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傻柱考棒梗
- 穿越四合院:先弄個甲方做做
- 青辣椒炒肉絲
- 2048字
- 2025-05-18 23:30:00
何家傻柱與顧平安聊得熱火朝天。
賈家,秦家兩姐妹也是睡不著。
“姐,現(xiàn)在怎么辦?“秦京茹不舍得嫁進城里的機會。
“京茹,這是你嫁入城里唯一的機會,所以,你一定要把握住。”
“啊,唯一啊。”秦京茹沮喪道:“就沒有別的人了嗎?”
“沒有,京茹,姐都跟你說了,你農(nóng)村戶口,沒有商品糧,嫁到城里來,沒有口糧,要買高價糧,這樣的媳婦誰敢娶?”
“條件好的,他們可以娶到城里有知識,有文化還有工作的對象,條件不好的,自己都養(yǎng)不活,娶了農(nóng)村姑娘,更養(yǎng)不活,你嫁過去,也是餓死,還不如嫁農(nóng)村家里條件好的。”
秦京茹知道,秦淮茹說的也是實情,城市與農(nóng)村有著天差之別,農(nóng)村姑娘嫁入城里,不僅自己沒有口糧,生的孩子也沒有口糧,想要吃飯,就只能買高價糧,價錢是商品糧價錢的幾倍,這不是一般人供得起的,所以,城里人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娶農(nóng)村姑娘的。
城市男青年娶農(nóng)村姑娘的情況一般有兩個,要么是真愛,非你不娶非你不嫁。
要么是沒有辦法,娶不到城里姑娘,年紀大了,要成家了,只能娶農(nóng)村姑娘。
秦淮茹嫁賈東旭的時候,城市農(nóng)村的區(qū)別還不大,秦淮茹嫁給賈東旭算不上高嫁,嫁過來之后,她可以將戶口遷到城里,但是她貪圖分給她的幾畝地,不用她勞作,只用將土地承包給別人,就能按比例分配到糧食,為了占這個便宜,所以,她才一直沒將戶口遷進來。
后面農(nóng)村搞合作社,分配下去的土地統(tǒng)一管理,必須干活才能分到糧食
這時候,秦淮茹想將戶口遷到城里已經(jīng)不行了,賈家五口人,只有賈東旭一個人有商品糧,賈家生活頓時陷入貧困。
然后便是傻柱這樣的,傻柱的名聲壞了,年紀也大了,城里很難找到媳婦,去農(nóng)村找就容易多了。
這一次秦淮茹是真心撮合秦京茹與傻柱,所以,沒有將秦京茹帶到許大茂面前。
許大茂以為傻柱有了未婚妻,就算秦淮茹將秦京茹帶到他面前,他應(yīng)該也不會動截胡的心思。
許大茂見識過顧平安的厲害,也見識過楊娉婷的厲害,這兩姐弟,可不是好胡弄的主,他才不會去招惹這樣的人。
“傻柱的事情,你先別放棄,那兩姐弟呆不了多久。”
“呆不了多久是什么意思?”
“我會想辦法趕他們走的。“
“姐,你這么厲害?”秦京茹佩服極了。
“好了,這幾天先住在姐家,你呢,表現(xiàn)得勤快點,讓傻柱認識到你的好,說不定他態(tài)度就變了。”
“我聽姐的。”
秦京茹答應(yīng)了,她不想離開城里回農(nóng)村,她也想爭取一下,畢竟,傻柱是她嫁進城里唯一的機會。
轉(zhuǎn)眼到了第二日。
“今天就練到這了,明天見。”傻柱跟自己的徒弟告別,帶著顧平安往回走。
“平安,今天自己做早飯吃,我給你做打鹵面。”
“好。”
“那走快點。”傻柱加快腳步往四合院走去。
顧平安不明白他那么急著回去干嘛,也沒有問,只是緊走幾步跟上他的步伐。
回到家,傻柱往賈家望了望,看到棒梗還在家里吃飯,便進了廚房,舀了面開始和面。
面和好之后放在盆子里醒發(fā),洗了把手便走了出來。
“棒梗。”傻柱叫住正在去上學的棒梗。
棒梗看了眼傻柱,翻了個白眼走了。
可將傻柱氣壞了。
“棒梗,我這有好吃的。”傻柱掏出一顆水果糖。
“就一顆。”棒梗不滿意,這傻柱也太小氣了,他還有兩個妹妹呢。
“考你一下,這些字你認識嗎?”傻柱掏出昨天抄下來的字,遞給棒梗。
棒梗看了看,一半的字不認識,但是他不會說的。
“哼,我干嘛要告訴你。”
“那算了,原本你識得一個字給你一顆水果糖的。”
“一個字一顆?”棒梗抓住傻柱話里的意思。
“對,一個字一顆。”
“我,我認識......這些字我全認識。”棒梗一點也不心虛的說道。
“那你說說,這個字念什么,是什么意思?”
傻柱指著第一個字問道。
“這個,這個.....”
偏偏第一個字就不認識。
棒梗掩飾自己的心慌,不慌不忙的說道:“這個念‘單‘’。”
“不對,這個不念單,這個念禪,禪讓的禪。”
“棒梗,你都四年級了,這個字還不認識。”
“誰說這個念‘禪’了,傻柱,你自己就是個傻子,你怎么認識這個字,你是亂蒙我的吧,就是為了不給我糖果。”棒梗倒打一耙,順手將傻柱手中的水果糖給搶走了,跑了,一會兒跑沒影了。
傻柱還一手拿著紙,一手伸成掌,呆愣著,半天沒有反應(yīng)。
顧平安靠在門檻上忍不住笑出聲。
“你笑什么?”傻柱有些挫敗道。
棒梗從前對傻柱還是挺有禮貌的,傻叔長傻叔短。當然,給他好處的時候便是傻叔長,沒好處給他的時候便是傻叔短,不管長還是短,對傻柱還是有幾分親近之意。
但是今天他,眼里,面上全是滿滿的怨念與惡意。
“柱子哥,你還沒看出來嗎?棒梗就是個小白眼狼,長大之后就是大白眼狼。”
“哪會,這孩子還是不錯的,知道照顧妹妹。”
“呵,哪個當哥哥的不照顧妹妹,這個年紀的孩子,都幫著父母承擔家務(wù),為父母減輕負擔,承擔一部分家庭責任了。”
“就如我。”顧平安指了指自己,“哪怕三大爺家的小兒子閻解曠,還時不時的做工賺些零花錢貼補家用呢。”
“你啊,就是對他濾鏡太好了,老是覺得他是好孩子。”
“哦。”傻柱吶吶的應(yīng)了聲,跟在顧平安身后走進屋,來到廚房,后知后覺問道:“平安,什么是濾鏡?”
“濾鏡就是,原本這人很一般,但是戴上濾鏡之后再去看這人,就會覺得這人好好,哪哪都好。”
“還有這東西。”傻柱感慨道。
“你不就經(jīng)常戴著濾鏡看秦大媽嘛。”
“沒有的事。”傻柱當然不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