輜重營如今擁有的青壯、老弱,全員編號重組。
青壯大多被李平安編入前三組,作為主要戰斗力使用。
其中,第一組更是精銳,大多數身體強壯,還配有甲胄,手持鋼刀。
在李文忠的強烈建議下,李平安任命他擔任了第一組組長!
“大哥,你想真正成為他們心目中的組長,只怕沒那么容易。”
李平安還是提醒道:“一組戰力雖強,但刺頭也多。”
“他們見大哥年歲不大,必然不會輕易服你!”
軍隊向來是最講實力的地方。
李文忠年不過十六,還是青蔥少年,想要折服一組上百號青壯,不是件容易的事。
“哈,這有何難!”李文忠右手握著長槍,自信非凡道:“只要將他們全都給打趴下!”
“自然就能讓他們服我!”
李平安忍不住懷疑,花云的莽夫性格是不是會傳染?
自家大哥什么時候也被他感染成莽夫了?
望著李文忠自信遠去,準備與第一組的青壯們單挑。
李平安搖搖頭,讓輜重營偏將劉昱跟著點李文忠:
“劉兄,麻煩你照看我大哥一番。”
“別讓一組的那些人,傷著碰著他。”
畢竟是饑荒的時候,只剩下最后半個饅頭也會分給自己吃的好大哥。
李平安可不愿意讓他受傷。
劉昱自然拍著胸脯保證道:
“李營長放心好了,只要有我在,肯定不會讓文忠賢弟受一點傷!”
李平安點點頭,劉昱雖然為人過于諂媚,但辦事還是挺可靠。
輕易不會出岔子。
李平安要忙的事情也非常多,清點完瓦梁堡的糧食、兵器,還要將他們打包搬運上車。
隨時準備從瓦梁堡撤離。
朱元璋如果打贏了六合元軍,要折返向西進攻和州。
如果打輸了,也要盡快撤離跑路。
無論是哪種情況,都不會在瓦梁堡內多待。
等大軍一到,李平安就要帶著物資和大軍一起撤。
這就需要提前做好許多準備工作。
瓦梁堡當中有不少牛馬,只是沒有馬車,李平安正找第十三組的人,用堡內的木材打造一些臨時板車出來。
“大人,不是小人們不努力,實在是輮制車輪,需要時間太長,如今根本來不及啊!”
十三組組長是木匠出身,雙臂有力,為人老實,樂于助人,人緣很好。
這才能在大家推舉下當上組長。
“木頭烤制、輮彎,都需要時間,就是制成后,也要涂上桐油陰干一些時日,才能用。”
“想要在兩天內造出一批可堪一用的車輪,不可能!”
說到自己專業的內容,老木匠一改平日里的沉默,侃侃而談。
“別叫我大人,叫我營長就好。”
糾正了下稱呼,李平安皺眉問道:“不能直接用,為什么?”
“咱們也不需要用太久,只要能撐過幾天時間就好。”
“難道這都不行嗎?”
老木匠搖頭道:“不行。”
“沒有陰干過,被太陽一曬就會裂開,甚至還可能斷裂。”
“別說幾天時間,半天就能壞在路上!”
木材的性質,決定了它在干燥的時候非常脆,彎曲后外層會直接爆開。
“有沒有辦法能加固?”
李平安問道:“或是改變制造辦法?”
“讓車輪能夠勉強用上幾天時間。”
老木匠沉思片刻道:“若是用鐵片加固,確實能暫時頂一頂。”
“只是,堡內沒有那么多鐵。”
鐵在此時,屬于官府管制物資,民間罕見,遠不如后世那般常見。
李平安道:“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老木匠搖頭:“要么就只能多花時間,要么就只能多弄鐵片加固。”
“沒有別的辦法了。”
“好吧,那你先帶人干著,鐵的問題,我來想辦法解決!”李平安無奈說道。
沒有板車是不行的,大軍那么多糧食、兵器,甚至還有傷員。
如果都用人扛,就是累死,也沒法運到上百里外的和州去。
必須要用車馬拉,才能以最快速度運過去。
瓦梁堡內的鐵器,并不多,只有一部分鍋具、兵器,是鐵鑄的。
但,這些都有用,不能直接熔了打造成鐵片,來加固車輪。
“缺鐵?直接就地征集一批不就好了,周邊那么多村莊!”
花云了解了李平安遇到的難題后,疑惑說道:
“你直接帶以一隊兵去,不就能將這事給辦好嗎?”
李平安嘆了口氣道:“可咱們的糧食也不多了,實在沒有多余的糧食,同周遭的百姓換鐵。”
“如果把這些糧食都換了鐵,難道讓大家都餓肚子嗎?”
“換?”
花云撓撓頭道:“為什么要換?”
“直接拿不就行了?”
“拿?!”
李平安瞪大眼睛道:“那不就是直接搶?!”
“這和劫匪有什么區別!”
“當然有區別!咱們可是義軍!”花云理所當然道:“咱們可都是為了打元狗!”
“他們給咱們點鐵器怎么了!”
李平安意識到,“義軍”雖然名頭響亮,口稱大義。
但對尋常百姓而言,與元廷并沒有什么區別。
兩者都是強盜賊寇,只是元人除了要錢還要命,義軍只要他們的錢而已。
“花兄,恕我不敢茍同。”
李平安難以接受這樣的處理方式,:“你也是窮苦出身。”
“難道不知一件鐵器,對尋常人家該是多么難得的財物!”
“我等既為紅巾義軍,自當遵守道義!”
“若不能用糧食交換,不如不取!”
花云不明白,“不過是些許鐵器而已,用得著這么較真嗎?”
李平安搖頭:“這不僅僅是鐵器的問題,更關系到義軍的底線。”
底線建立起來很困難,踐踏破壞卻很容易。
一支無義的軍隊,即使一時強盛,也不可能在這亂世當中走到最后。
失去大義,就等于站在了百姓、世家的對立面。
還要面對眾多勢力的圍剿。
必然走向衰亡!
欲成大事,必立大義!
不過,李平安還是順著花云的思路,想到了辦法。
“不可劫掠百姓,但咱們可以向魚肉鄉里的劣紳們,借一點鐵器,來用一用!”
搶百姓,李平安還有心理負擔,搶大戶則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李平安心安理得道:“他們仰仗元人,魚肉百姓多年,咱們既然是義軍,替百姓向他們要一點債!”
“也是理所當然的!”