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酬功
- 歲月回聲:我在火紅年代吃肉肉
- 閑魚寶寶
- 2290字
- 2025-04-19 19:18:51
秦國慶回來之后,一家人聚在爐子周圍取暖閑聊,他來來回回忙個不停,一會兒給小妹拿烤紅薯,一會兒幫母親換煤球,一會兒又要給大姐端茶倒水。
秦母見他跑來跑去的折騰,知道他必有所求,直接開口說破,“別瞎忙乎了,有啥事直說吧!”
秦國慶微一沉思,道:“娘,過兩天就是十月一了,得去給爹送寒衣啊!”
十月一又叫‘寒衣節(jié)’,是北方傳統(tǒng)祭拜先人的日子,與清明節(jié)、中元節(jié)并稱華國三大鬼節(jié)。
意思是到了這一天,天氣開始轉涼,人們開始準備御寒的衣物了。活著的人需要御寒,逝去的親人自然也需要,慢慢的也就形成了,十月一燒紙送寒衣的習俗。
各地的習俗不一樣,各個家庭的習慣也不一樣。有的非常重視,儀式隆重,男女老少都要到齊。有的連黃紙都不燒,到了日子,心里哀思一下就算過了。
因為這寒衣節(jié)和中元節(jié),不像清明節(jié)那樣受到國人的普遍重視,都算是小節(jié)。
以京師地區(qū)的傳統(tǒng)來說,就是去南紙店買一些寒衣紙,去墳頭或者路口燒完了事。
聽到秦國慶要去送寒衣,秦母眼皮子都沒抬,輕聲說道:“行啊,讓你大姐跟著去。”
對于秦國慶整天去郊外亂竄,她已經(jīng)麻木了,三天兩頭的不是兔子就是野雞,經(jīng)常烤好了往家里帶,還每周都給食堂送一次魚,這些東西都不用說,肯定是兒子去郊外折騰回來的。
現(xiàn)在這小子正兒八經(jīng)的找了個借口,那必然是另有所圖。說不得就是郊外玩膩了,想要進深山撒野。她這當娘的怎么可能放心得下?多一個人跟著,也算是給他上了一道保險。
秦國慶聞言連連搖頭,“那天是周二,大姐還要上班呢!”
“那就讓她請假!要不我跟著也行。大不了到時候我不去墳上,在村口等你。”秦母撇了他一眼,道:“反正你是別想著一個人去!”
秦國慶見秦母態(tài)度堅決,知道不可能獨自行動了,只好悻悻的道:“那還是大姐吧,您就別跟著受累了。”
二姐此時卻蹦了出來,道:“還有我,我也去!”
“你不能去。”秦母直接否決。
“為啥?上次不是我們?nèi)齻€一起去的嗎?”二姐不解的問道。
“你還得上學呢,上次是周末。”秦母解釋道。
二姐滿臉的不服氣,道:“那我也請假,大姐不是也請假了?”
“你大姐還給家里掙工資呢,你也能掙?少廢話,說了不許就是不許。”秦母訓斥道。
“不去就不去!有什么了不起......”二姐沒敢再打辯兒,只是忍不住的小聲碎碎念。
......
翌日,中院東廂房
秦國慶、房大龍和王修文圍桌而坐,桌上四涼四熱八道菜,擺的滿滿當當。
三大爺報功之時也沒忘了房大龍,獎勵很快就下來了,房大龍請二人過來,親自下廚整了一桌,以作慶祝。
王修文坐在主位,端起酒杯,‘滋溜’一聲小酒下肚,哈了一口酒氣。
隨手把酒杯放到了桌上,也不動筷子吃菜,先嘆了一口氣,“哎!”
秦國慶納悶,獎勵下來了,不是好事嗎?嘆哪門子氣啊?他開玩笑道:“三大爺這是怎么了?有啥不高興的事情,說出來讓我們高興高興啊!”
王修文瞥了他一眼,沒心情跟他逗樂子。
房大龍在一旁嘿嘿道:“廠里沒提進步的事兒。就是全廠通報表揚,一人給了一張自行車票。”
秦國慶這才明白王修文為啥悶悶不樂。
不過這年月自行車票也是稀罕物,有了這玩意兒,才有去商店購買自行車的資格。
“那不挺好嗎?趕明兒個你倆,都整輛自行車回來。到時候咱們院子里就有三輛了,簇新的自行車排著隊騎出去,走到哪兒都顯得排場!”秦國慶端起杯子,對著王修文說道:“三大爺,是好事啊,這我得敬您一杯。”
王修文想到新自行車,心情舒暢了一些,可這次花了偌大的功夫,也沒能成功進步,還是感覺有點郁悶。他斜著眼睛對秦國慶挑刺道:“你就拿茶水敬我啊?”
秦國慶失笑,“那不然呢?我一個孩子,還能跟您喝個二五二六的?”
房大龍趕忙端起酒杯,打圓場道:“我來,我來。三大爺您看我這個,誠意夠了吧?”
王修文瞅了他一眼,沒再說話。
三人端起杯子,互相致意,走了一個。
一杯酒下肚,秦國慶眼珠一轉,替王修文抱起了不平,“按說不應該啊,這爐子比原來省了小一半兒的煤,又能給大家節(jié)省時間。這么好的東西,應該功勞不小呀?不給您兩位提拔提拔,有點說不過去吧?”
“誰說不是呢?我費了半天勁,就得一自行車,這廠里也太不公平了。”王修文算是遇到了知音,拍著大腿抱怨道。
房大龍在廚房人緣好,消息靈通,早就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人家領導說了,這東西就是個生活小改進,跟咱們廠子不對口。咱們這么大個廠子,要是琢磨煤球爐子這種小事兒,那叫殺雞用了牛刀。能給咱這點兒獎勵就算不錯了,反正我是挺知足的。”
秦國慶聞言一拍額頭。
糟糕,失算了。
應該把爐子給鄭主任的......
現(xiàn)在正搞全民大辦,街道也有打鐵鋪子,要是能改成個煤爐廠,說不得母親的工作,就可以直接轉正了。
秦國慶心里微微后悔,不過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也不必再做糾結,至于母親轉正的事,以后再找機會唄。
放下心中的小疙瘩,秦國慶端起杯子敬了王修文一個,“三大爺,大龍哥說得對,知足常樂唄!咱已經(jīng)得了獎勵,又沒有吃虧,就沒必要再計較了。再說您以后不是還能打爐子嗎?要不賣給其它人試試?還能掙倆零花錢啥的。”
王修文又喝了一杯小酒,稍稍有點上頭,他僵著舌頭說道:“咱堂堂國家工人,還能去干那丟人的事兒?給自家打個爐子,那是理所應當。給鄰居們打爐子,那是人情往來。
要是打了爐子拿出去賣,那不成投機倒把了?你問問大龍,我給他打的兩個爐子,提一句錢的事兒沒?”
秦國慶沒想到他還能有這種覺悟,他一直以為王修文就是個單純的渾人,房大龍的上一輩榜樣。
誰知道他還真有點小可愛,不貪小財,還頗有集體主義榮譽感。
秦國慶一豎大拇指,贊道:“還得是您吶!果家工人覺悟就是高!”說著又斜了一眼房大龍,“兩個爐子?另一個去哪兒了?”
房大龍一翻白眼,“給小草了,我上次就是沒想起來,還能真的冷心冷肺?那是我親妹妹!”
秦國慶這才釋懷,發(fā)揮出超越時代的酒場功力,輾轉騰挪給這二位灌起了迷魂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