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名著:青少年版(2024版)
- (清)曹雪芹 (明)吳承恩 (明)施耐庵 (明)羅貫中著 竹馬書坊 無齋公子改編
- 2809字
- 2025-04-30 10:15:41
第四回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京郊有個劉姥姥,是個老寡婦,膝下無子,只靠兩畝薄田度日,有女兒劉氏,女婿王成,小名狗兒。女兒、女婿兩人生有一子一女,男孩叫板兒,女孩叫青兒。一家四口,以種田為生。因家中地里事忙不過來,兩個孩子無人照料,王成就把岳母劉姥姥接來一起過。
這年秋末冬初,天氣漸漸冷了,家中過冬的東西還沒有置辦齊全,王成不免心中煩悶,吃了幾杯酒,不是打孩子就是罵老婆。
劉姥姥看不過去,便道:“姑爺,你莫怪我多嘴。只在家里生氣有什么用?現在我們雖然住在鄉間,但終究是天子腳下。京城里面到處是錢,就看你愿不愿意去拿。”
王成冷笑道:“嘿,你老只會說現成話,難道叫我去搶不成?”
劉姥姥道:“誰叫你去搶了?你就不能動動腦子,想想辦法嗎?”
王成沒好氣地道:“我能有啥法?我又沒有收稅的朋友、做官的親戚。就是有,就咱家這副窮樣,人家也未必理會咱。”
劉姥姥念頭一轉,卻道:“我這里倒是有個主意。當年你爺爺和金陵王家聯過宗,他家還照顧過你們。如今走動走動,也許能得些好處。”
劉氏卻道:“只怕咱們這樣嘴臉,到人家那里丟人。”
王成卻動了心思,笑道:“姥姥,既是如此,你老人家何不去探探風頭?”劉姥姥嘆道:“古話說‘侯門深似海’啊。他家人又不認得我,就怕去了也是白去。”
王成說:“這樣,你帶著板兒去找在賈府做事的周瑞,讓他幫襯一下,這就好辦了。”劉姥姥只好答應舍著老臉走一趟。
第二天一早,劉姥姥帶了外孫子板兒進了城。來到寧榮街上,只見榮府門前的石獅子旁停著許多轎子車馬。劉姥姥不敢過去,先撣撣衣裳,教了板兒幾句話,然后才蹭到角門前。只見幾個人正坐在那兒閑聊,劉姥姥蹭上去道:“幾位太爺們納福呢。”
眾人打量一會兒,問哪里來的。劉姥姥賠笑道:“我找太太房上的周瑞周大爺。”眾人都不理睬她,還是一個年老的人說了話:“他往南邊去了,他娘子在家,你繞到后街門去找吧。”劉姥姥謝過指點,領著板兒繞到后門,一個孩子把她領到了周瑞家。
周瑞媳婦走出來問:“是哪位?”劉姥姥笑著招呼:“你好呀,周嫂子!”周瑞媳婦認了半天,才笑道:“哦喲,劉姥姥,你好呀!這才幾年,我就忘了,請家里坐。”進了屋,周瑞媳婦先問了些別后閑話,然后才問劉姥姥今日是路過,還是特地來的。劉姥姥道:“原是特來瞧瞧嫂子你,二來也給姑太太請安。要是能見一面最好,不能見就請嫂子致意了。”周瑞媳婦聽她這樣說,心中已經明白她的來意。
一來看往日的交情上心中不好推卻,二來也想顯示一下自己的體面,周瑞媳婦笑道:“姥姥放心,大老遠的誠心誠意來了,豈能叫你不見真佛就回去?你原是太太的親戚,又拿我當個人,投奔我來,我就破個例,給你通個信去。如今當家的是璉二奶奶,就是太太的娘家侄女,小名叫鳳姐。今兒個寧可不見太太,倒要見她一面,才不枉到這里來一趟。”
劉姥姥說:“阿彌陀佛,全仗嫂子方便了!”周瑞媳婦便派了小丫頭去打聽老太太屋里擺飯了沒有。二人又說了一會兒閑話,小丫頭回來說:“老太太屋里已擺完飯,二奶奶在太太屋里呢!”周瑞媳婦連忙帶劉姥姥起身,說:“只能趁這個空,遲一會兒回事的人多了,就難說上話了。”
劉姥姥又交代板兒幾句話,便跟周瑞媳婦往賈璉住的東跨院來。周瑞媳婦讓她在外面等一等,獨自走進去,先見了鳳姐的心腹大丫頭平兒,把劉姥姥的來歷說明,平兒就讓她祖孫倆先過來。
劉姥姥跟周瑞媳婦走進來,只見滿屋的東西耀眼生輝,陣陣異香撲鼻,令人頭暈目眩。平兒打量了她一眼,問個好,讓了座。劉姥姥見平兒遍身綾羅,插金戴銀,便以為是鳳姐,正要喊姑奶奶,周瑞媳婦介紹道:“她是平姑娘。”才知道這是王熙鳳的大丫鬟,叫平兒。
劉姥姥問過好,到炕上坐下,正要說話,突然聽到丫頭們一陣亂跑,說:“奶奶來了。”平兒與周瑞媳婦連忙起身,對劉姥姥說:“你只管坐著,等是時候我們來請你。”說著二人迎了出去。過了陣,見兩個人抬了一張炕桌來,上面擺滿了魚肉,板兒吵著要肉吃,劉姥姥打了他一巴掌,這時就見周瑞媳婦招手叫她過去。
劉姥姥帶著板兒來到堂屋,見炕上坐著一位天仙般的麗人兒,正是王熙鳳。劉姥姥連忙拜了幾拜,道:“問姑奶奶安。”王熙鳳說:“周姐姐,快攙起來,別拜了,請坐。我年輕,不大認得,也不知什么輩分,不敢稱呼。”
周瑞媳婦說:“這就是我剛才說的那個劉姥姥。”王熙鳳點點頭。劉姥姥坐在炕沿上哄板兒出來作揖,可板兒躲在她的身后,死也不肯出來。王熙鳳笑道:“親戚們不大走動,都疏遠了。知道的,說你們嫌棄我們;不知道的,還只當我們眼里沒人似的。”
劉姥姥連忙道:“我們家道艱難,走不起。”王熙鳳笑道:“我們不過托祖上的福,做個窮官兒罷了,不過是個空架子。俗話說:‘朝廷還有三門窮親戚。’何況你我。”說著,叫丫頭抓了些果子給板兒吃,又吩咐周瑞媳婦去王夫人處回話。
說了幾句閑話,一會兒工夫,周瑞媳婦回來說:“太太說今日不得閑,有什么事二奶奶做主便是。沒有說的便罷,有什么事只管對二奶奶說,和太太一樣的。”一邊說著,一邊朝劉姥姥使眼色。
劉姥姥會意,還沒張口臉色先紅,只得不顧羞恥地說:“今天初次見姑奶奶,按理是不該說的,只是大老遠地來到你老這里,少不得說了。只因他爹娘連吃的都沒有,天氣又冷了,只得帶著你侄兒奔你老來了。”說著,又推板兒:“你爹娘怎么教你的?只顧吃果子!”
王熙鳳早已明白,見她不會說話,笑道:“好了,你不必說了,我知道了。”于是便讓周瑞媳婦安排劉姥姥去吃飯。周瑞媳婦端來一桌客飯,安排在東屋,招呼劉姥姥與板兒過去吃。
王熙鳳趁空問周瑞媳婦:“太太都說什么了?”周瑞媳婦說:“太太說:原不是一家子,不過因出一姓,當年又與太老爺同處做官,偶然聯了宗。這幾年來不大走動。以往他們來,也沒空手讓他們回去,二奶奶做主便是。”王熙鳳道:“怪不得我不記得這門親戚。”
正說著,劉姥姥已經拉著板兒過來,咂著嘴,舔著唇,連聲道謝。王熙鳳道:“你老的意思我已經明白。論起親戚,原該不等上門就該照應才是,但如今家中事太多,太太漸漸上了年紀,一時想不到也是有的。如今我接著管事,又不大知道都有哪些親戚。我們家從外面看轟轟烈烈,殊不知大有大的難處。今天你既大老遠來了,又是頭一次向我張口,怎好意思讓你空手回去。正巧昨兒太太給我的丫頭們做衣裳的二十兩銀子,你要不嫌少,先拿去用吧!”
劉姥姥眉開眼笑道:“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你老拔根汗毛,比我們腰還粗哩!”周瑞媳婦見她說話粗鄙,只管使眼色制止她。王熙鳳笑著不理睬,讓平兒拿來銀子送到劉姥姥跟前,接著說道:“這是二十兩銀子,暫且拿回去給孩子們做冬衣。以后沒事就來逛逛,都是自家親戚。天也晚了,我就不留你們了。到家給家人都問個好兒吧。”
劉姥姥拿了銀子,千恩萬謝,跟著周瑞媳婦到了外廂房。周瑞媳婦免不了數落劉姥姥嘴上沒個把門兒的,劉姥姥笑著說:“我見了她,嚇得哪還會說話呢!”二人說著,又到了周瑞家坐了一會兒。劉姥姥要留下一塊銀子給周家的孩子買果子吃,周瑞媳婦哪里看得上呢,執意不肯要。劉姥姥千恩萬謝后,帶著板兒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