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綱來到紅蓮村的時候,已經是十一月中旬。
他是早上來的紅蓮村,羅大綱來時,彭剛的學生們正在操場上走步操。
尖利的哨聲,鏗鏘有力的步伐,擲地有聲的口令在操場上空回蕩。
撲面而來的肅殺之氣讓羅大綱不由得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他已從蘇三娘、陳阿九口中得知,彭剛現在訓練的這批人都是上過陣,見過血的。
“廣州的標營走步操都沒他們這么有氣勢。”羅大綱忍不住感慨道,“難不成他祖上有將門傳承?”
“彭相公的隊伍,步操不僅好看,也很實用,首次行軍,無人掉隊,攻打王大作宅院的時候,更是無一人死傷。”蘇三娘若有所思地說道。
“艇軍若能有此強援,定能成事,不至于重蹈道光二十六年和今年在江口圩的覆轍。”
彭剛在木板上書寫了一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木牌,見羅大綱和蘇三娘到訪,遂喊來李奇,讓李奇去庫房領釘子把木板釘在教室內的黑板上方。
“大綱兄弟!別來無恙,此去廣州采買物資,可還順利?”
彭剛興奮地搓著手,非常期待地將羅大綱迎至教室邊上的茶棚,親自為羅大綱奉上熱茶。
鐵匠們已經打制出了十幾根銃管,手搖曲柄的手工鉆床木匠們也在做。
現在就等高碳鋼做鉆頭了。
還有彈簧鋼,這種特種鋼材廣西很難買到,他也無法自制。
目前他自制的燧發槍擊發裝置,就卡在了彈簧鋼這一材料上。
其他的部件他都可以直接澆筑打磨,唯獨彈簧片,遲遲無法找到任何的替代材料。
“能買的都是為彭相公買來了,不過彭相公的金子可就只剩下五兩了。”
羅大綱揮手示意身后的示意后面的艇軍把東西抬上來,同時掏出一根五兩的金條在手上掂了掂,丟給彭剛。
彭剛注意到羅大綱身后的這些艇軍是生面孔,說話帶著廣東口音,想必是從廣東帶回來的死黨老兄弟。
艇軍拉隊伍的速度非常驚人,距離艇軍江口圩兵敗僅過去半年的時間,羅大綱和蘇三娘又拉起了一支六七百人的隊伍。
金條在手上還沒捂熱乎,彭剛將金條塞回羅大綱滿是陳年老繭的大手里:“總不能讓艇軍的兄弟們白跑一趟。”
艇軍在擴軍,羅大綱又是干走私的,后續肯定還要去廣州、港島采買軍需。
彭剛希望以后能夠繼續通過艇軍的走私渠道從香港廣州買一些軍火。
羅大綱是比較直爽的江湖人,也不扭捏作態,假意推辭,非常爽快地受了這五兩黃金。
“我先喝口茶喘口氣,你先看看你的貨物。”羅大綱端著茶盞坐下。
除了公制的度量衡實在難找,羅大綱只買來了法國人的秤和尺子替代外,其余的東西,羅大綱都買到了。
二手印度版褐貝斯有十四支,遺憾的是只有四支褐貝斯帶槍刺。
英國人的火藥,也買到了六十斤。
高碳鋼買到了三百斤六十斤,彈簧鋼買到了兩百三十斤。
彭剛樂得合不攏嘴,高碳鋼和彈簧鋼沒有他想象的那么難獲得。
雖說高碳鋼兩錢銀子一斤的單價,彈簧鋼快五錢銀子一斤的單價貴的驚人,可這錢花得值。
彭剛現在已經考慮羅大剛下次去廣東進貨的時候,能不能順道去香港看看能不能直接買二手的車床來。
“羅大哥下次打算什么時候去廣東?”彭剛走進茶棚,在羅大綱對面落座。
“要等到過完年后了,艇軍中的新兄弟太多,需要整訓。”羅大綱笑道,“怎么?剛回來,你就又急著趕我走?使喚騾子也不帶你這么使喚的。”
“下次去廣東,一定記得告訴我。”彭剛讓趙晗薇做些下酒菜,今天他要和羅大綱痛痛快快地喝一場。
“彭剛兄弟,你是讀書人,想必你懂得道理比我多,眼光看得也比我長遠,有個問題,還望彭彭剛兄弟能為大綱解惑。”幾杯酒下肚,羅大綱打開了話匣。
“羅大哥但說無妨。”彭剛放下酒杯說道。
“我入天地會已十年,我不明白,為何每次起事,總是功敗垂成?難道這大清,當真是氣數未盡?”羅大綱心有不甘地說出了他困惑。
羅大綱從加入天地會之前就開始行劫富濟貧之事,后來逐漸發展到了對抗官府的地步。
前前后后,羅大綱發動的大大小小反清暴動不下二十次,可沒有一次能夠真正成事。
蹉跎半生,人已中年,反清大業仍未有建樹的羅大綱感到非常迷茫。
“羅大哥在廣西的天地會中是很有威望的人物,羅大哥能否把張嘉祥,陳亞貴,區振祖聚在一處,共謀大事?”彭剛反問道,羅大綱的這個問題不難解答。
“我是艇軍,他們是他們,我不服他們,他們也不服我。”雖說同為天地會中人,羅大綱下意識地將自己和張嘉祥他們區分開來。
“半年前我能把大頭羊,大頭魚他們聚起來舉事,已經非常不易,哪里還敢奢望聚合起張嘉祥,陳亞貴他們。再者,我行的劫富濟貧的事情,他們中的大部分人舉事的念頭和大頭羊一樣,只是待價而沽,等待官府的招撫。”
“互不統屬,一盤散沙,心志不堅,這是其一。”彭剛又問道,“天地會的宗旨又是什么?”
“替天行道,劫富濟貧,反清復明。”盡管喝得已經有些微醺,羅大綱還是脫口而出。
“元末宋亡不足百年,仍有前宋遺民健在,韓宋高舉反元復宋的旗幟,可最后又怎么樣?成事的還不是朱元璋。”彭剛說道。
“前明覆亡已逾兩百年,前明的遺民早已死絕,比起虛無縹緲的前明正統,百姓們更關心的是自己的生計,自己的一日三餐,誰能給百姓飯吃,給百姓衣穿,誰就是正統。就連白蓮教都知道以彌勒降世為口號,只提救世濟民,不提復明。
若想成事,只提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平均地權,十二字足矣。”
比之蒙元對漢民的粗狂統治,滿清的統治更為精密陰毒,斷我脊梁,毀我衣冠,兩百多年過去了,這時候反清復明的口號,早已沒了市場。
若有所思的羅大綱望著在操場上走步操的隊伍,才過去不到半年,彭剛的隊伍不僅人數翻了好幾倍,看上去也愈發精悍嚴整,比他的艇軍順眼多了。
躊躇再三,羅大綱提出一個不情之請:“能否將你練步操的法子教授與我?”
彭剛起身去尋來親手撰寫的《步兵操典》,見彭剛一言不發地起身離去,羅大綱覺得剛才太過唐突了,人家的家學傳承,豈能說教就教。
“練步操的法子都在這里,你拿回去細看。”不多時,回到茶棚的彭剛將找來《步兵操典》副本遞給羅大綱。
羅大綱一愣,恍恍惚惚地接過《步兵操典》,弓身抱拳道:“往后用得著大綱的地方,你只管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