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劉辟龔都謀反事,劉玄德身陷宮中圍
- 三國:從背鍋倉官到三造炎漢
- 守感十足張張包
- 2399字
- 2025-05-04 00:03:56
與四百零六年前一樣,又是劉家先入了國都。
只是與高祖不同,劉備這次是進的還是漢朝國度。
時隔一年半,他又一次回到了許都。
驅馬走在往日的街上,他腦中浮現起與曹操出門一起坐車,擠坐在同一張坐席上,手背的汗毛瞬間立了起來。
近鄉情怯嗎?
劉備不這么想,每日與虎謀皮,稍不注意就要死于非命,對于脫離曹操所謂的“恩惠”,他并不后悔。
只是……
好好的一個許都,終究還是遭了戰火,天子又要過上流落的生活。
“迎天子到徐州吧。”一身是血的王虎走到皇叔身旁,看著他復雜的神情,王虎直言出聲。
劉備亦是如此所想,許都地處潁川腹地,周邊又有河南尹、陳留國、陳郡環繞,都是曹操的勢力所及。
若是就地作防,以自己和劉辟、龔都不到一萬的人馬,城中將枯的存糧。
面對幾萬憤怒曹軍的反撲,劉備沒有信心,更何況劉辟那還是幾千的烏合之眾。
既然如此,還不如一不做二不休,以皇叔的身份,借衣帶詔將天子迎到徐州。
如今徐州諸城均在王垕的安排下,筑高了城墻,囤積了充足糧草,他有信心在死守下等到王垕一軍的救援。
“嗯,既然事有變,不如我們急進皇宮,去迎天子。”
劉備心意一定,又見近幾日聞訊從家鄉急趕而來的糜竺、糜芳二人趕來,便向左右吩咐:
“糜竺、糜芳聽命,令你二人于西城清剿曹軍殘余,拆除道路上的障礙,以便出行。”
“趙云、王虎,你二人與我領兵一千,急往皇宮,去迎天子。”
說完,他拔出雌雄雙股劍,撥轉馬頭,急向皇宮方向而去了。
趙云、王虎對視一眼,留下王虎點了一千兵將后,先后急隨皇叔方向。
……
卻說劉辟、龔都在攻的南門。
由于預備不及,二人并沒有準備足夠的攻城器械,如今城門遲遲未破,眼見兵將已經死傷數百。
正當二人困惱,卻有探子來報劉備的西門已經攻破。
二人心中盤算,料定其必將直奔皇宮。
“如此,我們錯失良機矣。”劉辟神色懊惱,雙手握拳,猛地錘在大腿上,眼中滿是不甘神色。
龔都眼球一轉,卻慢慢貼近劉辟,言語中還有一絲輕笑:“依我之見,非也。”
聽聞還有希望,劉辟急忙看向龔都,一手緊握在其手腕上,微微顫抖著:“如此說來,兄弟可有高見?”
龔都輕輕擺手,故作高深沉吟不語。
劉辟等得急了,趕忙拍著他的手:“好兄弟,就請你快說吧。事若成了,還得勞煩兄弟分一分功啊。”
終于等到劉辟松口,龔都心中得意,這才沉吟出聲:“公可知先登者易折,至剛者易亡的道理?”
劉辟急忙點頭,答復道:“正是先登上高處的人容易摔下來折斷,過于剛硬的東西容易斷裂滅亡。”
龔都表示認可,繼續道:“所以說,先嶄露頭角的人,往往更容易遭受挫折和滅亡。正是因為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也更容易受到攻擊。”
直到這時,劉辟才恍然大悟:“以公之見,那劉備率先入城,必定遭受最猛烈的阻擊。”
“到時候,哪怕接到天子,他也折損了大半。”
“到時候……”
“探囊取物!”
二人相視一笑,算是定下了半路截殺的盤算。
隨后,二人經過商議,便定了留下五百人馬佯攻南城。
余下二人,各領一千,分別于城北、東兩處必經之路埋伏,只待守株待兔。
……
劉備快馬加鞭,已經將身后大軍甩在后面。
隨著越來越接近皇宮,他心中的憂慮越來越盛。
太安靜了。
作為天子、大臣住所,郭城此刻正在巷戰絞肉,可隨著逐漸深入,甚至入了內城卻沒有任何阻攔。
事出無常必有妖,劉備急忙勒停馬匹,目光在四周快速掃視起來。
街道、住樓,他此刻立在皇宮中軸線上,等待著任何方向都可能出現的攻擊。
依然沒有動靜,四周只有可怕的肅殺。
“嘚、嘚~”趙云、王虎二人陸續趕來,與劉備呈丁字,分列兩側。
“放箭!”隨著三人聚齊,突然一聲號令,四周房頂、窗口等各處角落,紛紛探出弓手。
那箭支如同落雨,迅速將三人覆蓋其中。
是曹操的親點的禁軍,劉備心中自有防備,在弓手探出的第一時間便帶著二人向一旁偏殿撞去。
趙云、王虎各護左右,持刀、盾撥掉箭支無數。
三人縱馬躍過門檻,正見其中有一將領,正是此人號令發箭。
趙云不做停止,手持龍膽亮銀槍便要將那將領搠在馬下。
四周刀兵見狀,急忙擠到近前,止住馬匹沖勢,意圖揮刀將他砍殺。
王虎擔心趙云遇險,同時躍下馬來,快步跟在其后。
眼見四周刀兵就要砍在馬上,王虎大喝兩聲莽著勁頭便撞飛迎面兩人。
趙云與王虎配合默契,知道此刻右側已有王虎護衛,他便將前刺長槍改做橫掃,瞬間將幾兵長刀振飛出去。
隨后收槍前刺,又將最近的一個尉官頸上戳出個血洞。
守衛本就是曹操親兵,勇猛遠勝常人,見瞬間死傷數人,卻不做膽怯,反而越發激出血性,喊殺出聲。
二人與殿內眾人纏斗在一起,盡管時不時殺倒幾個,卻立即有人從后補上,似有無窮盡。
劉備眼見殿外又有衛兵趕來,他急忙關閉殿門,用橫木插上,獨自守在門前。
與二將喊道:“殿外正有來人。”
二將齊答:“我軍正在趕來,還要皇叔堅持片刻。”
此刻殿內守將正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剛才劉備在殿外四處觀察,并未看清其樣貌。
如今聽聞其聲,他才知道正是故人,急忙喊停殿內打殺。
劉備亦是聽見孔融聲音,急忙行入殿中與其相見,才簡要的將來龍去脈說明開來。
“哎呀!此事誤矣。”孔融面露苦色,雙手攤開,頗顯無奈道。
“那荀彧知是玄德領兵入城,已經領了數百人馬,挾著天子與宮人從地道而走,往官渡去了。”
劉備見要撲空,急忙追問道:“走了多久?”
“約有一刻。”
“此時尚未出城,還有可追。”
劉備轉身便要離開,孔融卻伸手阻攔:“這宮內侍衛皆是曹操親兵,非我所可御。所以荀彧才脅迫讓我來此偏殿,做誘餌來引玄德。”
“哎,早知是玄德,我定不能助紂為虐。”
知道孔融此刻心中內疚,劉備不做責怪,急忙開解道:“非是文舉之過,乃是玄德未看透此內殺機。若是文舉信某,不如與我一同殺將出去。”
孔融本就是漢臣,如今眼見天子被曹操逼迫至此,心中早就憤恨不已。
只可惜自己手中無兵無將,不能為天子解難。
如今在宮內重新遇見劉玄德,他心中再次騰起了一把火。
“既然如此,甚好,若能救漢室于衰微,孔融定當為玄德兄鞍前馬后,萬死不辭。”
說完他從腰中拔出長劍,一劍將殿內桌子劈去一角,誓言道:
“若違此誓,天人共戮。”
話音未落,殿門轟然倒塌,門外,數百親衛魚貫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