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滴水映輝彰典范

1985年5月,我從北京工業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前身)力學工程系碩士研究生畢業,遂留校分配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編輯部工作。這份期刊由當時的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和國家教委研究生司主辦,編輯部設在北京工業學院,辦刊人員歸學校研究生院管理。截至1992年12月,我在編輯部從事編輯工作長達7年半之久,見證了從試刊到創刊,季刊到月刊,鉛字排版到激光照排,黑白印刷到彩色印刷,內部期刊到重要核心期刊的整個發展歷程。

那段時間,由于工作性質的緣故,我經常與高校的一些著名專家學者打交道,他們中的許多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令我肅然起敬的并不是那印在名片上的一長串稱號、頭銜,他們的人格力量和學者風范更令我敬佩、讓我折服。

結識高景德院士還是在他當清華大學校長時。那是1988年初春的一天,我和編輯部的劉恢銀老大哥一道,赴清華大學機電系采訪我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位工學女博士——倪以信。交談中,倪博士告訴我們,她是高景德校長的學生,攻讀博士學位時受教于高先生門下。碰巧的是,這一天高校長正好到機電系參加博士生畢業論文答辯,陪同我們采訪的研究生院王心豐老師提議,把高校長請過來與倪以信合拍一張照片,用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封面上不是很好嘛!建議確實不錯,但我們不確定高校長能否有空前來。我和老劉心里很是犯嘀咕。王心豐老師是機電系研究生畢業后到研究生院工作的,對高校長非常了解,成竹在心的回答打消了我們的顧慮:“沒問題,高先生特好說話。”不一會,他就把高校長請了過來。

高校長果然特好說話。這位老先生一點架子也沒有,老劉噼里啪啦一口氣拍了十幾張片子。在這十幾分鐘里,高校長被我們擺弄過來擺弄過去,臉上始終掛著微笑,沒有一句怨言。他時而回答我們的提問,時而和倪以信低聲交談,時而詢問我們辦刊情況。他告訴我們,《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他每期都看,對他指導研究生頗有幫助。高校長的神情是那樣的自然,沒有一丁點的做作。此時此刻,在我的眼里,他不再是一位海內外著名高等學府的一校之長,也不是一位國際聞名的電機與電力系統專家,而是一位慈祥的長者、熟悉的朋友。

在高校長和倪博士的密切配合下,照片拍得很成功,不僅被用作刊有采訪稿的那期《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封面,《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后來采訪倪以信時,也采用了老劉拍的這張師生合影照。

蔣慰孫教授是華東化工學院(華東理工大學前身)博士生導師,著名的工業過程自動化專家。他在“生產過程模型化與控制”領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應用高級過程控制技術為國民經濟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令海內外學者矚目。1987年第5期《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刊登了蔣教授的《博士生培養之我見》一文,這篇文章是該校通訊員提供給我們的,發表后反響很好。幾個月后,編輯部收到了蔣先生的一封來信和一張40元的匯款單。蔣慰孫教授在信中寫道:“感謝編輯部發表我的文章,現將40元稿費退回,因為這篇文章我已先給《上海研究生教育》雜志且在創刊號上刊登了。給你們添麻煩了,請原諒。”

這是我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編輯部工作期間收到的唯一一份稿費退款單。其實,蔣教授完全沒有必要把這份稿費退回,因為《上海研究生教育》只是一份剛創刊的內部刊物,況且《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是在它之前登出蔣教授文章的。退一步說,蔣教授要是覺得一篇文章拿兩份稿酬于心不安,完全可以退掉《上海研究生教育》的那一份,因為該刊的稿酬標準比我們低得多。可蔣先生沒有這樣做,在他看來,《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表的文章是通訊員推薦給編輯部的,而刊登在《上海研究生教育》上的則是他自己主動投稿,理應把我們這份稿酬退掉。我雖然沒有見過蔣教授,但這件小事卻讓我永遠記住了他。

作為一名工科專業出身的社科期刊編輯,我的文字功底應該說是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編輯部工作期間打下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忘年之交楊波洲教授當年對我的言傳身教、悉心指導。1984年8月,國務院批準北大、清華、復旦等22所高校首批試辦研究生院時,楊老師剛從復旦大學研究生部副主任位置退休。當時,為了解決稿源不足和編輯人手短缺問題,編輯部從這22家研究生院分別聘請了特約編輯、通訊員各1名,特約編輯由各研究生院推薦在任副院長或處長擔任,主要任務是幫助我們審稿、改稿、薦稿,楊波洲老師是22個特約編輯中唯一一位已退休但仍被復旦大學推薦的特約編輯。

創刊初期,《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編輯部總共只有四五個人,每個人都兼任多個崗位,我除了承擔日常編輯、記者等業務工作外,還負責聯系特約編輯和通訊員。1988年春季,楊老師來京參加第一次編輯部工作會議,我到車站接他,盡管我倆年齡相差30多歲,但彼此一見如故、格外投緣,隨后書信不斷。楊老師審稿、改稿極為認真,審稿單上通常都寫滿審讀意見,錄用的稿件經他編輯加工后基本上就不用我們再費心了。

楊老師“文革”前從復旦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著名數學家、復旦大學校長蘇步青院士的秘書。他做事嚴謹、周到,給我這個晚輩寫信同樣規范、講究,文字書寫整潔、漂亮。他向我傳授信函的寫作秘訣:準確、精煉、得體。“準確”要求意思表達清楚、無誤;“精煉”要求文字言簡意賅;而“得體”最不容易做到,需要細心體會、用心琢磨,通過運用合適的文字、恰當的語氣和適當的方式把雙方的身份、地位、處境等關系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來。為此,寫信人不僅要有很強的文字功底,還要有良好的素質修養。

1990年夏,第二次編輯部工作會議在廈門大學召開,廈大中文系專門對編輯部全體工作人員以及所有特約編輯、通訊員進行了一次業務培訓。中文系主任從《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過刊中隨機抽取了3篇文章進行現場講評,指出了其中的語病、文法、編校等方面的錯誤。碰巧的是,這3篇文章都和我有關,一篇是我以“本刊記者”名義寫的會議綜述,另兩篇是經我編輯加工后刊出的論文。這位系主任水平非常高,把所有問題講得十分透徹,批評也很不講情面,對我震動非常大。事后,楊老師得知我一度很沮喪,遂寫信安慰我,并給我講了影響我一輩子的這樣一段話:“小蘇,我們當編輯的,就像戰士守戰壕,你只有永遠不期望還有第二道防線可退守,才能丟掉幻想,真正守住陣地,才能真正把好文字關。任重道遠,加油努力吧!”

如今,高景德、蔣慰孫、楊波洲3位長輩學者都已作古,但他們高大的形象今天仍在我眼前浮現,他們的精神風范至今仍滋潤我、教育我、影響我。謹填《浣溪沙》詞一首,以表對先賢們的景仰、敬佩、懷念之情。

遙憶當故事多,專家學者愛溫呵,青苗成長勢如波。

滴水映輝彰典范,高山仰止聳巍峨。小文追記奉心歌。

注:本文刊載于2022年第2期《上海研究生教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盘水市| 阳城县| 太仆寺旗| 静宁县| 济宁市| 双流县| 惠水县| 台中市| 铁岭市| 罗源县| 垦利县| 武平县| 黄山市| 金乡县| 句容市| 康平县| 天津市| 松江区| 宁津县| 南汇区| 琼中| 马尔康县| 绿春县| 都江堰市| 响水县| 英德市| 全州县| 四子王旗| 上林县| 邢台县| 边坝县| 七台河市| 祥云县| 桃江县| 明溪县| 黄梅县| 永寿县| 乌苏市| 顺昌县| 莱阳市| 新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