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8章 林黛玉·可憐詠絮才(5)美中不足今方信

  • 紅樓密碼
  • 洪思
  • 2567字
  • 2025-04-05 08:41:16

第五回開頭,薛寶釵入賈府以來第一段描寫寶釵的文字,其實是在描寫皇太極與朱由檢的對峙關系,若不留意便會被作者瞞過:

如今且說林黛玉自在榮府以來,賈母萬般憐愛,寢食起居,一如寶玉,迎春、探春、惜春三個親孫女倒且靠后。便是寶玉和黛玉二人之親密友愛處,亦自較別個不同,日則同行同坐,夜則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順,略無參商。不想如今忽然來了一個薛寶釵,年歲雖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而且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頭子們,亦多喜與寶釵去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寶釵卻渾然不覺。

這段文字的隱喻,容我一一解析出來。

“寶玉和黛玉二人之親密友愛處,亦自較別個不同”,“別個”是說迎春、探春、惜春,“三春”隱喻南明,是說朱由檢是合理合法、毫無爭議的大明道統繼承人,與南明諸帝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不想如今忽然來了一個薛寶釵”,是指皇太極稱帝了,與朱由檢在道統上形成競爭關系。朱由檢登基是1627年,皇太極稱帝是1636年,所以小說中黛玉先到、寶釵后來。

“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品格端方,容貌豐美”,說的是皇太極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仁孝寬惠,廓然有大度”,為滿清崛起奠定良好基礎。

“便是那些小丫頭子們,亦多喜與寶釵去頑”,是說崇禎時期,有不少邊將紛紛投降清軍。由于長期欠餉,很多守邊將士形同乞丐,為圖生存,邊軍投降清軍成為常見之事,加之軍隊內派系斗爭,相互傾軋,讓將領們離心離德。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都是崇禎早期投靠清軍的邊將,后來為成為清軍重要將領,被稱為清初“三順王”,他們將紅夷大炮的技術、騎步兵協同作戰的戰術傳到給清軍,大大增強了清軍戰斗力。崇禎后期則有洪承疇、祖大壽等一批將領在松錦之戰后投降清軍。

“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朱由檢在北京城破前,發出“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的感嘆,始終認為明朝滅亡,全部都是朝臣們的責任。

“人多謂黛玉所不及”“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這是說朱由檢不及皇太極。朱由檢是個私德極好的君子,但是個極其失敗、毫無政治智慧的政治家,而皇太極卻是不多見的政治天才,二者可謂天淵之別。

“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這句道出了朱由檢悲劇的根由。

朱由檢一向自視甚高,他的哥哥臨終前說他可為堯舜,他迅速鏟除閹黨,朝野上下頌其為堯舜,他自己也就真的信了。

據《三垣筆記》記載,朱由檢與朝臣談論時,常說要效法堯舜,有一次朝臣把他比作漢文帝,朱由檢說漢文帝只能算中等的皇帝。又有一次輔臣提到了唐太宗,崇禎帝說:“唐太宗掃蕩群雄,我自愧沒有那樣的才能;但要說到閨門無序,家法敗壞,我還羞于與他相提并論呢。”

筆者在思考怎么評價朱由檢得失之時,突然想到有一個絕佳的參照物--可以用朱由檢和張居正做對比,就知道朱由檢為什么失敗得如此徹底了。

二人的共同特點是掌握了最高權力,乾綱獨斷。

二人都是鐵腕統治--朱由檢殺起人來毫不心慈手軟,他在位十七年,殺了十一個總督,十二個個巡撫,逼死兩個閣臣、流放兩個閣臣,崇禎十二年因清軍入塞劫掠,崇禎一怒之下就殺了三十六個官員。

二人面對的是相同的政治體制,相似的官場生態。二人都是為了明朝中興嘔心瀝血、兢兢業業。

朱由檢的私德還好于張居正,朱由檢生活儉樸,張居正卻極為奢華,出行時要坐三十二人抬的大轎,內帶仆童、臥室、客廳。

但與張居正比較,朱由檢的缺點就太明顯了。

張居正二十三歲中進士,二甲第九名,絕對是少年天才。朱由檢卻只是一個學習刻苦但資質平庸的親王。

張居正授庶吉士,受到專業的政治培訓,他的導師還是名相徐階。朱由檢十七歲倉促登基,此前可能從未想過自己要做皇帝,也未接受過專業培訓。

張居正大權獨攬之前,已經在職場摸爬滾打二十五年,在內閣也已歷練了五年。他透徹理解這個龐大帝國的運行原理,了解行政系統每個細節。對于險惡官場,官員們懷的什么鬼胎,玩的什么貓膩,他洞若明鏡。

朱由檢對這些都一無所知。

張居正門生故吏遍及朝野,做起事來能與老師同心同德。朱由檢登基時在朝廷內沒有任何根基,內閣都是靠抓鬮選出來的。

面對龐大復雜的國家機器,張居正尚且不能完全駕馭,一個毫無政治經驗、滿腦子政治正確的少年,獨攬大權、乾綱獨斷,那么必然結果就是做得越多、錯得越多。如果他是個碌碌無為、無心政事的庸君,明朝敗亡得還不至于如此迅速,偏偏朱由檢又是個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工作狂。

本來朱由檢正確做法應該是請個有經驗的高手操盤,自己在旁邊加油助威、觀戰學習就好,而這位皇帝偏偏要親自上陣,還以為自己是超一流高手,孤高自詡,聽不進別人的勸諫和指導。

崇禎一朝內閣人員變動極為頻繁,十七年間換了五十個閣臣,而明朝二百八十多年歷史,閣臣總數共不超過三百人。在崇禎輔政時間最長的是溫體仁,在內閣呆了八年之久。溫體仁之所以能受到朱由檢賞識,一個重要原因是溫體仁是一個優秀稱職的秘書,從不對朱由檢指手畫腳,朱由檢向他詢問兵餉事宜時,他都說自己只是憑借文章獲得提拔,對軍事一無所知,請皇帝親自裁決。

楊嗣昌也是朱由檢最為倚重的大臣,除了個人確有能力外,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善于揣摩朱由檢的意圖,從不觸皇帝的逆鱗,敢于主動說出皇帝想說又不便出口的意見。

從朱由檢的用人好惡,就可以看出其孤高自詡、剛愎自用的性格。

朱由檢還有一個特點是做錯了事情從不反思、不承認錯誤,總是把責任推諉給別人。每次危機過后,朱由檢便要濫殺大臣,以至于到后來朱由檢問計于百官時,沒有人敢提出意見,因為誰出的主意,一旦出了問題崇禎一定會來找這個人的麻煩。

皇太極曾將朱由檢稱為“城中癡兒”,在皇太極這樣老辣的政治家眼中,朱由檢的政策措施定然是幼稚可笑的。

于是復盤朱由檢十七年的施政措施,幾乎全是臭棋。

志大才疏、剛愎自用,偏偏又兢兢業業、勤勤懇懇,這便是他悲劇的根源。

《終身誤》中有一句:“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筆者認為,這句的意思是明朝遺民往往把朱由檢視為完美君主,將其悲劇結局解釋為數運不濟或者佞臣誤國,但細細追尋歷史蹤跡,會發現朱由檢并非完美,他的失敗主要是由其“孤高自許,目無下塵”的性格缺陷造成。

林黛玉的花簽是芙蓉,花簽上寫的是“莫怨東風當自嗟”,意思是莫要怨恨東風摧殘紅顏,而應該自嗟自嘆。作者的用意或許是:不要怨恨起義軍或清軍摧殘了江山,不要委過于朝臣,失敗是朱由檢自己造成,不要埋怨他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义县| 旌德县| 广汉市| 望江县| 娄烦县| 德格县| 九江市| 石柱| 永安市| 凤翔县| 新河县| 伊川县| 新竹县| 澎湖县| 新丰县| 萨嘎县| 松桃| 沈阳市| 大庆市| 顺昌县| 铅山县| 盐城市| 绥中县| 伊宁县| 措美县| 武城县| 灵宝市| 莱州市| 武城县| 高邑县| 建平县| 隆安县| 松滋市| 锡林浩特市| 蚌埠市| 昌黎县| 崇州市| 瑞昌市| 大竹县| 洛浦县| 绍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