 23:54:04
收降馮楷之后,劉備留下諸葛亮、士仁收降降卒清理戰場,便跟關羽、馮楷一起率大軍三千,往曹軍南營那一千人馬而去,以期憑借馮楷副將身份與新勝之勢,勸降這營人馬。
大軍才至曹軍營寨,軍寨大門已然洞開,南營統軍校尉鄭集已列隊營門,主動投降,
顯然北營戰事,南營已經知道結果,故而很明智選擇投降,
否則還能怎樣?
南營只有千余人馬,難道朝南方逃竄不成?
須知,南面盡是荊州地盤,曹軍千余人馬還能翻出什么浪花?
既然已無退路,何不主動投降。
南營主動獻降,讓劉備欣喜不已,
讓他更為驚訝的是,受降兵士數量,遠不止軍冊之上那千余人馬,
仔細詢問方知,這多出人馬是原屬北營,往南奔逃之人,
數量約七百之數。
劉備順利收取南營之后,有率領這約五千人馬,浩浩蕩蕩朝北營而回,
諸葛亮、士仁對戰場的清理也統計完畢,
除原本投降那四千人馬外,又在戰場中清點出曹軍輕重傷員、仰臥假死者五百余,尸首兩千余,
也就是說,此戰曹軍八千余人,逃走不足千人。
當然,劉備軍士死傷也不在少數,足有四千余人,
其主要傷亡,是在士仁所率那四千人馬,與防守曹軍爭奪中軍大營之時……
足有兩千余人。
畢竟曹軍大營進攻路徑只有兩條,寬度也才兩丈,
對方還是依靠拒馬塹壕防守,荊軍傷亡大些也不奇怪。
反倒是劉備大軍與馮楷大軍,雙方陣戰之時傷亡更小。
如此,劉備收降南北兩營曹軍六千余,糧草兩萬石,輜重軍械無數。
而劉備當下還能動用人馬,尚有五千余,
因其本身所率七千人,加上沔西防守徐晃渡江而來兩千人,總共九千,
在傷亡四千余人后,也就余下五千可戰之兵。
若加上綠林山中作為誘餌三千人,劉備足有八千可戰之士,這還不包括關羽數千水陸軍卒。
損益清點完畢,劉備便開始處理后續事宜,他首先看向諸葛亮:
“孔明,煩勞妥善救治傷員,厚葬戰死者,無分敵我……”
諸葛亮拱手領命,這些不需劉備吩咐,他早已安排人處理。
見諸葛亮微笑應下,劉備又轉頭看向關羽:
“云長需盡快將俘虜運過漢水,送至中盧好生安置,不得慢待……”
這數千俘虜皆是堪戰老卒,雖然剝去兵甲,卻人數眾多,若不好生安置,定然生出大亂,
況且如此精銳,以后肯定要將之收入自己部下,怎能讓他們與自己離心?
故而定然不適送往襄陽、江陵,
而中盧便十分妥帖,其在襄陽西南四十里處,距離襄陽不遠,
又山地環繞,不利俘虜逃跑。
“另,再遣快馬,將捷報送至襄陽,告知伯續,以安襄陽人心!”
“喏!”
關羽抱手領命,掀帳而去,倒不是因他傲慢,而是其在將劉備之命安排完畢,還需盡快北返樊城。
“至于往后之事……”
說到此處,劉備目光掃視帳中諸將,目光變得深邃:
“諸君可愿與我一道北上,斷曹公后路,解鄧縣之圍,送曹公返朝?”
“敢不用命!”
軍帳之中,諸校尉、司馬齊聲應諾。
于是原本屬于曹軍大營之中,荊軍開始裝載輜重糧草,分發兵器甲胄,為北上奪取章陵,斷曹操后路準備起來。
而在江夏,劉磐、林檎大軍已被曹軍堵塞于大別山官道隘口十余日,
期間為破隘口,劉磐、林檎二人皆親率敢死之士,前往奪取,
然數日以來傷亡千余,任由劉磐、林檎再如何勇猛,隘口仍舊堅如磐石,
加上糧草消耗,愁得作為主帥的劉磐年紀輕輕,竟已鬢生華發。
“子安,刺史令我等攻取山北諸縣,是為分擔襄陽曹軍壓力,
當下你我非但未曾建功,萬余大軍還被阻于這山道隘口,徒耗錢糧,
你說該如何是好?”
劉磐揉捏著緊皺眉頭,神情苦惱,朝下首林檎問道。
林檎面色也不好看,數日以來手下軍士死傷數百,已是怨聲載道,
任由自己再如何許賞,也無軍士愿隨自己進攻隘口,
況且若是軍中精銳,都死耗于這隘口之前,便是將之攻下,又何來戰力攻取山北城池?
于是林檎答道:
“不若撤軍如何?”
劉磐一聽,原本神色哀勞的他,頓時眼神變得凌厲,狠戾看向林檎:
“爾要做那臨陣脫逃之人?”
二人率軍北擊,本是為分散曹軍兵力,
便是當下被阻于險山要隘,傷亡千人,劉磐縱是如何苦惱,也未想過退兵,
只想如何攻破隘口,完成攻取山北諸縣計劃,
當下作為副將的林檎,不思索如何破敵,卻言欲撤軍,
這是你林檎作為劉琦親信能說出的話?
見劉磐誤會,林檎當即拱手解釋:
“非如將軍所想那般撤軍,而是轉走他道,繼續北擊山北!”
劉磐聞言,顏色稍霽,聲音卻仍帶冷冽:
“細細道來!”
林檎解釋道:
“今曹軍據地勢之利,以數百兵士阻我萬余大軍,使我軍力徒耗,
再繼續攻打此隘,也毫無益處,
退一步說,便是攻下此隘,就能保證之后官道再無隘口?”
見劉磐點頭,林檎繼續道:
“故而某以為,不若率軍南撤,退回舉水,
再沿舉水而上,匯合子麟之軍,尋機攻打曹操腹地其他城池……
如此,既能繞開曹軍堵截,減輕傷亡,還能補給糧草,助子麟安守城池。”
劉磐一聽,頓時明白林檎方才撤軍之意,
士紹聯合淮南諸豪,占據雩婁、安豐二縣而只能固守,
一是因兵員不足,難再攻城;
二是懼淮南諸豪心生異向,不服士紹,故而才不敢擴大戰果。
但若自己這萬余人馬與之匯合,就完全解決掉這些問題。
何況雩婁、安豐二縣通達四方,又有糧草囤積,
屆時依靠雩婁、安豐,再要攻向何處,還不是自己說了算,哪還由得曹軍猖狂,
如此豈非也是分散曹軍兵力?
想通這一切,劉磐一拍大腿,猛然起身:
“好……此策甚妙!
是某誤會子安,望請見諒!”
林檎慌忙擺手:
“哪需將軍如此客氣,俱為國事耳!”
軍旅之人,自是毋需啰嗦,與林檎解除誤會之后,劉盤當即下令全軍撤退,南下舉水,前往雩婁。
如此又過十余日,劉磐率軍趕至雩婁,正好遇到夏侯淵猛攻城池,
劉磐、林檎顧不得遠行疲勞,直接率軍加入戰場,自曹軍身后襲擊夏侯淵。
夏侯淵正死力攻城,聽聞戒備沘水軍士稟報敵襲后方,
當即下令停止攻城,然后便率萬余人馬,馬不停蹄朝著六安方向撤退。
曹軍撤退如此干脆,這倒讓前來增援劉磐、林檎摸不著頭腦。
生怕其中有詐,也不敢追迫,遂率軍朝雩婁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