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9章 王熙鳳·哭向金陵事更哀(2)凡鳥偏從末世來

  • 紅樓密碼
  • 洪思
  • 2759字
  • 2025-04-03 08:35:17

我們確定了王熙鳳影射魏忠賢后,會發現作者對魏忠賢的態度并非像史書、小說中那樣,認為他一無是處、罪大惡極。作者對王熙鳳又愛又恨,甚至愛多恨。脂硯齋也說:

奸雄每每如此,我愛之,我恨之。

王熙鳳是賈母的開心果,王熙鳳所到之處盡是笑語歡聲,她對賈寶玉、林黛玉的關心照顧可謂無微不至,乃至對待賈環也如和風細雨。王熙鳳對賈府忠心耿耿,雖然經常拿公中銀錢對外放貸謀取私利,但也常掏自己的私房錢貼補大觀園開銷。對于管理賈府也是盡心竭力,所以才落下“血山崩”之癥。

但作者也不避諱王熙鳳的陰恨毒辣,王熙鳳審訊丫鬟時盡是惡辣之辭,“把嘴撕爛了他的”“燒了紅烙鐵來烙嘴”“拿刀子來割你的肉”。作為一部世情小說,王熙鳳手上竟然有五條人命:設局害死賈瑞、尤二姐,嚇死了鮑二家的,又一封信拆散了張金哥和守備之子,二人雙雙殉情。

魏忠賢正如第六十五回興兒對王熙鳳的評價:“如今合家大小除了老太太、太太兩個人,沒有不恨他的,只不過面子情兒怕他”。

天啟皇帝對魏忠賢評價很高,臨終前囑咐弟弟朱由檢要依靠魏忠賢,稱其“恪謹忠誠,可計大事”。

但朝野上下對魏忠賢無不又怕他、又恨他。魏忠賢確實心恨手辣,通過東廠和錦衣衛轄制百官,投入詔獄的東林黨人大多死狀慘烈,彈劾過魏忠賢的楊漣入獄后遭遇嚴刑拷打,打得肉綻骨裂、髓血飛濺、齒頰盡脫、脅骨寸斷,全身無一處完膚、無一寸完骨,最終以鐵釘釘入腦中而死。

魏忠賢在歷史上的惡名,與王熙鳳在賈府的形象似乎并不匹配。不論王熙鳳如何陰毒,不可否認她是賈府的棟梁,為賈府嘔心瀝血。

但在史書中,我們看到魏忠賢不僅欺上瞞下、迫害忠良,還有謀逆之心,害死了天啟皇帝的子嗣,還欲圖謀害崇禎皇帝。魏忠賢把朝廷攪得烏煙瘴氣,搞得國將不國。

筆者認為,王熙鳳作為《紅樓夢》實際上的第一女主角,作者是有呈現真實魏忠賢、為魏忠賢翻案平反的用意,這甚至可能是《紅樓夢》的創作動機之一。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那些記錄歷史的儒生,乃至那些投降了清廷,然后著手修撰《明史》的史官,要么就是東林黨人,要么與慘遭魏忠賢迫害的東林黨人有著千絲萬縷關聯。于是在他們筆下魏忠賢必然一無是處、罪大惡極,把魏忠賢描述為一顆巨大毒瘤,甚至是明朝滅亡的元兇。

其實很多關于魏忠賢的黑材料都經不起推敲。例如魏忠賢欲絕皇嗣、害崇禎,這兩件事情完全不合邏輯,但大多數介紹明末歷史的文章、書籍都會援引。

魏忠賢作為一個閹人,絕不可能有自立為帝的想法,無論他如何權勢滔天,但他的權力完全依附于皇權,如若稱帝必然眾叛親離、天下勤王之師蜂擁而至,最后定然死無葬身之地。

如果魏忠賢圖謀不軌,唯一可做的事情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朱由校沒有皇嗣,駕崩之后就會由已經成年的朱由檢繼承皇位。既然要挾持天子,那么一個襁褓中的皇子,顯然比一個成年親王更好控制。所以魏忠賢毫無害死皇子的動機。

崇禎皇帝朱由檢繼位后,如果被魏忠賢害死,那么無可爭議的繼位人便會是朱由檢的叔叔,福王朱常洵。此時朱常洵已是不惑之年,而且朱常洵背后還有一個政治斗爭經驗豐富的靠山:鄭貴妃。難道魏忠賢會認為朱常洵比朱由檢更好控制?

可見絕皇嗣、害崇禎不過是后世史家為抹黑魏忠賢編造的黑歷史。

那么魏忠賢是不是煽亂朝綱、導致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呢?

事實上,導致明朝崩潰的兩個直接原因,一是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二是清軍頻繁入塞襲擾。恰恰在魏忠賢大權獨攬之時,這兩個矛盾都處理得很好。

天啟時期陜西大旱已持續多年,但并沒有發生嚴重民變,只有零星規模,不久都平息了。這說明天啟時期剿撫有度,未使民變呈燎原之勢。我們今天追溯明末農民戰爭的起點,往往都認為是天啟七年(1627)七月的王二起義,這距離魏忠賢倒臺還有四個月。王二起義之后,陜西農民起義便風起云涌,一發不可收拾,最后埋葬了明王朝。

魏忠賢倒臺后農民起義就變為燎原之火,足見閹黨把持朝政時,賑災工作是有效的。正是崇禎皇帝徹底閹黨,打破了原來還能維持運行的行政系統,使得政府的賑災安置工作缺位,這才民變四起。

再看與清軍對峙的遼東戰場。

天啟二年(1621)督師遼東的孫承宗開始策劃構筑關寧錦防線以抵御清軍。孫承宗是東林黨人,魏忠賢與孫承宗有個人恩怨,魏忠賢曾欲拉攏孫承宗而被斥為權奸,不與交往。但魏忠賢大權獨攬之后,關寧錦防線仍然進展順利,成為明軍抵御清軍二十年的重要屏障。這個耗資巨大的工程并未因個人恩怨而遭到拖延。

魏忠賢獨攬大權之時,遼東戰場在袁崇煥指揮下還取得了寧遠大捷、寧錦大捷兩場重大勝利,重創清軍,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遭遇炮擊,身負重傷,七個月后去世。

相較之下,魏忠賢倒臺后九個月,寧遠城就因為欠餉四個月發生兵變。魏忠賢倒臺后兩年,就發生了“己巳之變”,清軍繞過關寧錦防線,陳兵北京城下。

魏忠賢固然是個巨貪,魏忠賢掌管的東廠及錦衣衛固然手段狠辣,但魏忠賢確實能威懾大小官吏,從而讓行政系統保持正常運轉,也能防止官吏們貪墨無度。魏忠賢倒臺后,崇禎皇帝廢除了東廠、削弱了錦衣衛,文官集團也就徹底失去制約,崇禎朝成為明朝歷史上貪腐最嚴重的時期。

陜西多年大旱,民變四起,很多地方出現人吃人的慘劇,崇禎聞奏痛心不已,調撥十萬石糧食到陜西賑災,糧食還沒出京城就被戶部扣了五萬石,陜西巡撫、陜西知府又各拿走兩萬石,分發糧食的鄉紳又分掉五千石,最后送到災民手上的糧食只有五千石。

崇禎一朝,朱由檢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缺餉,朱由檢苦苦哀求朝臣捐餉,東拼西湊才湊出二十萬兩白銀,李自成攻入北京后,竟從北京官員手中榨出七千萬兩白銀。

據《燕都日紀》《再生紀略》等文獻記載,在大明王朝行將崩潰時,曾經侍奉過魏忠賢的司禮太監曹化淳曾上疏崇禎帝:“如果魏忠賢還在,事情不至于如此”,崇禎帝看后十分悲痛,下旨收葬魏忠賢骸骨。

是呀,魏忠賢在,何至于如此?

如此看來,天啟皇帝朱由校臨終前說魏忠賢“恪謹忠誠,可計大事”并非虛言,天啟皇帝朱由校也并非昏庸無能之君,而是像他的曾祖隆慶帝朱垕載一樣,是一個懂得垂拱而治的皇帝。

王熙鳳的判詞中有一句:凡鳥偏從末世來。

“凡鳥”是扣王熙鳳的“鳯”字,又是引用一個典故。三國時嵇康與呂安是好朋友,一次呂安來訪嵇康不在家,哥哥嵇喜出來迎接。呂安不進去,只在門上寫了一個“鳳”字就走了,嵇喜很高興,以為是夸獎他。嵇康回來后告訴他,“鳳”字拆開就是“凡鳥”,指嵇喜是平庸之輩。

與萬歷時期的改革家張居正相比,魏忠賢只能算一個平庸的“凡鳥”,他不能針對明朝的體制弊端提出系統的改革方案,而是借助特務系統用恐怖手段威懾百官,做的是拆東墻補西墻、挖肉補瘡之事,但魏忠賢也算是個不錯的裱糊匠,能平衡各方矛盾,讓危機四伏中的王朝保持平穩運行。

崇禎皇帝將魏忠賢扳倒后,文官集團放飛了自我,各種矛盾失去平衡量,突然間爆發出來,帝國的大廈迅速崩潰。有如王熙鳳的判曲《聰明累》所言:

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州市| 喀喇| 建昌县| 年辖:市辖区| 衡水市| 沙田区| 隆昌县| 老河口市| 章丘市| 容城县| 开远市| 郧西县| 甘肃省| 云梦县| 长岛县| 科技| 罗山县| 上高县| 洱源县| 大洼县| 永川市| 城步| 鄢陵县| 依安县| 扶绥县| 静宁县| 车致| 喀什市| 灵台县| 两当县| 华亭县| 治多县| 林口县| 平远县| 张掖市| 河西区| 乌苏市| 文化| 台中市| 石泉县| 宜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