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九五升格,周天儀軌
- 大明:萬壽帝君名符其實
- 顥天孤穹
- 2087字
- 2025-04-03 14:43:24
紫禁城,這座至尊至貴的皇都,無疑是建的極好極妙,然而在興建之時匠人似乎過于注重皇家威儀,以至于出現一個重大紕漏!
雷擊失火!
紫禁城剛剛建成就遭遇了一次雷擊,奉天殿直接被毀,附近地方也遭受波及。
而在歷史上嘉靖年間更是爆發了一次更大的雷擊失火事件,把嘉靖的萬壽宮都給燒了。后面萬歷年間又是一場規模宏大的雷擊。
如此蹊蹺而又危險的事,朱厚熜不得不謹慎對待,不然哪天睡著覺被雷劈了,那還能醒得過來嗎?
當然朱厚熜不是什么建筑大師,他可不會整什么避雷系統。很多人可能覺得裝個避雷針不就完事了嗎?
哪里有那么簡單!避雷系統古代匠人早就有所研究,歷朝歷代的皇宮從來沒有像紫禁城這么夸張,被雷追著劈的。
所以紫禁城的問題很大!
“九五升格之局,遭天妒嗎?”
不知不覺間,朱厚熜已經來到了奉天殿,當初入城之時在奉天殿暫住,朱厚熜并無察覺異常,他的望氣之術被遮蓋了。
可是現在朱厚熜勘察整個皇宮,以《圣庭踏仙菉》中記載的鑄圣庭之法再看卻是發現了端倪,整個紫禁城的格局,并不是九五至尊局,而是九五升格局!
飛龍在天,于世不容!
朱厚熜環顧大殿各個角落,最終將目光聚集在了“建極綏猷”的牌匾上,朱厚熜輕踏幾步,飛身立于牌匾之上,只見牌匾后方一個方方正正的寶盒靜靜呆在那里。
看到這個寶盒的瞬間,朱厚熜若有所思,他恭敬地取下寶盒,然后緩緩打開,只見一枚散發著瑩瑩白光的印璽矗立其中,印璽上方九龍盤踞,下方則是方方正正,完美無瑕的玉石。
朱厚熜拿起玉璽看向下方的刻字,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下方已經刻畫出了輪廓,可是最核心的文字卻是一個沒有。
“未完成的作品,也或許是不能完成的作品。”
朱厚熜手托玉璽感嘆一聲,皇室秘聞中記載,太祖朱元璋曾偶然得到一塊千古罕見的藍田水蒼玉,此玉大小正好適合雕刻一枚傳國玉璽,當時太祖只感覺天命所歸。
然而此玉璽雕刻九年后,國師劉伯溫突然強行停工,并諫言太祖另造二十方寶璽。
此事之后關于這枚玉璽的記載便中斷了,而國師劉伯溫也自那之后被太祖不喜,二人最終未能成就君臣典范。
“功虧一簣,九五登極,看來我在這方世界不會寂寞了。”
朱厚熜收好玉璽,昂然踏出奉天殿,現在他的路前所未有的清晰。
在朱厚熜出來后,隨侍太監立刻圍了過來,朱厚熜拿起御筆在帛書上畫出最后的圖案。
周天儀軌!
《圣庭踏仙菉》中所記載的一種法器,其作用便是勾連大地山川,周天星斗,以此觀測萬象,推演萬象。
天地萬物皆有其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此儀軌掌天地規矩,圣庭之內發生之事皆如掌上觀紋!
不過現在這個周天儀軌,只是局限于紫禁城,想掌控整個大明還必須由專人負責,去勘探每一處地勢,然后對現在的周天儀軌進行補充。
“黃錦,立刻叫魯缺進行建造,就建在西苑就行了。”
其實最佳的建造地點剛剛已經看過了,可是有九五升格之局在,朱厚熜要是敢建在這里,立馬就是一道天雷劈下。
在整頓山河之前,朱厚熜還不想挑戰這天劫之威,而周天儀軌的存在也是為了壓制九五升格之局。
朱厚熜要厚積薄發,積累足夠的氣運,然后再去面對這九五升格之劫!
……
浙江余姚,一封書信到達了一個神氣攝人的老人手中,而信中所寫之話俱是離經叛道之詞,信中最后一句則是:
“王師自己堪破了世間規矩,不知可愿助這天下人堪破規矩?”
老者看完書信不由得撫掌大笑。
“世間枷鎖本是夢,無形無相亦無我。這滾滾紅塵又何妨再走一遭?”
而在另一邊,一處驛站之中,一個中年人正慷慨激昂,周邊一群形形色色的讀書人環繞,仿佛是在聽老師講課。
“諸位都知道我儒家非常講究禮節,很多人都罵我們是酸腐文人,不知變通,不知諸位對此作何看法?”
下方讀書人紛紛舉手,踴躍發言,一個年輕人說道:
“荀子曰:禮者,人道之極也,禮是遏制人性之惡的方式。”
另一個年輕人則說:
“禮是為了讓世間有規矩,我們儒家將道德含義融在了禮儀之中,遵禮即遵德!”
此話一出,下方喝彩之人無數,眾人紛紛拍手叫好。
而在中間的中年人則按下眾人激動的心情,語重心長地說道:
“禮固然重要,但是遵禮即遵德,這句話卻是我們儒門最大的痹病!”
中年人的話引起一片嘩然,他則是繼續說道:
“我們儒門發展其實只有八個字,以仁為本,以禮為術,禮只是術而不是根本,重禮而忘本則本末倒置,淪為腐儒!”
驛站之內一片寂靜,忽然嘈雜的開門之聲傳來,一人臉色欣喜地走到中年人身邊,大聲說道:
“張兄,你可以進京了。”
……
京城百匯樓內,一場宴席酒至正酣,一個鬢角花白的精神老頭正放浪形骸,旁邊的人都在互相使眼色,仔細看去就會發現,宴席之中只有這個老頭在猛喝,其他人卻是淺嘗輒止。
“王尚書可知,明日楊廷和便要向陛下進言裁汰冗員了?”
“裁汰冗員?這老楊頭居然能干點正事了?”
通紅的臉,迷離的眼,在聽到令自己驚訝的消息后居然振奮了起來。
“王尚書,我們也明白裁汰冗員乃是國家大事,必須要做,我們愿意鼎立支持,不過……”
另一人接過話茬,繼續說道:
“這裁汰冗員就怕有人在暗中做手腳,王尚書乃剛正不阿之人,我們最是信得過,所以我們愿意共同推舉王尚書主持這次裁員!”
“好!”
王老頭一拍桌子蹦了起來,毫不忌諱地大聲說道:
“你們放心,他楊廷和敢借裁員之事,行黨同伐異之舉,我王瓊立刻就和他玩命!”
這便是現任大明“罵神”,王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