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罷市,罷官
- 大明:萬壽帝君名符其實
- 顥天孤穹
- 2131字
- 2025-04-26 10:14:51
清晨,佃農白麥力仔細數好家里為數不多的一百枚銅錢,然后將其緊緊束縛在衣服的內兜,生怕掉出去一枚。
在收拾妥當后,他興高彩烈地走向糧鋪方向,今日終于能夠買糧吃口飽飯了。
然而就在他到達糧鋪之時,卻發現鄉鄰們圍堵在了糧鋪門口,旁邊還有幾個衙役在虎視眈眈。
就在他一頭霧水之時,一個農民撤開身形,幾個大字明晃晃出現眼前,一斤麥粒八十文!
“這是什么情況?怎么一下子漲了三十文?這還怎么買得起?”
白麥力拽住一個熟人,想要詢問發生了何事,可惜別人也是搞不清狀況。而糧鋪掌柜趾高氣昂地表示:
“現在的山西,糧食就是這個價,你們愛買不買,少在這搗亂,不然我奏請官府將你們拿辦!”
糧鋪掌柜話音落下,附近衙役站起身,手撫刀柄,兇神惡煞的樣子,沒有言語就足以讓這些平頭百姓膽寒。
就在此時,一個粗布麻衣的農民急匆匆跑來,嘴里大喊道:
“鄉親們快去東邊的張家糧鋪,他們沒漲價!”
聽到此言,眾人哪還顧得了許多,一窩蜂朝著東邊跑去。而糧鋪掌柜看著他們匆忙的背影發出一陣冷笑。
而等到白麥力跑到張家商鋪之時,里面已經沒有糧可賣!
“大家不要急,我們張家的糧鋪每天都會放一部分糧的,絕對不漲價,每人暫時限購一斤糧,大家多多體諒,多多體諒。”
張家商鋪的掌柜謙卑地向眾多百姓道歉,和別的商鋪完全不同,百姓沒有為難自散而去。
只是令他們震驚的是,除了寥寥幾個商鋪,其他所有地方的物價全都漲了三分之二左右。
一斤小麥/粟米從五十文漲到了八十文,一斤鹽從三十文漲到了五十文,一斤豬肉從六十文漲到了一百文。
還有其他東西也全部漲價,一夜之間整個山西好像換了個時代。
白麥力準備的一百文本來是打算買一斤小麥和一斤鹽,然后再買點其他東西,就著野菜也能支撐許久。可是如今這般……
洶涌的人潮聚集在各個府衙想要請求官府主持公道,然而官府開始使用“推”字訣。
你推我,我推他,他再推另一個他,另一個他再推回原本的衙門。來來回回反正就是糊弄,山西物價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而此時欽使府邸之中,張允齡和康銘翻看著一本本賬冊,下筆穩健有力,絲毫不曾慌亂。康銘撥弄著算盤,嘴里調侃道:
“沈廷珍倒是夠狠的,先用抬市之法,引起百姓恐慌,消耗我們的庫存。
等我們支撐不住的時候,百姓就只能依靠他們。到時應該就是他掀動大勢之時。”
張允齡放下筆,揉了揉太陽穴說道:
“恐怕還會更早,這些百姓也不知能挺到何時。如今的山西官場恐怕都癱瘓了吧。
抓捕諸多豪紳引起市民恐慌,官府無力回天,如此大錯,楊柱國的彈劾信恐怕都能堆滿一間大殿了吧。”
“老夫的彈劾信什么時候少過?當初老夫任三邊總制之時,陜西的狀況可不比現在的山西好到哪去。”
楊一清躺在躺椅上悠哉悠哉,反觀旁邊的夏言已經急得來回亂竄。
就在欽使府邸的人穩坐釣魚臺時,魯缺來到了大同。
“楊老許久不見,身子可還健碩。”
魯缺沒有絲毫拘束,身為朱厚熜的內臣許久之前就已經與楊一清熟識,而楊一清見到魯缺后也站起了身熱情招呼。
“放心,死不了,倒是你,怎么有空來這里了?”
魯缺看了看周圍人一眼,沒有答話。楊一清心領神會,帶著魯缺和康銘走入內室。康銘好奇地問道:
“什么事這么隆重?”
魯缺還未接話,楊一清就凝眉問道:
“可是陛下收到了北邊什么風聲?”
魯缺驚愕一瞬立刻點了點頭道:
“陛下測算星象,北方恐有大戰,故命我前來改進軍械,鍛造神威炮和燧火槍。”
說著魯缺拿出了圖紙還有一把燧火槍。
楊一清看著圖紙感嘆道:
“終究還是來了,當初陛下命我到山西,我便猜到此地必有一戰。
這徹查軍屯一事鬧得沸沸揚揚,韃靼若不來湊湊熱鬧,豈非枉費了陛下這番苦心。”
康銘見此提議道:
“可要我先出手穩定山西內部?免得被他們壞了事?”
楊一清收起圖紙,眼神一凜道:
“不必,照原計劃進行,把杭雄叫進來。”
片刻后,康銘帶著杭雄進入內室。楊一清直接開始下命令。
“杭雄,這位魯缺先生是陛下特派來改進軍械的,你專調一隊士兵護衛魯缺安全,他有任何要求必須滿足。
他想要什么東西,哪怕抄家滅族你也得給我供上!”
“末將遵命!”
楊一清嚴肅的神情讓杭雄不敢怠慢。而在交代完魯缺的事情后,楊一清又將矛頭轉向了山西官場!
“從現在起,以我欽使之名以征調山西各個衙門的衙役,捕快,府兵,所有人全部拉入軍營操練!
他們不是想罷官嗎?那就讓他們罷個夠,我倒要看看沒了這些鷹犬,他們的衙門能不能擋得住百姓?”
吩咐完事情后,楊一清走向旁邊的九邊地形圖,延綏鎮,大同鎮,宣府鎮,這三鎮從來不是隨便選的!
……
王家隱宅之內,臧鳳翔帶著兩個人踏入宅院。而這兩個人正是來自晉王府和代王府。
見到兩人,眾人心中暗松一口氣,雖然只是藩王,但是好歹也是皇室,而一個“皇”字就足以讓許多人仰望。
晉王幕僚開門見山道:
“說吧,叫我們前來有何要事?記住,不該說的不要說!”
王瑤站起身,迎向幕僚,笑瞇瞇地說道:
“先生放心,我們知道分寸,前面自然不需要先生出手,但是后續彈劾楊一清之事,還望先生能夠推波助瀾,鼎力相助!”
幕僚聽罷點了點頭,藩王身份雖貴,但也敏感,所以一定不能做出頭鳥,只能順水推舟。
見到幕僚同意之后,沈廷珍又忽然說道:
“除了此事還有一事需要先生相助。”
“何事?”
“請先生幫忙轉移物資,楊一清若見山西動蕩難平,恐暴力執法強行奪財,而現在的山西只有你們那里還算安全了。”
“此事可以……”
幕僚雖一口應下,但是眼神玩味,拉長聲音道:
“得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