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別催!越催,孩子越不想學習
- 有邊界感的媽媽,孩子自覺又主動
- 陳歡歡
- 2569字
- 2025-04-11 14:25:38
“我家孩子特別不愛寫作業(yè)。他好像和作業(yè)有仇似的——回到家后,要么不想打開書包,取出作業(yè)本寫作業(yè),要么寫得不情不愿。我總催他:‘趕緊去寫作業(yè),否則又完不成了!’‘這么磨蹭,烏龜都比你快!’可是不管我怎么催,他寫作業(yè)的狀態(tài)都沒有太大變化。有好幾次,作業(yè)本就攤在他面前,他卻死活不拿筆寫。所以家里常常充斥著我的催促聲或責罵聲,他聽得心煩,我喊得煩躁,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其實,遇到這種問題的父母不在少數(shù)——
“我女兒去興趣班跳舞、彈鋼琴時都很積極,早早地換好衣服等我出門,根本不用我催。但是她在學習方面就很懈怠,她不愿意坐在座位上好好學習,仿佛凳子長了釘子似的,她總是坐不住。怎樣才能讓她對學習也像對跳舞、彈鋼琴一樣感興趣呢?”
“我兒子一坐在書桌前就嘆氣,只要是學習,他臉上就沒有笑容。別的孩子老早就寫完作業(yè),來到我們家門口等他去玩,他卻怎么也快不起來。我催他:‘你趕緊寫呀,別讓小伙伴等太久!’他嘆了口氣,繼續(xù)磨洋工。我繼續(xù)催:‘趕緊寫,寫不完可不能玩?。 ^了一會兒,他說他寫完作業(yè)了,就溜出去玩了。等第二天老師聯(lián)系我,我才知道,那晚的作業(yè)他并沒有寫完!我孩子怎么學會騙人了呢?”
“我也經(jīng)常催我兒子學習,而且總是催著催著就和他吵了起來。比如,我說:‘都晚上九點半了,你怎么還沒寫完作業(yè)?!’他會說:‘我就是不想寫!’我又說:‘你現(xiàn)在不寫要等到什么時候才寫?’他說:‘什么時候?qū)懞湍銦o關(guān)!’以前催他,他雖然不情愿,但還是聽的,但他現(xiàn)在常常不耐煩,甚至跟我頂嘴。我擔心我以后再也管不住他了!”
人是有惰性的,不管是孩子還是成年人,常常需要被提醒、被催促。對于孩子來說,學習時有可能缺乏專注力,或不夠自律。如果學習時遇到一些困難,孩子有可能會本能地產(chǎn)生逃避心理。如果你沒有認真分析原因,只是一味地催孩子學習,這非但不能讓孩子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反而會破壞孩子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讓孩子在催促聲中漸漸厭煩,嚴重時,孩子甚至可能產(chǎn)生逆反心理,更不愿意學習。你一味地催促,對孩子來說是壓力的入侵,是一種侵犯孩子邊界的行為,有可能造成孩子反感、焦躁。所以,你千萬不要一味地催孩子學習!要想讓孩子主動學習,你需要講究方法。
1.不要總說“立刻!馬上!”
看到孩子做事拖拉,有些父母總是控制不住自己體內(nèi)的“洪荒之力”,會大發(fā)雷霆,對孩子吼:“立刻!”“趕緊!”“馬上!”但是,這樣簡單粗暴的催促,不僅會破壞你和孩子之間的邊界感,還會將你的焦慮與憤怒傳遞給孩子。你如果想讓孩子做事麻利,想讓孩子成為時間的主人,就得讓孩子自己學會把握時間!所以,不要再拼命地催孩子了,而要讓孩子學會自主管理時間。
2.分析孩子慢的根源
有些父母可能會擔心:真的可以停止催促,讓孩子自己主動學起來嗎?請放心,你只要找到孩子完成學習任務慢的原因,對癥下藥,讓孩子主動學習并不是難事。你可以觀察孩子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的言行,或聽取老師的反饋,等等,分析孩子做事、學習慢的原因。
如果是孩子時間觀念不強,導致學習效率低下,那就從細節(jié)抓起,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幫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如果是孩子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課堂上沒聽懂,導致作業(yè)沒辦法順利完成,那就耐心地引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并積極與老師溝通,讓老師在上課時多提醒孩子不要走神兒;如果是孩子平時練習得太少,導致孩子遇到難題時不會解答,那就和孩子一起深挖根源,讓孩子弄懂概念,鞏固基礎知識,并學會舉一反三;等等。
但在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你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身份——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你只是孩子的引導者和被模仿者,這就意味著,你替代不了孩子,但卻能深刻地影響孩子。所以,你不要著急,而要將催促的話語改為溫和的詢問。只有這樣,孩子才有可能在你的關(guān)心中獲得支持與動力。
3.利用“鳥籠效應”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熱情
有些父母說:“孩子有很多愛好和興趣,但學習不在其中?!焙⒆涌梢詮呐d趣和愛好里學到很多,對于有些孩子來說,學習可能比較枯燥,反復的練習可能讓孩子對學習失去熱情。所以,你要做的不是把學習當作一種任務強加給孩子,而是給學習套上有趣的外衣,讓孩子體會到學習是充滿樂趣的。
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鳥籠效應”指的是一個人原本對某類事物并不感興趣,但如果他身邊的人對該類事物談論得多了,他也會隨之感興趣起來。你可以向孩子講述學好某學科的意義或講述一些有關(guān)某學科的趣事,比如:“你如果學好地理就能更好地欣賞河山的壯美,旅游時會有更多新發(fā)現(xiàn)?!薄澳阒牢锢韺W發(fā)展到現(xiàn)在,還存在‘兩朵烏云’嗎?”此外,你也可以常帶孩子去科技館或博物館轉(zhuǎn)轉(zhuǎn)。相信孩子多聽、多看了,心里就會燃起學習的熱情。
4.巧用心理暗示
雖然總是催孩子學習這種做法并不被提倡,但是父母的催促也并非都是無用的。適時且適當?shù)卮呤怯行Ч?,而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催促時的方法和態(tài)度。你可以將嚴厲的明示改為有趣的暗示,比如,當你下班回到家時,看到孩子在看電視而還沒有完成作業(yè),你可以這么講:“咦?今天這么有‘閑情雅致’啊!看來學習任務已經(jīng)完成了吧?”“某人再不寫完練習題,就吃不到我買的冰激凌啦!”不管你采用何種暗示方法,重點是孩子能夠聽進去。孩子只要能把你的委婉提示聽進去,便不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從而能主動學習。
5.學會正確地夸獎孩子
在孩子燃起學習熱情,開始主動學習后,你不要認為之后的事與你無關(guān)了。要想讓孩子的“學習之火”持續(xù)燃燒,你需要不斷地鼓勵、夸獎孩子。比如,你要告訴孩子:“你只用這么短的時間就能寫完一篇高質(zhì)量的作文,你真棒!”“只剩最后一題了,你再努力努力,馬上就能看新買的漫畫書啦!”
但是,你要避免盲目的、毫無理由的鼓勵。比如,孩子遇到問題和困難時,你只會說:“媽媽相信你,你是最棒的!”“不要怕,你一定可以!”這樣的話語非但不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還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小的壓力。實事求是的夸獎才是正確的、尊重孩子的鼓勵方式。
6.你就是孩子的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很強大的,而父母正是孩子的第一學習對象。所以,你不要再把催促當成讓孩子好好學習的唯一手段,而要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激發(fā)孩子的學習動力。你要以身作則,將手中的手機換成書本,將口中的鄰里八卦換成書中的知識,向孩子展示知識的魅力,引導孩子去探尋。比如,只要你堅持閱讀,你的孩子就會默默地向你學習,久而久之,也會養(yǎng)成愛閱讀、主動學習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